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限量作者親簽版雙冊套書,加贈「詞情綿綿」藏書票)

一闋詞.一份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9025009443
劉少雄
遠流
2020年10月29日
253.00  元
HK$ 215.05  






ISBN:4719025009443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632頁 / 14.8 x 21 x 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詩詞曲賦











    詞,一字一句,

    皆有聲有色、有情有義。

    在茫茫詞海中,

    定能找到最療癒自己的那一首!



      詞,是中國文學中最優雅精緻的文類、最婉麗動人的體裁,它是歌詠青春的詩篇,是千年前古人悲歡離合的乘載,是音樂與文字緊密結合的藝術形式,是陰柔中有著韌性的獨特生命情調。詞,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柳永在宋代歌壇受歡迎的程度,恐怕紅過了當今的周杰倫)。詞,感動了世世代代的敏感心靈。



      詞人多情,發而為詞,其實就是一段體驗、梳理或參悟人間情感的歷程──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這是最揪心的別後相思。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是最美麗的愛的盟誓。

      「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這是最執著不捨的深情。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是兩情相悅的難得。



      尋尋覓覓,化為一種溫柔如水的堅韌力量,那是詞人言愛興懷的方式──

      寂寞的心情無法排遣,歐陽修的「淚眼望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是最溫暖的撫慰;

      對人生感到疑惑,李後主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已替你輕輕探問;

      柳永的「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懂得你的心事有時說不出口;

      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讓我們知道什麼是苦澀中的甜蜜;

      誰不曾理想落空?蘇東坡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擁抱你的失意,重生自我惕勵。



      此套書精選四十位詞人、一百二十闋詞,以十六個單元主題,探討近六十種幽微深邃的人間情意。由唐五代到兩宋,五百多年的詞篇燦麗時光,從詞人、詞體、詞觀、詞境,總結入詞情,看見詞人在出入之間、情理掙扎之際,所展現的各種生命情態,欣賞到詞的跌宕之姿所興發的悲喜情緒。



      詩詞的欣賞,不只是瞭解詩詞的意義,更是感動的歷程。懂得如何表達情感,學會將這些感動真正融入生活中。「人間有味是清歡」,有情天地內,只要惺惺相惜,就不會感到時空遙隔。

    ?

    本書特色



      精選40位詞人、120闋詞,以16個單元主題,探討近60種幽微深邃的人間情意。

      從詞人、詞體、詞觀、詞境、詞情循序漸進,以獨特的思蘊,全面解析唐宋詞之美與人情之美的濃情之作。

      回到感官世界,讀詞之間融合了聲色之美、言外之意,享受「以情感喚起情感」的體會過程。

      用看電影的方式理解詞,在如同鏡頭般一幕一幕的推進中,身歷其情其境,和作家所見所感。

      這是為現代人的情緒出口而寫的一本書。當我們變得只會用貼圖、按讚來表達情緒時,就從讀一闋詞來尋回心靈的敏銳吧。

      深度理解詞中的情緒語言,什麼是惆悵?什麼是斷腸?什麼是銷魂?聆聽詞人的心事,我們也就有了真正聽懂別人心聲的能力。



    深情推薦



      王安祈 臺大講座教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

      王盛弘 作家

      田威寧 北一女國文教師

      衣若芬 作家、新加坡南洋大學教授

      宇文正 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

      李純瑀 臺師大助理教授

      祁立峰 《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胡曉真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兼所長

      徐秋玲 北一女國文教師

      徐國能 作家、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郝譽翔 作家、北教大語文創作系教授

      曾淑賢 國家圖書館館長

      曾冠? 薇閣中學國文教師

      葉丙成 臺大電機系教授

      楊孟珠 臺中一中國文教師

      蔡淇華 作家、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顏訥 作家



      田威寧(北一女國文教師):

      本書的架構、理路與敘述皆清晰有條理,字句有情味。援引相關背景深入淺出地領人欣賞唐宋詞的內涵、體會字裡行間的情感、感受詞之美。無論是入門者或想涵泳玩索的讀者,皆可藉《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品讀詞作,品味人生。

    ?

      宇文正(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

      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中,詞是最精緻的文類。這部作品梳理唐宋兩代經典詞作,深入淺出帶引讀者進入詞人種種情感,從個人的生命情懷,到家國之憂;古老悠遠的情思感悟,跨越時空帶給讀者深摯的感動。

    ?

