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8667106511490
史景遷,金安平
廖彥博
左岸文化
2020年8月05日
400.00  元
HK$ 380  





ISBN:8667106511490
  • 叢書系列:歷史.跨域
  • 規格:精裝 / 272頁 / 23 x 29.5 x 3.8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跨域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著名史學家史景遷與金安平首度合作撰書

    英文版出版逾二十年後,中文版首度面世



      「本書提供一個具說服力的榜樣,說明圖像與文字如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截然不同而引人入勝的巨著。書中的文字自有脈絡,而且前後連貫,為照片提供了良好的說明。」──前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國藩



      在二十一世紀,中國是世界舞台上最大的疑問號。今日的中國已不再是沉睡的巨人,但也不是西方世界可靠的盟邦。從經濟上來說,中國是一個新興強權;從政治上來看,它在經濟自由市場與軍事獨裁之間維持著一個不穩定的均勢局面。從實際地理上的距離及未來可能的走向來看,了解中國的歷史,現在正是時候。



      《世紀中國》精選了三百張以上珍貴而富故事性的照片,述說1894-1996中國百年歷史。這些照片選自中國、台灣與西方的檔案館、圖書館和私人收藏,許多是之前從未見過的。這些歷史照片像是時光機,帶領我們「親眼」見證許多在此之前只存在於史書字裡行間的歷史事件:從晚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鄉間農民與權勢階層菁英的生活、西方殖民強權在華設立「租界」的富麗堂皇與骯髒汙穢──這些「租界」是專供歐洲人在華居住的城市。透過書中珍貴罕見的照片,我們見證了庚子義和拳亂、南京大屠殺、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另外還有一些古怪的歷史鏡頭,像是二次大戰期間在華美軍士兵使用筷子食用他們的「K口糧」軍用罐頭,以及悠哉地在江水裡游泳後、身上沾滿淤泥的毛澤東私人生活照片。



      與這些珍貴照片搭配的,是令人驚嘆的歷史敘事書寫,作者是在西方漢學界備受尊崇的史景遷,這是他頭一次與妻子金安平合作撰述。本書的文字追尋近代中國在內戰、世界大戰與共產革命當中四分五裂的經過,及其緩慢崛起成為軍事與經濟超級強權的始末。本書既著眼於平民百姓的生活,也重視像蔣介石、毛澤東這樣的高層人物,而編織出一段錯綜複雜又引人入勝的社會、政治與軍事史。



    名人推薦



      余國藩∣前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胡佛檔案館東亞館長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依姓氏筆劃)



    各界好評



      本書提供一個具說服力的榜樣,說明圖像與文字如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截然不同而引人入勝的巨著。書中的文字自有脈絡,而且前後連貫,為照片提供了良好的說明。——余國藩(Anthony C. Yu),《紐約時報.書評專刊》(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身為聞名全球的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負責人,我極力推薦這本結合珍貴照片史料與文字敘述的重要著作。任何想瞭解百年來中國歷史發展之士,都可從本書得到一個清楚的概念。——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胡佛檔案館東亞館長



      史景遷與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三人並稱為北美漢學三傑。史景遷長於敘述,對於歷史課題敏銳度極高,因此多年來的專書獲得大眾極高的評價,《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是其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序列之一,雖非近年來的新作,然能翻譯出版,可以彌補讀者的遺憾。該書討論的課題跨越一世紀,以時間為軸線,分別探討三個政權的變動,一是清廷的崩解,一是民國政府失去大陸的統治,一是共產新中國的成立與挑戰。這樣的課題擺在學術的框架中是無法用一本書完成的艱難任務,但作者卻善用圖片,用故事點出歷史發展的脈絡,作者將碎片的圖片及散落的場景編織成美麗而完整的主軸,最難能可貴的是敘述不失學術的價值。——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這本書是耶大歷史系金安平教授以傳記《合肥四姐妹》成名以前的力作,除了是與夫婿史景遷合作之外,在主題、論述焦點等各方面也都與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的二、三部「革命與戰爭」、「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相呼應,但以更多的精彩圖片鮮活呈現出清末以來中國所歷經的戰爭動盪與庶民生活,值得推薦。──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這裡是達官顯貴的人生,也是販夫走卒的生活。鏡頭記錄了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笑容與憂傷,更見證了上個世紀中國的起伏跌宕。史景遷以生花妙筆享譽國際歷史學界,在這本書中,他與夫人金安平依舊言語精湛,將百年歷史娓娓道來。但有時,一張圖片所蘊涵的意涵,真要勝過千言萬語。——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一位著名的中國歷史學家和他的妻子合力為這部大部頭的巨著編寫了豐富而翔實的文字:從世界各地檔案館、個人收藏中蒐羅而來的珍貴照片(其中有多張是西方讀者之前從未見過的),罕見地帶領讀者瀏覽過去一百年來的中國歷史。「動盪」一詞最適切用來描述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讀者可以在本書中概覽這段動盪歷史的每個面向,並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從上個世紀末的天朝末日、孫中山領導的共和革命、到毛澤東發動的共產主義暴亂、以及1930年代後期造成浩劫的日本侵略、到最後終於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本書一直講述到1990年代,論述包括人口增長與台灣獨立在內當前的中國議題。任何對這個複雜國家的近代歷史感到興趣及想要有大致了解的人,都要讀這本巨著。——布萊德.胡伯(Brad Hooper),美國《書訊雜誌》(Library Journal)



