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二版)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988524
聖嚴法師
2020年7月09日
130.00  元
HK$ 110.5  






ISBN:9789575988524
  • 叢書系列:聖嚴書院
  • 規格:平裝 / 472頁 / 15 x 21 x 2.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聖嚴書院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次第架構完整的淨土實修讀本

    ?

      從修習佛法的基本知見開始,

      介紹淨土法門的特色、源流始末,與實修方法;

      並收錄《阿彌陀經》、《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

      聖嚴法師傳授他對淨土法門的融攝與體悟,

      既有解門的基礎,又有行門的練習。

      閱讀此書,猶如親臨現場聆聽開示,接受法師的親自指導。

    ?

      在人間,不管是哪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人為或自然的狀況使得我們不快樂,使得環境不安定、不安全,其實用修行的方法都可以改變。因為大家不修行,內心很痛苦、很煩惱,所以才造成社會和世界的不安寧。

    ?

      如果修行,讓心清淨了,我們的環境也跟著清淨,這就是心淨國土淨。且內心清淨,會覺得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討厭,那就是在人間淨土之中,然後再求生西方淨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

      淨土法門是這麼簡單,反而很不容易讓人相信,但是釋迦牟尼佛還是苦口婆心,不斷地介紹阿彌陀佛。在大乘經典中,除淨土三經外,提到阿彌陀佛的就有兩百七十多部。沒有任何一種法門、一尊佛、一尊菩薩,像阿彌陀佛一樣占有那麼大的分量和篇幅。可見釋迦牟尼佛是多麼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讚歎、介紹阿彌陀佛。

    ?

      【完整修習淨土法門】

      # 修學佛法的正知見

      #「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

      #「無相念佛」:念佛禪

      #《阿彌陀經》講記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編者序



    【第一篇】修學佛法的基本知見

    第一章 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教、理、行、果

    第二章 修行的真義:慈悲心與智慧心

    一、修行的重點在心

    二、修行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和智慧心

    第三章 修行必備的條件:發菩提心

    一、菩提心即是幫助眾生解脫煩惱

    二、如何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次第

    三、菩提心的五個層次

    第四章 修行的原則:解行並重

    一、解行如鳥之雙翼不可偏廢

    二、知戒定慧,以身口意行六度

    三、在精進修行中學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第五章 佛法的觀念:苦、無常

    一、佛法的基本觀念:苦的事實

    二、無常觀

    三、五蘊無常

    第六章 業報

    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二、涓滴惡業積累成重報:災難發生的原因

    三、別業:懺悔功德減輕業報

    第七章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一、往生的過程

    二、決定往生的力量:隨重、隨習、隨念、隨願

    三、往生時保持正念最重要

    四、往生後的世界

    五、往生前的準備

    第八章 慚愧、懺悔、迴向

    一、未盡力利益他人、成長自己就該慚愧

    二、懺悔錯誤,轉變習氣

    三、最有力量的迴向是讓他人同獲修行利益

    第九章 感恩是度眾生的基本立場

    一、心懷感恩能減少煩惱

    二、感恩的對象:三寶、父母、國家、眾生

    三、報恩的方法



    【第二篇】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阿彌陀佛的意思

    二、「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彌陀本願

    三、淨土法門的殊勝

    第二章 修行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信、願、行

    一、信

    二、願

    三、行

    第三章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一、念佛的基本原則:繫念一心

    二、念佛的基本方法

    三、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四、如何保持正念、淨念

    第四章 往生西方的條件:「淨土三經」的融攝

    一、《阿彌陀經》的往生條件

    二、《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三、《觀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四、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

    五、修行淨土法門的正確心態

    第五章 淨土釋疑

    一、何謂三身四土

    二、釋疑

    第六章 念佛法門的難行道:禪觀法門

    一、法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二、現生即得念佛三昧而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第三篇】無相念佛——念佛禪

    第一章 何謂念佛禪

    一、念佛即禪的法門

    二、念佛禪與佛七的差異

    第二章 念佛禪的基本觀念

    一、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二、修行從有相開始

    三、有相到無相念佛的過程與方法

    第三章 念佛禪的修行方法:念佛禪的三種文獻

    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二、《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

    三、《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行三昧

    第四章 念佛的功能:同時完成三種淨土

    一、建立寬廣的淨土觀

    二、念佛的功能

    三、修行從自心淨土開始



    【第四篇】《阿彌陀經》講記

    第一章 簡介

    第二章 經文內容

    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附錄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前言

    一、阿彌陀佛的弘願

    二、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

    ?至心發願

    ?佛光慈攝

    ?彌陀本願

    ?眾罪消滅

    ?意不顛倒

    ?彌陀相迎

    ?菩提滿願

    ?後記

    ?〈慈雲懺主淨土文〉






    編者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