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許慎《說文敘》曰:「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後人皆奉為經典,其實是有問題的。試以所有的象形文印證之,吻合的例子可謂少之又少,就以日月為例,「日,月」與日月的形象差太遠了,完全不符「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其誤差在哪?原來許慎錯把「象形」當實物的繪畫看待,事實上,兩者應有很大的區分。象形文是經由「表答事物的繪畫」進化到「表達思想語言的符號」,兩者從甲金文就早已不同了,許慎卻一直滯留在原點上打轉。因此,繪畫歸繪畫,象形文歸象形文,兩者只是血緣上的關係,不可畫等號。
從上古的圖像,演化至小篆的象形文,中間經過甲骨文、金文與戰國文。本論文的特色即是儘量羅列此三大階段的文字,而後在解析上道出象形文與圖像的關係。為要達成這個目標,作者何曾下過十年功而已,十幾萬片的甲骨文亦已逐一閱讀,建立這個基礎,解析象形文就不算難題了。
凡例
《說文》全書象形文,依據作者的統計,大約189個。這些象形文全部脫胎於圖形,比較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和小篆,其源幾乎都可溯及。
作者又嘗試將189個象形文字加以分類,可區為獨體象形(157文)、合體象形(20文)、省體象形(5文)、複體象形(4文)和聲符象形(3文)等五類。
小篆是圖形文字的終點站,先前的古文字是小篆的中上游,欲知文字的流變,尤其象形文,非參考甲骨文、金文與戰國文不可,才不至於亂猜一通,本論文的核心價值──解析,即是透過層層古文字,才敢探出端倪。至於每字皆先引用《說文》,乃尊重《說文》,是漢字的第一部字典。唯命是從則萬萬不可,故廣參近世古文字的代表作,必驗證者有下列諸篇:《甲骨文字典》、《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說文新證》、《金文正續編合訂本》、《戰國文字編》、《甲骨文集釋》、《甲骨文字詁林》、《金文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