      胡曉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詞原是音樂的文學,劉少雄教授對詞的詮釋也像是音樂,將幽微的詞心輕柔展開,反覆揉捻而層層遞進,也邀請讀者成為一個聲部,與作者的詮釋進行情感的對話。時代如此焦躁疏離,正是時候走入深邃而不沉溺的唐宋詞的情感世界。

    ?

      徐國能(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悠悠之思,是綿邈而溫柔的情愫,是低迴在心中的無言歌,是一闋詞所帶來的沉澱。

      世間匆忙,煙景繁華,且讓我們透過這本書中的話語,重新召喚雨過天青色的心事,衣上酒痕詩裏字,都是曾深愛過的雲煙。

    ?

      徐秋玲(北一女國文教師):

      此書以專題式的脈絡,提綱挈領掌握宋詞的時代背景與書寫意識,再透過個別作者與文本,由外而內,一一解讀詞作與作家及社會的交融,深入而細膩。透過時空的巨觀與心理的微觀,彰顯宋詞獨特的體悟與情思,值得推薦!

    ?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作者積多年教學經驗和深探精研功力,織情入詞箋,書寫出唐宋詞人幽微深邃的情感世界:從傷春悲秋到離情別緒,從悵惘失落到感悟洞識,從忠憤抑鬱到感時憂國,從飄逸豪放到興會閒情……尤可貴者,以深入淺出文字直探詞心,噴珠吐玉,娓娓道出內在的神韻。

    ?

      曾冠?(薇閣中學國文教師):

      古人作詞的動機往往是因為感時傷懷,但今人卻也是在讀詞的當下緣情興懷,感同身受。讀詞之人,若能用「心」感受,用「情」體貼,我們自然能與詞人感受到同一份哀婉與同一種溫暖。讀劉少雄教授的《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你會發覺原來自己不再是孑然一身地孤獨於茫茫人海,你必能從中找到生命的歸屬與感動。

    ?

      楊孟珠(台中一中國文教師):

      詞比詩更朝向內在、私我世界,現代學子隔著迢遠時空讀之,往往霧中賞花。劉少雄教授《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之解析,以情感召喚情感,帶領讀者移易時空,走入詞人幽微、深情的心靈之境。

    ?

      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庭院深深深幾許?

      華人的文化庭園之所以博大幽深,與唐宋詞憂戚相關。大氣磅?的蘇、辛詞,柔腸百轉的花間詞,都在劉少雄老師的召喚下,轉世回魂。

      一闋詞.一份情,且讓唐宋詞,成為你我今日情思最美麗的出口吧!

    ?

    ?


     





    【上冊】



    自序:不僅僅是一首歌、一闋詞

    前言:詞,一個有情的世界

    ?

    之一? 詞的美感特質及其欣賞

    01詞是怎樣的一種文體?

    02我們如何閱讀一闋詞?



    之二? 傷離與感時──唐代文人詞的人間情懷

    01無盡相思:白居易〈長相思〉

    02觸景傷情:李白〈菩薩蠻〉

    03回憶舊日的美好: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04年華流逝的感傷:司空圖〈酒泉子〉



