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七十二冊(955A.D.-960A.D.)
本冊是《柏楊版資治通鑑》最後一冊,執筆寫此最後第七十二冊前言時,距寫第一冊前言之日,恰恰十年,對司馬光先生的原著,我已盡到責任,並相信不使古人和今人失望。不過司馬光原著到九五九年為止,而我們多了 ...更多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十五冊(160A.D.-189A.D.)
任何一個王朝或一個政權的覆亡,都覆亡於高階層的先行腐敗。自從盤古開天闢地,每一個王朝或政權,全堅如鐵石,它擁有法律、監獄、軍隊,和君臣大義。沒有人可以打倒它,只有它自己打倒自己。主凶就是該王朝的君 ...更多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四冊(200B.C.-161B.C.)
似乎是上帝註定的,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會有一個同樣強大的敵人。敵人的個體可能隨時更換,但敵人不變。中國也不能例外,西漢王朝時代中國的敵人是匈奴汗國,唐王朝時代中國的敵人是突厥汗國跟吐蕃王國,宋王朝時 ...更多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十三冊(80A.D.-119A.D.)
西漢王朝時,中國跟匈奴汗國間的戰事,是出於不得已,中國方面累積了太多的憤怒、屈辱,而且面對著如果不反擊,就會更糟的局面。當時匈奴汗國,日正中天,中國是用鐵拳打擊鐵拳,硬碰硬的硬把局勢扭轉。而東漢王朝 ...更多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七冊(90B.C.-61B.C.)
古今中外,有宮廷就有宮廷鬥爭,但西方的宮廷鬥爭,沒有中國宮廷鬥爭來得殘酷。中國宮廷鬥爭不外兩項目標,一是「奪床」,一是「奪嫡」。有時候合而為一,有時候分而為二,像趙飛燕女士,是純屬「奪床」,而戚姬女士, ...更多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二十一冊(289A.D.-309A.D.)
本冊《八王之亂》,包括三世紀九○年代,和四世紀○○年代;中國人的大禍,開始臨頭。比較起來,過去那些災難,簡直微不足道。
「八王之亂」實際上並不只有八個親王,捲進這場內鬥,並被屠殺的,至少有 ...更多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四十八冊(665A.D.-688A.D.)
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在唐王朝三任帝李治先生當權中期,開始衰退。李治先生真是一個玩具人物:窩囊、軟弱,我們簡直無法相信:虎父怎麼竟生出犬子?以天可汗之尊的李世民大帝,怎麼竟生出李治?李治先生的智商 ...更多
第十冊《王莽篡奪》,第十一冊則是《全國混戰》。
改朝換代型戰事,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特有產物。一個王朝覆滅,或任何一個政府崩潰,野心家們風起雲湧,就像一群瘋狗一樣,搶奪那塊政權骨頭。有的自己搶,有的幫助別人搶。搶到手了的,搖尾系統一聲吶喊,瘋狗就成了聖君英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