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
擴張人類的心靈地圖
?
這是一部有關於心理健康探索,以及深度心理學研究的百科全書式作品。作者葛羅夫精神科醫師,窮數十年的努力,繼承十九、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依德及榮格等人之後,持續鑽研於現代人的心理學領域,探得全新的心靈地圖,以及打通自我和超我的意識航行之道,解除許多人的困惑情境。
?
我們都知道,生命存在於「宇宙」和「意識」之中,兩者的外在空間和內在空間,都愈來愈無窮盡,這本書所討論到的, 也正是「宇宙」和「意識」這兩個大謎題中所留存下來,對生命潛能中蘊含的全面向狀態,與其可能獲得的奧祕。
?
宇宙,涉及空間和時間的問題;空間有多大?……四維上下虛空,難以窮追極思,三千大千世界,復有好幾個九重天。
?
時間有多長?一「?」以人間四十四億年為計,「剎那」以分毫一秒之間為算;信觀世音的人,喜歡以五百年為天上一世;相對於一甲子的人間六十年。人類在地面上的一百米速度, 已經用零點零一秒來分別快慢了。
?
人類,對於宇宙和意識的態度,與我們計算時間的方法和速度有關,速度和距離有關,距離又和空間有關,外太空探索的時間,是以光年的速度和距離為準,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 宇宙是無窮大無窮遠的空間和時間,而時間和空間原本是二合為一的,生命奧祕的探索,也永遠存在於宇宙之中。
?
意識,涉及到人類內在的層次,包括身、心、靈的不同層次;從生理反應可及的識別,雖然人人不同,例如來自眼、耳、鼻、舌、身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生理感覺,這五種人類的基本意識,我們叫做五識;也稱為五蘊,各有各的廣大領域,有人靠嗅覺、味覺可以成為米其林大師,有人靠觸覺可以成為神醫,社會大眾更是離不開視覺和聽覺的資訊灌輸。然而,我們人類努力了幾千年後,所能夠暸解到的五蘊部分, 只有其中原本的千百分之一而已,能夠探索的細節,依然浩瀚難測。
?
心理學的研究,開啟了人類對第六意識—潛意識問題, 以及所謂「無意識」問題的串聯無限探討,這是人類的意識領域中,另外兩個心靈意識的範疇。至於,冥想學派所提倡的「超意識」,接近禪宗派佛教所研修的「破七入八」的意識境界, 都屬心靈意識中非常高深的層次,也是止於至善的境界;一種似若能夠和宇宙能量互相結合;互相共存;互相通息;互相共生的磁能性意識。
?
這種非凡的超意識,源自於心理醫學上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互動互斥之中,尋找到一個衡平、自處、啟發、向群的全向狀態,由這個健康基點,找到宇宙意識的神經回路,再引起人類心靈帶來的頻率共振,治癒個人身體心靈的出格狀況; 或是由此引發的痼疾和偏差,帶領人們從集體療癒、個別自癒、以至於到最高境界的身心靈全然免疫,也就是?盤的法喜境地。
?
我們人類自古以來所追求的宇宙和意識合一;亦或天地人三合一的生命道理,都是希望在一個完美的生命、生存、和生態的環境下,延綿不絕的恆昌生活,直到萬世盡頭,獲得永生幸福,人類所有宗教信仰的最終目的,幾乎都在這個大方向上。人的意識,或許有無限大的可能。
?
當然,就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人的意識,和生理上的松果體、腦下垂體、中腦與間腦之間的神經敏感度,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相當關係,一種互動的關係。自古以來都有仙丹或是啟靈藥之說,尤其原住民部落更是深信不疑,認為是治療的有效方式,現代化的心靈醫療人員,則常常徘徊在這個當口上,希望找到更加確鑿的助人證據。
?
人類發現了這許多意識之後,長期以來仍然處於一種心靈不知所從的矛盾中及不安中,而且往往無從解脫疾苦,又治絲益棼得不知所措,引發內心的慌亂,甚至導致精神失去平衡常態。葛羅夫在其書中提出了超個人經驗的延伸,包括超越空間界限的經驗、超越時間界限的經驗、探索微觀世界的經驗、以及超越時空與共識現實(consensus reality)的經驗等,將人類的心靈地圖,一方面擴張化了,另一方面也更加細緻化了,變成一種一體化的感悟性,也就是一種清醒中的大知覺。這是「意識航行之道」最有價值的地方。
?
顧敏
大學教授、國家圖書館第十二任館長
2020「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 2020)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