    之三? 美麗與哀愁──花間詞的物質性與精神面

    01畫屏內外的無聊愁緒:溫庭筠〈菩薩蠻〉

    02人花相映的繾綣之情:韋莊〈菩薩蠻〉二首

    03流動景致與不渝之情:溫庭筠〈夢江南〉、孫光憲〈浣溪沙〉

    04因物及情與沉醉忘憂:牛希濟〈生查子〉、韋莊〈菩薩蠻〉



    之四? 憂時與傷懷──南唐詞深化的情感境界

    01物我共感與情意轉折:李璟〈攤破浣溪沙〉、馮延巳〈謁金門〉

    02濃麗之悲與執著之情:馮延巳〈采桑子〉、〈鵲踏枝〉



    之五? 今昔與真假──李後主詞的雙重對比性

    01樂以忘憂:李煜〈浣溪沙〉、〈玉樓春〉

    02往事不堪:李煜〈破陣子〉、〈虞美人〉

    03舊歡如夢:李煜〈浪淘沙〉

    04虛妄人生:李煜〈相見歡〉、〈子夜歌〉



    之六? 時變的感思──宋詞裡的時間意識

    01美景不再的感觸:晏殊〈浣溪沙〉、歐陽修〈浪淘沙〉、朱敦儒〈朝中措〉

    02不堪回首的悵惘:柳永〈少年遊〉、秦觀〈千秋歲〉、李清照〈臨江仙〉、陳與義〈臨江仙〉

    03身不由己的哀嘆:王安石〈千秋歲引〉、朱敦儒〈臨江仙)、蔣捷〈一剪梅〉

    04功名未就的無奈:范仲淹〈漁家傲〉、陸游〈訴衷情〉、辛棄疾〈破陣子〉



    之七? 時空的失落──蘇軾詞中的人生空漠之感

    01舊歡新怨:蘇軾〈永遇樂〉

    02流年偷換:蘇軾〈洞仙歌〉

    03人生如夢:蘇軾〈念奴嬌〉



    之八? 執迷與感悟──宋人化解時間憂慮的方式

    01執著的熱誠:柳永〈蝶戀花〉、周邦彥〈玉樓春〉

    02豪宕的逸興:蘇軾〈江城子〉、黃庭堅〈鷓鴣天〉

    03當下的珍惜:宋祁〈玉樓春〉、晏幾道〈玉樓春〉、朱敦儒〈西江月〉

    04生命的解悟:蘇軾〈臨江仙〉、朱敦儒〈好事近〉、辛棄疾〈西江月〉

    ?

    【下冊】



    之九? 魂銷與情長──宋人面對離愁的態度

    01孤單獨行:柳永〈雨霖鈴〉、秦觀〈踏莎行〉、吳文英〈唐多令〉

    02人去心空:歐陽修〈采桑子〉、〈玉樓春〉、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03沉醉不醒:晏殊〈玉樓春〉、晏幾道〈阮郎歸〉

