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73601
鄭振煌
大千
2022年1月0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4473601
  • 叢書系列:大眾佛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眾佛學


  •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修行百千日,用在臨終時!

    不怕臘八日,心有摧破卒!

    ?

      本書依佛法發展的先後,闡述臨終、死後、投生的真相。眾生上至天人,下至螻蟻,無不苟且偷生。如何臨終自在,實乃吾人最應重視的課題。希望本書能對每一個人,尤其是從事臨終關懷、助念與導示者有所啟發。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第一堂課:心是關鍵點、第二堂課:生前的承諾、第三堂課:淨業得解脫、第四堂課:證初果得自在、第五堂課:想與等想、第六堂課:十七種中陰有法、第七堂課:情與想、第八堂課:無住得自在、第九堂課:空性得自在、第十堂課:有定有慧得自在、第十一堂課: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第十二堂課:念佛法門,願生佛國、第十三堂課:法報化三身的實現、第十四堂課:死後的保證、第十五堂課:生命終點站、第十六堂課:解疑二十問、第十七堂課:本無生死。

    ?

      「生死二法,一心妙用;有無二道,圓融真德。」:一心是指真如心或佛性,生、死是它的妙用,雖生而實不生,雖死而實不死,因為真如心不生不死,證得真如心的佛菩薩,雖示現生死,只是應眾生之感。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圓融無礙,當體是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前半偈是《大乘起信論》的詮釋,後半偈是《華嚴經》的詮釋。

    ?

      「心本周遍,無有去來;亦無生滅,無相湛然。」:真如心體空清淨,橫則遍虛空盡法界,豎則無始無終、無去來無生滅,無諸法相,湛然無垢。這是《般若經》的詮釋。

    ?

      「心施假用,現六根體;心施空用,亡五陰身。」:佛菩薩以真如心示現六根,說法度眾,實無六根,假名六根;以真如心觀一切皆空,五陰無我。這是《楞嚴經》連結《大乘起信論》的詮釋。

    ?

      「生是?生,滅即圓滅;生死體一,空有不二。」:佛菩薩的生是以真如心生,滅是以圓寂心滅。他們都不執著生死,生死悉無自性故體一,空有皆緣起故相不二。這是般若中觀對生死、空有的詮釋。

    ?

      「迷假謂生,迷空謂死;空假二用,唯一中體。」:迷執假有,稱為生;迷執空無,稱為死。其實,生是心的假用,死是心的空用,生死不離心,即空即假即中,空假皆中。這是天台宗空假中三觀連結《大乘起信論》體用一如的詮釋。

    ?

      「入有非有,入空非空;體用同時,畢竟常樂。」:佛菩薩悟得真如心,不住生死故入有非有,不住涅槃故入空非空。佛菩薩通達真如心,體能生用,用不離體,體用一如,畢竟常樂。這是《大般涅槃經》連結《般若經》、《大乘起信論》的詮釋。

    ?

      「三各具三,?體?用;一切諸佛,不離生死。」:三,指法報化三身。法報化三身各具法報化三身,體中有用,用中有體。一切諸佛雖證法身,但以報身、應化身度脫眾生,故無住涅槃,不離生死。這是《大般涅槃經》連結《大乘起信論》的詮釋。

    ?

      「能至涅槃,三界?生;不離二見,沈沒六趣。」:三界眾生皆有佛性,能至涅槃,但以不離生滅、常斷等二見,故沈淪六道輪迴。這是般若中觀的詮釋。

    ?

      「無作生死,無始無終;圓融有無,非斷非常。」:真如心的體,不生不滅,雖有生死相,卻無生死執,無始無終,無邊無際,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體用一如,圓融有無,中道實相,非斷非常。這是般若中觀連結《華嚴經》的詮釋。

    ?

      「行者觀之,不畏生死;欲出生死,不見生死。」:學佛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生死皆空,度一切苦厄,不畏生死。若欲出離生死苦海,當觀生死如夢幻泡影,斷離執取。這是《般若經》的詮釋。

    ?

      「欲得涅槃,不執涅槃;唯除執見,當至佛地。」:若想證得涅槃,就須不執著涅槃實有,唯有斷除一切執著與邪見,才能成佛。這是《般若經》的詮釋。

    ?

      最澄大師的《本無生死論》,屬於勝義諦、中諦的生死觀,臨終甚或生前若有此實相般若,當下圓證佛果。這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

      若是因地修行,仍須「發無上菩提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如法修證」,以四無量心、六度萬行自度度他,安住心性,臨終憶佛念佛,必能自在無礙。



     





    自序

    第一堂課? ? 心是關鍵點

    第二堂課? ? 生前的承諾

    第三堂課? ? 淨業得解脫

    第四堂課? ? 證初果得自在

    第五堂課? ? 想與等想

    第六堂課? ? 十七種中陰有法

    第七堂課? ? 情與想

    第八堂課? ? 無住得自在

    第九堂課? ? 空性得自在

    第十堂課? ? 有定有慧得自在

    第十一堂課? 淨除業障? 生諸佛前

    第十二堂課? 念佛法門 願生佛國

    第十三堂課? 法報化三身的實現

    第十四堂課? 死後的保證

    第十五堂課? 生命終點站

    第十六堂課? 解疑二十問

    第十七堂課? 本無生死










    其 他 著 作
    1. 禪修教觀(下):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
    2. 禪修教觀(下):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
    3. 藏密度亡經(典藏精裝版)
    4. 圓融無礙金獅子:華嚴金師子章釋義
    5. 轉複雜的煩惱心為簡單的菩提心:八識規矩頌輕鬆解歡喜行
    6. 看話參禪:從止觀、心性、般若波羅蜜談看話禪
    7. 佛法新論:正解佛陀法義
    8. 無邪不摧金剛經:無事不辦輕鬆行
    9. 不出世的奇葩:南傳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
    10. 大圓滿椎擊三要演義:輕鬆讀懂大圓滿密要
    11. 聖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