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香江心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62416
高雄復文
2021年7月06日
50.00 元
HK$ 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762416
叢書系列:
中國文學
規格:平裝 / 106頁 / 17 x 23.5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中國文學
分
類
文學小說
>
詩
>
華文現代詩
同
類
書
推
薦
歧路行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限量贈「兔年讀詩」春聯】
番薯記持。臺灣詩
驛站前的整條街都溶在光裡
內
容
簡
介
本書為兩位編者以己亥、庚子世變為題,以存詩、存史、存性情為旨,徵集同道之作,以仿古創作的方式,輯成一書,集中所錄乃港人事,所存乃港人志,抒發對2019年至2021年香港發生事件之不平之鳴。
?
目
錄
禽言四首
落花詩
時事四首
離港有感
中秋問月
招魂
己亥落花詩
送瘟神
偶吟
有感
踏莎行?庚子清明
清明二首
摸魚兒?輓彥霖
感舊
藝人
美國大選翌日晨起驚聞選情遽變
感事
惘然
與梅花詩
西灣夕眺
辛丑立春感懷
辛丑清明二首
讀報聞馮生晞乾賡和香港詩詞學會群賢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 唱和集區區不才狗尾續貂亦次韻一律
感香港全民?家安全教育日聊賦七律用前韻
疊前韻
口占
賀新郎?值中共建黨百年又逢五四將近感而有作
聞香港電台將盡刪舊影片憤而有作
次韻痛哭生校讀□□□□畢有感敬題其後
和香江不肖生落花詩十首
和真韻
再次真韻余詩時或不避俗甚且刻意求俗不肖生以為以俗攻俗正合吾意云
校讀□□□□畢有感敬題其後
猛虎行致香江
香港國安教育日和真韻
六一二
梁凌杰
七二一
陳彥霖
周梓樂
中大之圍
天仙子•六四三十一年
次韻某師香江平安夜詩
藍絲
義士
離合「苛政猛於虎」
酒店隔離十四日稿
悼梁義士身殉一載並感次答□□□感事韻
連日兩女殉義不勝悲慟謹題一律
家城五首次□□吾兄擬古四首韻
嘆殘蟬
傷時十絕句
國安教育聞罷聊吟次韻不肖生痛哭生二兄
國安教育再答前韻
二零一九年六月即事詩
七月即事詩
八月即事詩
寄市民祭沙嶺公墓
庚子冬月感懷
哭梓樂
聽潮聲哭彥霖
記己亥十月十六中大一役
寄香江學子
異獸頌
一九年六月作
機上讀丘逢甲詩即次其送姜君西行韻
詠史並感近事次陳孝威將軍酬美利堅羅斯福總統元均
十一月十八日港警圍攻理大
即事
氣鬱
悲義士
仲秋前狂雨
中秋和□□□□□原玉
和□□□
感時
口占抒懷
憂憤
口占
庚子歲末感懷
仰居拾絮
痛哭
登山
感事
癘疫
五月廿二日即事
雨後過中大
去國
題黃般若太平山下軸
秋夜聽雨
秋興
友人七月遷居臺灣送別
蔡氏查舊歲七二一事反遭扣留
世變新樂府
南方有奇樹
四月
左膠吟
勾踐劍歌
袈裟行
燃犀行
讀伍子胥列傳為逃亡諸子作漁父吟
獅山吟
香江心史
附錄:陸沉事記
?
序
自序
己亥庚子,香江變色,警暴未除,惡法又起。哀我手足,或死或傷;嗟我舊民,將離將散。縱有否泰之變?晉復之機,然昔日之香江已非,無庸諱言。嘗思詩逢盛世,無妨花月;事至危局,須呈風骨。詩豈無用,可揚正氣於斯世;史誠有責,要傳真相於將來。觀香江文壇,於此變世,或實錄時事,或平章風議,或抒情感懷,若散文,若小說,若新詩,若畫冊,若論集,付梓成冊者甚夥,獨未見有古典詩結集面世。香江騷壇,濟濟多士,平素批風抹月,次韻唱酬,倚馬立就,第於陸沉之際,何以嚅囁若斯?余初則惶惑,繼而羞愧,終而發奮。嗟哉!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然詩人有義,港人有責,安得長此默默乎!山谷論不俗之狀云:「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平居終日,如含瓦石,臨事一籌不畫,此俗人也。」士於今日為世所輕,何以故?為其俗故,為其無風節故。念至此,乃與友逃虛客相商,決以己亥、庚子世變為題,以存詩、存史、存性情為旨,徵集同道之作,輯成一書,名《香江心史》。
心史者,鄭所南井中書也。?山之後無中國,庚子之後無香江,此心史所以名心史焉。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與志本同一字,志又含史意,心史即詩史也。故集中所錄,非惟抒一己之懷,實以此心此詩為史。余等生當斯世,心有所感,事有所錄,即為史矣。噫!史之體大矣,史之用至矣。余等非敢忝詩史之名,以詩史自勵也。故余與逃虛客化名輯詩,非不敢以真姓名示人,不欲也。
集中所錄乃港人事,所存乃港人志,所應大書特書者乃捨身赴義者之名姓。文人惜名,自古皆然,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個人名姓,何足道哉!即署張三李四,所表者亦港人二字而已。余所念念者,毋使後世以當今香江詩人盡為鄉愿阿世輩也。
或質曰:「子所輯拗怒矯激之作,不違溫柔敦厚之旨乎?」答曰:「豈不聞《禮記?樂記》云:『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處據亂而詩昇平,不知人間何世耶?非不知也,是無心也。君於變風變雅之旨,可怨可刺之能,豈可得乎!」更借高天梅之論答之:「《小敘》曰:『發乎情,止乎禮義。』記曰:『溫柔敦厚,詩教也。』蓋詩之為道,不特自矜風雅而已。然所謂發乎情者,非如昔時之個人私情而已;所謂止乎禮義者,亦指其大者、遠者而言。如有人作為歌詩,鼓吹人權,排斥專制,喚起人民獨立思想,增進人民種族觀念,其所謂止乎禮義而未嘗過也。若此者,正合溫柔敦厚之旨。……夫『溫柔敦厚』四字,豈可專於其詞而決之乎?決之於詩人之心而已。苟其人以溫柔敦厚之心出之者,詞雖激,又奚傷於大雅乎!不然,無其心而專以和平柔順之言以取悅於世,又曷貴哉!」誠哉斯言,識者自識。
余自去歲六月萌徵詩之念,九月邀稿,初擬以三月為期,後又延期一月。復為他事纏磨,故耽擱至今,始告成冊。集中所輯,不敢謂鴻篇傑構,然皆不平之鳴,抗志之作,於詩於史,當無愧矣。民國一百十年五月八日煙霞舊客序於在莒樓。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香江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