    04珍重眼前:晏殊〈浣溪沙〉、蘇軾〈望江南〉

    05兩地相思:柳永〈八聲甘州〉、李之儀〈卜算子〉

    06明月春風與共:歐陽修〈玉樓春〉、蘇軾〈水調歌頭〉、秦觀〈鵲橋仙〉



    之十? 同心與相思──生離死別的哀傷

    01同心而離居:范仲淹〈御街行〉、李清照〈一剪梅〉

    02當時明月在:晏幾道〈臨江仙〉、史達祖〈夜行船〉

    03生死兩茫茫:蘇軾〈江城子〉、賀鑄〈鷓鴣天〉



    之十一? 往事與今情──物是人非的感嘆

    01別後相憶:晏幾道〈鷓鴣天〉、歐陽修〈生查子〉

    02舊地重遊:周邦彥〈瑞龍吟〉、辛棄疾〈念奴嬌〉

    03情懷不再:李清照〈南歌子〉、周邦彥〈少年遊〉



    之十二? 忠憤與抑鬱──家國興亡的悲感

    01悲憤:岳飛〈滿江紅〉、張孝祥〈六州歌頭〉

    02悲鬱:辛棄疾〈水龍吟〉、〈菩薩蠻〉

    03悲愴:姜夔〈揚州慢〉、吳文英〈金縷歌〉

    04悲涼:張炎〈高陽臺〉、劉辰翁〈柳梢青〉



    之十三? 多情卻無言──莫名所以的感喟

    01不言不語:秦觀〈畫堂春〉、周邦彥〈訴衷情〉

    02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辛棄疾〈南鄉子〉、〈醜奴兒〉

    03不理不睬:歐陽修〈蝶戀花〉

    04難以言宣:李清照〈聲聲慢〉

    05無言以對:柳永〈雨霖鈴〉、蘇軾〈江城子〉、毛滂〈惜分飛〉



    之十四? 同情與共感──男女同心與人我互通

    01男女兩相思:晏殊〈踏莎行〉、歐陽修〈踏莎行〉

    02君心似我心:陸游〈釵頭鳳〉、唐琬〈釵頭鳳〉

    03思君君思我:蘇軾〈蝶戀花〉、賀鑄〈清平樂〉



    之十五? 興會與閒情──留住人間的美好

    01沉醉與消閒:李清照〈如夢令〉、〈攤破浣溪沙〉

    02佳興與賞景:辛棄疾〈霜天曉角〉、〈鷓鴣天〉

    03閒逸與清歡:程垓〈小桃紅〉、蘇軾〈浣溪沙〉



    之十六? 飄蕩到回歸──詞境與心境的開拓

    01洞識人情世界:辛棄疾〈鷓鴣天〉、朱敦儒〈臨江仙〉

    02走過人生風雨:蘇軾〈定風波〉、〈鷓鴣天〉

    03境界的感悟:辛棄疾〈醜奴兒〉、〈定風波〉、蔣捷〈虞美人〉

    04境界的探尋:晏殊〈蝶戀花〉、柳永〈蝶戀花〉、辛棄疾〈青玉案〉

    05此心到處悠然:蘇軾〈定風波〉、張孝祥〈西江月〉

    ?

    結語:詞在讀寫之間、情理之際

    詞篇索引

    ?



    ?









    不僅僅是一首歌、一闋詞


    ?

      我喜愛詩詞,在音樂和美術之後。



      我一直都想找到最好的方式來紓解情緒,表達自己想法,或是詮釋我對世間事物的感受和體會。



      最早走入我的人生,與我的情緒、心靈相會的是音樂與歌曲。童年時,家裡有一臺不知從何處搬來的大型唱機,寥寥幾張黑膠唱片整天播放著。我時常跟著哼唱披頭四的〈Yesterday〉、李香蘭的〈小時候〉和〈三年〉,還有粵曲像林家聲的〈落霞孤鶩〉、新馬師曾的〈客途秋恨〉。那時我並不是真懂得歌詞內容,可能只是因為旋律好聽,或是當中有一兩句歌詞不知怎的讓我特別感動,哼唱著就喜歡上了。



      是的,我仍隱約記得當時用心地唱,跟著旋律節拍,情緒亦隨之波動,彷彿若有所感……,那絕非音樂的抒情效果而已,那是源自善感的心。善感的心一經啟動,感受力緩緩延伸,越加敏銳,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本能,屬於自己的一種生命特質。



      善感的心引領我不只隨唱片哼唱,我也慢慢學會了用聲音來傳達情意。每當心情不好,我會拿起口琴吹奏一些哀傷的樂調,吹著、聽著,自己也會被感動。後來經歷了火災、搬家、轉學,面對許多成長中帶來的不安與困惑,以及青春期的失落與苦悶,我不斷地藉由音樂、電影、歌唱、繪畫和文學,稍稍得到些慰藉,卻也一直深陷在情緒的波濤中。



      我在一所英文學校度過青澀的少年時期。那時學會唱歌,也嘗試組隊參加比賽,希望得到些肯定。其實,更希望有人聽懂自己,並知曉我特意選擇要表演的,不僅僅是一首歌。



      It’s not just a song。那是怎樣的心情?我清晰記得當時確實有某些特別的情緒,某種真實的感覺,卻又茫茫然,不知如何去表達……。有時,找到發洩的出口,就盡情地用那選擇到的某樣符號形式來傳達,有時唱、有時畫,似乎都訴說著同一件事、同一份情,卻也感覺好像不盡相同,恍惚之間,我似有所感亦若有所失。那時的生活片段如同電影情節,各種動作、畫面與配樂都互有關聯,構成一個整體,共同詮釋著那個時空的生命意義。



      我唱的那些幽怨的歌,我畫的那些冷色調的畫,都是我內在的心聲與投影。而我所讀所寫的,又何嘗不是來自同一個源頭──我的心靈?如果你到我書房翻一翻我的課外讀物,看看那些書名,如《少年維特的煩惱》、《徬徨少年時》、《美麗與哀愁》、《日安憂鬱》、《魂斷威尼斯》等等,就可知道我是怎樣刻意雕塑自己的少年形象。在我們年輕的歲月裡,容易作繭自縛,自尋煩惱,編織一縷縷的愁思,以為那就是生活的全部。那一段生命篇章,豈是「徬徨」、「憂鬱」那幾個關鍵詞能道盡?