      著名的中國史學家、耶魯大學歷史系史景遷教授,和他在耶魯大學開授知識份子歷史及文化史課程的妻子金安平教授,合力編寫了這部令人激動、氣魄恢弘的二十世紀中國政治與社會史,誠然是了解當代中國不可或缺的著作。本書蒐羅數百張珍貴照片(許多照片是此前西方世界讀者從未見過),並搭配深入淺出的文字,追尋近代中國,從原本主要由地方傳統與民間信仰主導的農村社會,轉變為部分採資本主義市場機制、但仍受政府嚴格管制的共產主義國度。作者認為,日本在1930年代的入侵中國,再加上毛澤東率領的共產主義勢力暴亂,使得孫中山所開創的國民革命運動在這雙重打擊之下,無法完成其預備以教育、自律及強有力的社會控制而達成的民族復興大業。作者以敏銳的眼光審視當代中國,並指出要求實行民主的呼聲日漸增長、環境危機以及難以遏制的人口成長,將成為當前所遭遇的嚴重問題。本書中那些處決、梟首示眾、嚴酷懲罰的照片令人怵目驚心,但書中關於日常生活與歷史事件難以抹滅形象的珍貴照片,足以沖淡這一切。——《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書評



      這本圖文集以蘭登書屋(Random House)「有新意且讓人驚豔」的《俄羅斯世紀百年》(The Russian Century)為榜樣,出版後引起各界極大關注,作者是傑出的中國史學家史景遷。——美國《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短評



      這些驚人的黑白圖像(超過三百張,大都是西方讀者之前從未見過的)提供了自晚清以至當代有如萬花鏡般錯綜複雜的中國樣貌。在這些講述一個國家進行暴力轉型的照片裡,沒有多少詩歌;它們講述了一個不斷發動暴動起義、革命和整肅的故事,甚至連已經相當西化的北京日常生活照片中,都帶有政治衝突與鴉片成癮的寓意。耶魯大學中國史學家史景遷(《上帝的中國之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作者,1996)與妻子、也是耶魯大學教授的金安平,在伴隨圖像的文字中,詳細地描述過去百年的中國歷史。——《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知名的中國史學家史景遷與他的妻子金安平都是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兩人合作編寫《世紀中國》這部精彩的歷史圖文集,書中珍貴的歷史照片記錄了近代中國整個世紀的歷史。這本書既收錄私人的照片,也有大批人群聚集的鏡頭;既有例行日常生活的畫面,也有戲劇性的歷史事件;既有知名歷史人物,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公民。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是一段戲劇化的故事:由衰弱的大清帝國開始,經歷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時期,再到共產革命、最終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以及之後因為意識形態而掀起巨大的動盪。本書精選的珍貴照片述說了這段歷史的一部分,而由作者為這些照片提供精彩的文字說明。——「亞馬遜網站」書評


     





    編者的話



    第一章 帝國終曲 1894-1906

    第二章 脆弱的憲政 1907-1917

    第三章 告別傳統 1917-1924

    第四章 結盟與整肅 1925-1928

    第五章 國民黨統治時期 1928-1936

    第六章 對日抗戰 1937-1941

    第七章 世界大戰與國共內戰 1942-1949

    第八章 共產新中國 1949-1957

    第九章 大躍進、大饑荒 1958-1965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第十一章 毛後中國與世界 1976-1986

    第十二章 新時代的壓力 1987-1996



    譯後記

    名詞釋義與人物簡介

    大事年表

    謝辭

    索引





    譯後記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是西方中國史學界的宗師,他筆下行文真有如汪洋宏肆,說起故事來引人入勝。他的著作有很多已經由名家迻譯成中文,我在赴美讀書前,讀的是史景遷知名著作《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的中譯本;在美國時因為課堂需要,反覆在英文本的字裡行間鑽研,有時拿中英版本比對,深深感覺作者文字之流暢優美,也體會到譯者忠實傳達作者意旨之難能可貴。



