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Among all known languages the most violent contrast obtains between Chinese and Sanscrit [Sanskrit], since the former consigns all grammatical form of the language to the work of the mind, whereas the latter seeks to incorporate it, even to the fi nest shadings, in the sound.--- von Humboldt, On Language (1988: 230)
以往學習梵文僅是研究印度哲學或佛學者的利器,因此在臺灣開設梵文課的機構並不多,一般多在佛學院、大學宗教系或哲學系開設此課程,在大陸則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2009 年改為南亞系),為主要培養梵文人才的基地。但目前除了研究宗教或哲學的學者之外,一些與文學、歷史和語言學相關的學者也紛紛加入學習梵文的行列,學習以梵文作為語言工具,直接利用梵文原典進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也成立了梵文研究中心,開設梵文課程,並出版了一系列的《梵漢佛經對勘叢書》。
本書主要從梵文學習者的角度來撰寫,以筆者多年研究《藥師經》為基礎,選定Nalinaksha Dutt 教授所出版的梵文《藥師經》為底本,撰寫《藥師經》梵文經文相關的文法與詞彙解析。以講解梵文詞彙與文法為主,同時依據筆者對梵文複合詞的研究,詳細分析《藥師經》中所有的複合詞,希望能在當前所有出版品中對複合詞奠定最詳盡分析的基礎。此外,掌握梵語基礎知識是佛學界的共識,但是仍有許多佛教界人士深感梵文文法之艱深晦澀,而為之卻步。本書亦期望能從實際的梵文佛經著手,逐字釋意,拆解音變規律,詳解文法和文句語意,讓梵文學習者能直接體驗閱讀梵文佛典的方法,進而對原典產生閱讀的樂趣。本書的宗旨不在於校勘梵文本,或比較不同梵文版本的不同,而是著重在解讀梵文詞語與文法結構。
本書寫作歷經約十年時間,筆者曾在101 學年度上學期和104 學年度上學期開設「進階梵文」,以及104 學年度下學期開設「書報討論:梵文《藥師經》選讀」都是以此為上課教材,儘管每次開課修課的學生都只有二人,但上課時受到學生發問的啟發,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一些問題,才能形成目前本書的最後書寫形式。本書的撰寫受到許多博士生的協助,最早梵文的輸入由李柏翰和許煜青協助,由林家妃協助前幾章校稿。最後階段由釋堅融法師幫忙修正,她提出一些讓我重新思考梵漢語法對勘的議題。此外,最後校稿由壹同女眾佛學院碩士生釋顯禪法師檢查所有書稿,讓我修正許多格式、語句和梵文語法的錯誤。最後完成書稿時也向中央大學中文所趙淑華博士和法鼓文理學院鄧偉仁教授請益梵文語法的問題。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一直無法取得一本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就是Gregory Schopen 教授的博士論文。尋找多年後,在2008 年透過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際合作向澳洲國立大學申請影印此論文,等了半年多終於寄來此論文的微縮膠片,助理陳力綺花了兩天的時間一頁一頁地轉存圖檔,共存了370 個圖檔之多。隨後將每個圖檔列印出來,裝訂成書,但是還有許多文字不夠清晰,無法解讀。
2012 年7 月我去了「廟比房多,神比人多」的尼泊爾旅遊,特地撥出一天下午拜訪Min Bahadur Shakya 教授。1 原先我不認識釋迦教授,是因為使用了西來大學的數位梵文佛教經典網站,看到其中介紹在尼泊爾有一群釋迦族的後裔一直以保護梵文佛典寫本為使命,由釋迦教授領導許多尼泊爾人在為梵文佛典數位化而努力。我鼓起勇氣寫信給釋迦教授說明前往拜訪之意,他欣然同意了。2012年7 月12 日我依照釋迦教授給我的地址,隻身搭乘計程車來到他的住處。當看見釋迦教授時,我嚇了一跳,他骨瘦如柴,但精神奕奕。我頓時感到非常的不捨,竟然流出淚來。釋迦教授發現我的異狀,坦言他得了癌症,可能不久於人世。我聽後更加難受,他竟願意抱病會見一個素不相識的外國人。釋迦太太煮了一壺好喝的茶,配上幾樣小點心,我跟釋迦教授聊了一整個下午。我跟他說明我當時的研究項目,並談到因無法清晰閱讀上述那本博士論文的苦惱。釋迦教授送我兩本他的著作,並表示他應該有那本論文的電子檔,找到後會寄給我。
我在尼泊爾旅行了幾天後才回到臺灣,回來後就收到釋迦教授寄來的電子檔。這本書能夠完成,要衷心感謝釋迦教授的無私贈與。只可惜2013 年就得知他過世的消息,本書的完成無法得到他的指正。釋迦教授樂於助人,並終生為傳播佛教而努力,其精神如同藥師琉璃光如來光明璀璨,永遠照耀人心。
本書能夠順利寫作完成,也要感謝清華大學在108 學年度給予我一年進修的時間,讓我能專心寫作。也受到「梵文《藥師琉璃光經》校譯 (NSC101-2410-H-007-053-)」科技部(原國科會)計畫之補助,特此誌謝。最後也要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專家提供非常多寶貴的修改意見,讓我對於一些問題的思考與論述更為詳審。
坦誠說,在梵文的領域我還是個新手,我無法一眼看過就看懂梵文所有的句子,經常要翻閱詞典和查看文法書。梵文的無限與深度令人難以置信,其文學與哲學的廣闊超越了人類思想的界線。當我們學習梵文時,智力隨之變強,情緒掌握也隨之增長,因為當中會遇到各種困難,若能不放棄,總有柳暗花明的時候。此外,研讀佛經所帶來的智慧讓我們可以明澈地思考人生的哲理,在立身處世時,也能轉煩惱為菩提,化黑暗為光明,讓心靈安頓。願本書不只幫助讀者在梵文的學習有所精進,也能從中領悟藥師佛的智慧與慈悲。
2019 年9 月初稿成於新竹牡丹印心軒
2020 年7 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