      當然不是。現實人生自有不能推卸的責任,人間情誼也是真實的存在,我無法任性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如何務實、理性地面對人生,亦是成長必須學習的課題,畢竟父母的工作需要幫忙,弟妹也得照顧。我本來就喜歡思考問題,也在實際生活中付出行動而得到些歡愉,那時更期盼能進一步認識自己,後來發現閱讀思考是最好的選擇。



      ∞



      我開始欣賞詩詞,學習體會詩人詞人的情緒,李素的《讀詩狂想錄》給了我許多啟發。透過作者知性與感性的導引,我讀到了詩詞與人情之美,那是我在教科書中無法得到的閱讀體驗。有別於沉醉於音樂旋律,或是耽溺在故事情節,滲入過多主觀意識,乃至自傷自憐,此時我細心閱讀詩詞的賞析文字,讓自己比較理性一點地面對詩詞中的情意世界,從而學會與人同情共感,並在學習理解詩心詞情之餘,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也從作家身上學習到處理人情的態度與方法。同時,我也閱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和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等書,試圖尋求個人成長與他人聯結之間所遇到的問題解答。人生的問題,誰能給我們完滿的答案?



      我一直在探尋。後來我離開香港,來到臺灣,成為古典文學的專業研究者,在大學裡講授詩詞,撰寫詞的普及書籍。出入詞情世界,我過去的所感所思,所有接觸過的文學、藝術與哲學,曾有的生活體驗,通通都發生了作用。一字一句,皆有聲有色、有情有義。我深知各種符號形式,在生命底層、在心的運作下,都是互有關聯、彼此依存的。文學藝術之所以發生作用,關鍵在人同此心。人雖是獨立的個體,也需與人分享物質或精神之所得,願意與人(不論多寡、直接或間接的)合作完成某種事業,並且相信溝通的可能,才能證實存在的意義。因此,文學藝術可以交流共感,我們不會懷疑。



      作為研究者,一則要探究詩詞文學之美及其情意內容的特色,一則須經由各種比對參照,釐清不同文體的抒情特性,理解各別文體所代表的情感意義。換言之,要知其同,也要別其異。而在辨體的過程中,將會深化我們對情感的體認。每種文體都有其獨特的抒情效果,詩所表達的情,和詞所抒發的情,不會完全一樣,要細心分辨。我們選擇任何一種事物,難道沒有寓意在其中?作家擇體為文,為其所體認的情決定了形式意義,其實就做了價值判斷。物事與人情總是相關,讀者特別喜歡某種文體,是因為文體的抒情特質正與其用情態度、生命情調相契應。



      詞心的萌動,我跟學生說,就在我們意識到時間變化、想留住某些美好的事物卻發現留不住的時候開始。詞情,隨著樂韻盤旋,往往就是一種耽溺、留戀。童年的消逝、生理的改變、環境變換、理想落空,或者是愛情失意、生離死別等事情,不斷地發生,落差的情況越大,我們的感慨就越深。這時候,配合旋律流轉迴蕩的歌曲,不知不覺就開始在心頭繚繞。回想我童年時愛聽愛唱的都是些感時傷逝的調子,不是沒有原因的。只是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原來時間的憂慮早已潛藏在我心。



      我們經歷各種名利得失、悲歡離合,頓然感到生命裡充滿著許多不能彌補的缺陷,不少無法癒合的傷痕,在這個彷彿無可撫慰的世界裡,我們還相信什麼?



      ∞



      我聽〈蒹葭〉(《詩經.秦風》)歌者吟唱他的悵惘和無奈,仍然感到他終究不能完全否定的,就是情愛本身,雖然他始終都得不到。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我也不陌生。愛的追求,尋尋覓覓,鍥而不捨,化為一種溫柔如水的堅韌力量。如波蕩漾,在時間這頭,我也感受得到。於是,我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

      從此,我便沉浸在水中

      時間失去了重量,好像這頭

      又不在那裡──無涯的海域

      我的船啊,飄搖細雨中

      輕輕的,一根絲線

      繫著我牽引著我也纏繞著

      我已無法遠離,不知如何靠近

      低首走入蘆葦的秋色

      我已凝結成霜……

    ?