      史氏作品中,唯獨這部1996年出版的《世紀中國》(The Chinese Century)還沒有中譯本。能夠接譯這本作品,使中文世界能多閱讀到一部史景遷著作,我既覺得榮幸,又感到責任重大。尤其《世紀中國》這本書非常特別:它既是史景遷與其太座金安平教授合著作品,更是一部圖文並茂的簡明近代中國史。書中珍貴的歷史照片、圖說能傳達訊息,文字篇章也自成一格,兩者相輔相成,又互為聲援指涉。翻譯這樣一部作品,著實費我一番思量。



      收入本書的珍貴歷史照片,由作者史景遷、金安平夫婦親自挑選,從中可以看見作者看待近代中國的視角:既有慈禧太后鑾駕的赫赫威儀,也有北京市井小民粗茶淡飯的「小確幸」。同樣的,從文字描述可看出作者掌握史料、剪裁史事的功力:既重視高層人物,也關照庶民百姓,有時深入細節,有時又幾句帶過。於是,我們既看得到年輕的毛澤東為了逃脫地主民團的追捕,鞋子掉了,赤腳在山地間躲藏,也看得見文革期間被揪鬥的佛寺僧侶、神父司鐸,在滄海橫流、妖魔當道時受辱護法。我自己揣想:搭配照片的圖說與每一章的正文,文氣並不相同,史景遷夫婦應有分工;而究竟誰寫圖說,誰撰正文?可以留給讀者作有趣的推理。



      本書因為要在不算長的篇幅中論述百年史事,剪裁取捨當中可清楚看見作者關懷之所在。而寫入篇章中的每一個人物、事件,乃至每一句話裡,都蘊含很大的訊息量,值得細細思索,涵詠回味。



      在此舉一個例證:第八章「共產新中國」談到中共建國時知識分子的抉擇,以梁思成為例。梁思成的父親是鼎鼎大名的梁啟超,在本書前三章出現過。原文如下:



      The decision of Liang Sicheng to stay on in China under the Communists, though he was intimately tied to hopes for a republican China through family and friends, was one taken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other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一開始時,我的翻譯是:



      儘管梁思成本人和親友在民國時期對於國民黨曾寄有厚望,他卻決定留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這也是其他萬千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選擇。



      這句話,困擾我的是中間的子句:though he was intimately tied to hopes for a republican China through family and friends,我將「republican China」譯為民國時期,而梁氏的「希望」便著落在執政的國民黨身上。但思來想去,總覺得這麼譯並不準確,因為梁思成與他更有名氣的夫人林徽因,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怎可能還寄國民黨以厚望?同時,這樣譯法也沒有傳達出原文裡一種淡淡悵然之感,因為緊接著下一段,作者就揭示了知識份子之後慘遭整肅的命運。



      後來得到多方師友指教,一位學長告訴我:intimately是全句字眼,解做「情感上的密切關係」,intimately tied,很可能是親友的懇勸或施壓;那些hopes的對象,是梁而不是republican China;而through可以當成as a result of 解。作者這樣寫道,「可能是因為1947年時,梁思成夫婦在美國講學,曾有親友勸梁,中國局勢動盪,應就此長留美國。」也有朋友指出:republican China大概指的不是戰亂動盪裡命運多舛的中華民國(否則republican就會大寫了),而是自由民主的共和政體。



      於是,我腦海裡便浮現這樣一幕情景:1948年底、1949年初,北平被中共團團包圍,南京國民政府派專機接大專院校知名教授離開圍城,也多方動員,勸說這些名流離開,沒想到響應者竟寥寥無幾。這固然一方面是國民黨的壓制霸道已失人心,更顯現知識份子普遍對他們不熟悉的中共懷抱期待,希望藉由支持中共,一起建設新中國。所以,我決定這樣翻譯:



      儘管在中共得天下之後,梁思成背負著若干家人、朋友的殷殷厚望,對自由民主體制還有期待,但是他卻依然決定留在共產黨治下的新中國,這也是其他成千上萬知識份子和藝術家的抉擇。



      舉這個例子,是想顯示作者書寫筆法的精微巧妙,至於譯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呈現作者優美流暢的筆調,還請讀者不吝指教為幸。本書頗能呈現1990年代美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的主流看法,中文版則在若干段落稍作增補、校正,期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能更添增這部作品的價值。




    其 他 著 作
    1. 近代中國(2冊套書)世紀中國+美國與中國
    2. 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