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土地徵收與管制之補償:理論與實務

土地徵收與管制之補償:理論與實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3452
張永健
元照出版
2020年6月01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9575113452
  • 叢書系列:公法.行政法各論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公法.行政法各論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法律實例/應用











      本書運用法釋義學、法經濟分析、法實證研究等方法,探究臺灣的土地徵收與管制的補償問題。本書內容橫跨過去一甲子中,臺灣的三種土地徵收補償體制:1954至1977年的事前地主自報地價體制;1977至2012年的事前政府估價體制;2012年以後的事後政府估價體制。土地徵收補償之經濟理論、憲法解釋、立法解釋、估價實踐、行政訴願、司法爭訟,本書皆有完整剖析。從既成道路到公共設施保留地,各種土地財產權的管制層出不窮,其合憲性也是多號大法官解釋的爭點。本書提出精細、可操作的理論,探討何謂財產權社會義務、特別犧牲,並建構損失補償請求權。

    ?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

      李念祖�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永健成熟地運用實證法學,特別是經濟分析的視角,嘗試探索如何求得補償的公平實現,並不是傳統法學所熟悉的門徑,所開拓的場域,也就特別令人驚艷。書中對於多則重要大法官的解釋深具新意,讀來悠然神往,足見功力。

    ?

      林子儀�前司法院大法官、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永健利用法律經濟分析、法學實證研究等研究方法,檢討分析土地徵收補償與財產權特別犧牲之基本問題,主題連貫,論述新穎,見解獨到。不僅豐富國內法學研究的內涵,對於司法實務及從事相關研究者,亦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

      湯德宗�前司法院大法官、東吳大學王紹堉先生講座教授

      本書由憲法解釋與法律經濟分析理論出發,靈活運用法學、經濟學與統計學方法,針對錯綜複雜、爭論不休的徵收補償問題,作了深刻而務實的分析,堪稱張永健博士一鳴驚人之作。

    ?

      葉俊榮�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徵收補償內含個人財產權保障與政府推動公共效益的緊張關係,充分反應正義與效率以及公與私的分野與磨合。本書超越了傳統的概念與要件探討,左從歷史實證,右從經濟理性切入,提出徵收補償法學的新視野,為新時代法學立下標竿。本次改版新增的十萬字財產權特別犧牲理論,發既有文獻所未見,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推薦序�李念祖

    自序

    上版序?

    凡例說明?



    第一章 導論

    壹、前言�1

    貳、四種典型徵收補償法制�7

    參、各章論點鳥瞰�12



    .第一部分 理論基礎

    第二章 經濟理論:有效率的徵收補償標準


    壹、五種補償標準�20

    貳、四大關鍵考量�23



    第三章 憲法規範:損失與補償相當原則

    壹、公正補償條款的漫漫長路�28

    貳、補償與損失相當原則�37

    參、被徵收人之損失�41



    .第二部分 鑑往知來

    第四章 歷史考察:臺灣1954年至1977年徵收補償體制之實證研究


    壹、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思想,與其外國追隨者�48

    貳、1954年到1977年的徵收補償法制�50

    參、實證研究�52



    第五章 立法實踐:2000年至2009年徵收補償體制之實證研究

    壹、舊土地徵收條例之法律解釋�60

    貳、徵收補償之實證研究:2000年至2009年�71

    參、補償與損失不相當�82



    第六章 行政自省:徵收補償訴願案件之實證研究與政策建議

    壹、訴願會寬鬆審查徵收補償數額�92

    貳、徵收補償訴願實務之反省�110

    參、小結�120



    第七章 司法監督:最高行政法院徵收補償判決之反省

    壹、公告土地現值與加成補償,當然為合理補償?�121

    貳、一般正常交易價格,只需用來「參考」?�125

    參、公告土地現值是一般處分?�126

    肆、加成補償成數之定性�134

    伍、行政法院應尊重地價評議委員會對地價之評定?�136

    陸、加成補償成數不能依個案決定?�140

    柒、逕為裁判,還是發回原處分機關?�142

    捌、小結�144



    .第三部分 檢視當下

    第八章 舊曲新唱:漸露曙光的第三波改革?


    壹、修法經過�149

    貳、條文解釋與檢討�156

    參、協議價購�160

    肆、土地徵收補償�167

    伍、以實價算市價�179

    陸、結論�186



    .第四部分 特別犧牲

    第九章 財產權社會義務理論


    壹、一般限制�193

    貳、特設限制�204

    參、結論�208



    第十章 財產權特別犧牲理論

    壹、大法官解釋揭示之財產權重大限制理論�216

    貳、計算補償額�227

    參、界定與證立不補償至為輕微之損害�236

    肆、結論�240



    第十一章 補償請求理論

    壹、釋字第747號和第400號解釋的不同射程與緊張關係�245

    貳、財產權特別犧牲補償之新一般理論�250

    參、既成道路之補償救濟�263

    肆、結論�283



    第十二章 論理總結�291



    參考文獻�293

    索引�317






    推薦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