      歌者為聽者而唱,也為自己而歌。作者為讀者而寫,也為自己而作。文字、聲音傳達心意,也關係著人情。因此,我們聆聽、閱讀歌詞的情意,以情感喚起情感,與作者、歌者彷彿融成一體。



      音樂與歌曲確實能召喚和宣洩感情。我喜歡柳永的〈雨霖鈴〉、蘇軾的〈水調歌頭〉,因為我看見那畫面,我聽見那聲音,那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離別相思乃人之常情,我也曾經歷。歌雖悲,詞雖怨,但情不變,那是唐宋詞的主調。只要人們不斷地去傳唱、去欣賞,則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體證下,無疑更肯定了此情不渝那種精神的價值。



      我之研究詞,詮釋詞人心事,無非是想藉此沉澱、梳理一己的情思,並從中論證、體悟詞情的意義。我相信你和我一樣,透過詞的欣賞與理解,出入於文學與生活之間,情理交互作用之際,興發感動,必然會引起內外各種感官與過去各種經驗的迴響,闡發出新的意義,使我們對自己的情意世界有更深切的體認,並與作者、詮釋者產生同情共感,加強了與人聯繫一體的感覺。



      這樣的話,你在本書裡聽見的何止是一首首的歌,讀到的也不僅僅是一闋闋的詞,而是一份份關係著彼此你我、共同創造的人間情。



      詞,一個有情的世界

    ?

      我們為何要讀詞,讀古人的詞?詞是怎樣的一種文體?詞裡抒寫的「情」,難道只是些傷春悲秋、相思怨別的內容?讀這些幽怨纏綿的作品,讀多了不是令人更不快樂?這些古代作品有何現代意義?負面的情緒,化為傷感的文學,能否提供正向的能量?我在大學裡研究唐宋詞,講授詞的課程,以上的問題一直都是我想解答的問題。



      既然要談詞,我先簡單說明詞的基本特色。首先要知道,詞是宋朝的代表文學。唐詩、宋詞,代表兩個時代的文化精神與藝術風采。唐詩的氣象,宋詞的韻致,充分展現了唐宋文人的才性與情思。



      詞,興於唐,而盛於宋,原是配合當時的流行樂曲而能歌唱的詩,具有一種幽隱深微的特質,其寫景言情最能表現輕靈細緻、陰柔婉約之美。由唐迄宋,詩人詞家出入於樂曲與詩歌間,或精研形式韻律,或開拓內容意境,各擅勝場,並於詞苑中展現出深美閎約、清麗舒徐、豪宕放曠、清空騷雅的多彩姿貌,成就兩代的風華。



      詞是中國文學中最優雅精緻的文類。詞之為體,韻律諧美,情辭並茂,善於表達委婉曲折的情思。它是一種融合美麗與哀愁的文體,作家填詞往往在妍雅的筆調下,蘊含著真摯動人的情懷。



      因此而知,文人詞的世界是一個有情的世界。它的主調,通常是以好景不常、人生易逝的情節,表達此情不渝的精神。詞體的肌理中流動著詞人陰柔而有韌性的氣脈,別具跌宕之姿,最能反映宋文化中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韻。



      對一般讀者而言,他們喜歡詞,原因很單純,就是因為詞像是歌詠青春的詩篇,他們喜歡詞中那種浪漫的愛,那些美麗的文辭。的確,宋詞歷久不衰,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的原因就是詞中有情,詞的字裡行間充滿著普遍、深刻而動人的男女情思。



      詞的語言是古典的,它所抒發的盡是人類共通的情懷,所有悲歡離合的題材、感時傷逝的內容,都是超越時空,存在於倫常人間,所以總能感動世世代代的敏感心靈。相信許多讀者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時,讀到楊過念著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或許也曾跟著主角黯然神傷;而且對連殺人都不眨眼的女魔頭李莫愁居然一直念著元好問〈摸魚兒〉的詞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年輕的歲月裡,讀到這樣的情節,常常會不自禁地有著某種莫名的感動。通俗小說反映了通俗人生。



      ∞



      我每年在大學開設詞的通識課程,選課的人數出乎意料的多,可見詞之魅力。不只年輕的生命陶醉在詞情的世界,班上還有不少退休人士來旁聽,也同樣喜歡宋詞之美。我讀過一段胡適的訪問錄,這位提倡新文學、也編過詞選的時代人物,他說晚年時每天都背誦詞篇來消磨病中的時光。



      歐陽修說:「人生自是有情癡。」(〈玉樓春〉)人之有情,迷戀於情愛,那是與生俱來的。宋詞之所以容易觸動人心,因為作者緣情興感,真誠為文,能將大家普遍都有的經驗,以更精妙、更貼切的語言表達出來,說到讀者的心坎裡,而讀者之所以感動不已,也是因為心中有情的緣故。



      我們閱讀宋詞,除了單純的感動之外,當然還有些好處的。簡單地說,第一,欣賞文辭之美確實是一種享受,這可以提升個人的涵養與品味。



      第二,藉詞來尋求心靈的慰藉,也會有不錯的療癒效果。讀了詞人傾訴的情話,會讓人感到有一種很貼心的感覺,好像自己心底裡的悲鬱情緒,也一併宣洩了出來。



      第三,詞是最能抒情的文體,詞人深情而多感,他們的情感世界相當精彩,因此我們閱讀詞篇,可以認識人間情愛的多種面貌,更能從中得到些啟發,知道如何面對複雜的情緒。情感問題是我們人生的大問題,在過分追求功利、著重理性的世界裡,我們尤其需要情感的滋潤。如何去理解、面對、表達情緒?這都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人生課題。閱讀唐宋人的情詞,體會他們深切的感受,學習他們誠摯的態度,這不只能幫助我們紓解情緒,更使我們認識自己,突破疏離、冷漠的心理屏障。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省的生活不值得活。」閱讀與聆聽是面對自我最好的一種方式。我們不斷地閱讀,讀進不同作家的情意世界,分享他們的經驗,同時也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去感受,因而經過一番醒悟,就能讀到自我更深層的一面,更認識真正的自己。另一方面,我們深受文學中的情意所感,願意嘗試去理解它,體察當中的意義,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或者試著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在學習如何處理情緒了。



      詞既然是最能表達隱約幽微情感的一種文體,我們在閱讀詞的時候,相對地,就必須學習細細聆聽、靜心體會詞人傾訴的心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世間事物確實很難如我們所願地配合得那麼完美,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讓人頓感悵然失望,徒留遺憾與感傷。如何面對人倫世界中的愛恨情仇,始終都是人間難以迴避的課題。



      宋人以優美動人的筆觸言愁說恨,著實令人沉醉。但我們讀詞,不應只是尋愁覓恨,陷溺其中。宋代許多偉大的心靈,如晏殊、歐陽修、蘇軾、辛棄疾等,都表現出勇於承擔、面對失落情緒的態度,歷盡艱辛,仍不失對人世的信任,依舊相信人間情愛之美好。東坡說:「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念奴嬌〉)多情,難免帶來煩惱,但也只有情能讓生命展現光彩,不至於枯萎,並能見證生命的意義。



      詞具備一種陰柔中的韌性,表現為一種此情不渝的精神,而感情就好像水一般,看似柔弱,其實持久堅韌而有彈性,可帶來活化生命的力量。我們在理性之外,還能兼具感性的生活體驗,這樣才算是完整的生命型態。



      我之所以特別強調文學的情感意義,是有鑒於現代人的情感問題而發的。我們利用各種電子媒介互通消息,交了許多朋友,但是為什麼夜深人靜的時候仍然感覺孤單寂寞?我們真的了解對方嗎?真的聽得懂別人所說的話語嗎?我們用按讚、貼圖能夠充分表達想要表達的情緒嗎?



      李清照不是說過:「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一個「愁」字如何能完全說清、講明自己心中的感受?顯然她已經意識到文字未必能充分達意。情感的世界,確實是個複雜而不易理解的世界。語言表達畢竟有其限制,如果使用不夠精確,要傳情達意就更加困難了。人際間不少齟齬爭執,無端引起的煩惱,往往都是語言溝通出現問題而發生的。



      於是有了這本書的構想。我選擇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詞篇,分析這些作品裡的情感特質。每首詞裡面所說的「怨」、「恨」、「傷」、「痛」、「悲」、「愁」,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要依據文本的脈絡,細細去體會,用更精確詳盡的語言去分析、描述、說明,才能夠把詞中所呈現的詞情充分掌握。



      什麼是「惆悵」?什麼是「斷腸」?什麼是「銷魂」?這些情緒語言我們又懂得多少?我希望為大家講解這些詞篇,讓大家學習如何去聆聽、分享詞人的心境,知道怎樣去理解這些詞中的情緒,分辨它們的異同。我相信,每闋詞裡面有著詞人的情感,也有我們熟悉的心事,是可以跨越時空相互了解、彼此溝通的。



      ∞



      為了更全面地介紹唐宋詞的情感內容和表現方式,這部書規劃了十六個單元,簡單說明如下:



      導論的部分,先說明詞是怎樣的一種文體、我們該如何閱讀一闋詞,讓讀者對詞體有個概括的認識,並知道本書所採取的詮釋方法。



      詞的賞析部分,也是本書的重要內容,將分兩個段落來論述:第二講至第五講談唐五代詞,會依時代先後分析名家作品的詞情特質。第六講至第十六講談宋詞,主要是據主題論說,分門別類,比較、分析相關作家的詞。希望循序漸進,帶領大家體驗兩宋詞人由「入乎其內」到「出乎其外」的歷程,最後指出向上一路,期盼讀者有所體悟而得到成長。



      唐五代詞部分,首先論析唐代文人詞的人間情懷,他們所展現的幾種抒情樣態,看詞人在傷離與感時的主調中,如何處理無盡相思、觸景傷情、回憶舊日的美好和年華流逝的感傷這些課題。接著,講解花間詞的物質性和精神面,旨在分析溫庭筠的客觀敘寫和韋莊的主觀抒情兩種風格,也略述其他有代表性的花間詞人的表現,體會他們如何融合美麗的文辭與哀愁的情意,形成獨特的美感特色。第四講談南唐詞的情感境界,論述南唐中主李璟和馮延巳的詞,探討時代如何影響個人、又怎樣深化詞的意境。第五講分析李後主詞的雙重對比性,詮釋後主今不如昔、以假為真的情意世界,重新評價他的前後期詞。



      宋詞的部分,討論的主題包括:宋詞裡的時間意識、蘇軾詞中的人生空漠之感、宋人化解時間憂慮的方式、宋人面對離愁的態度、生離死別的哀傷、物是人非的感嘆、家國興亡的悲感、莫名所以的感喟、男女同心與人我互通、留住人間的美好、詞境與心境的開拓等項目。這些都是詞人在時空流變中普遍關注的人間課題,也是與我們的倫常生活息息相關的。



      每一個主題,大概會舉一至三首代表作加以賞析。希望藉由詞情的分析,讓大家充分認識唐宋詞人所面對的情感問題,並體會他們處理情感的方式與態度。詞人的風格特色,和詞的寫作背景,都會適時加以介紹。大家對詞史與詞學的相關知識應會有所增進。不過,文本詮釋才是本書的重點。我會帶領大家一起依循詞體的基本特性,就詞而論情。



      對我來說,能與大家分享詩詞之美、人情之美,是十分快樂、美好又有意義的事。這部書稿原為音頻節目而撰述的。我衷心感謝道善文化公司崔正山先生誠意邀請我錄製「唐宋詞的情感世界」這個課程。這是我第一次錄製音頻節目,對一直在大學教室裡講課的我而言,感覺十分新鮮。如何掌握時間,如何調整語調,怎樣將專業的知識化為容易理解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論述,都需要重新學習處理。幸好有柯琳娟小姐從旁熱心協助,得以順利完成這個費時超過半年的錄製工作,我也由衷感謝。



      這是我最特別又最難忘的講課體驗。那段時間,全神貫注在這件事情上,既充實又辛勞,但每寫完一講、錄完一講,想想頗有些新意,不時又會感到快慰,繼續下一回的挑戰。整個工作完成後,發現自己的知識增進了不少,對詞體與詞情有了更多更深刻的體會,激起我持續做學理上探索的想法。這趟奇特的講授之旅,實在令人回味。



      在出發邁向下一階段的學習旅程之前,我重新審訂講稿,潤飾文辭,加強篇章結構,以書本的形式出現,讓唐宋詞之美除了聲音之外,還提供文字的傳播方式,希望能與更多喜歡詞的讀者朋友分享,也為自己留下一個美好的紀念。



      歡迎你與我,一起進入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一闋詞,一份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




    其 他 著 作
    1. 詞體美典形成與詞史建構之探索
    2. 我只為你寫詩
    3. 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論題之探討
    4. 東坡詞選注
    5. 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上)
    6. 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下)
    7. 以詩為詞:東坡詞及其相關理論新詮
    8. 東坡詞.東坡情
    9.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
    10. 紙上花園:第十六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 A Collection of the 16th NTU Literature Award-winning
    11. 2011國立臺灣大學藝文年鑑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lmanac for the Arts, 2011
    12. 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