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序
書改版時取名為《上古基督教思想簡史》(原《偏差溯源》),表示筆者的意圖,不在於對歷代異端思想的敘述,卻是為現代教會中各種偏差尋根。因此,本書所處理的時間範圍僅限於上古時期,所討論的題目則不限於榜上有名的異端,亦包括各種未被教會或羅馬帝國定罪的偏差。時間範圍限於上古時期,是因為今天在教會中看到的異端或偏差,就本質而言,全是教會歷史之前五百年中,即已顯露各種謬誤的「炒冷飯」。所討論的題目不限於正式遭受定罪的異端,是因為初代教會在發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偏離了新約聖經信仰立場,本來該被糾正的信仰偏差竟被接納與肯定,使堅持效忠新約啟示,求信仰的復原歸正者不得不加以揭露闢妄,更是因為信仰態度的錯誤與信仰內容的偏差一樣嚴重,對讀者必須有所提醒。
其實,在教會歷史上被定罪的異端鼻祖(Heresiarchs)中,不乏德高望重,潔身自愛而有操守的人士。本書義不容辭的對各派異端提出批判,但也未忽略刻畫出異端者個人令人敬佩之處,以示公允。畢竟,所謂異端,不過是神學見解與正統信仰有所出入,一旦將偏差的意見改正過來,就不再是異端了。本書著作真正的目的,就在於藉著指出上古異端的偏差,使今天的異端者得到反省與歸正的機會。
基督教神學本來就是在各種相異的神學見解之辯論與對抗中,逐漸發展出來的,所以介紹各派異端的來龍去脈,自然牽涉到各家各派神學的發展與相互的關係。只是,由於受書名的限制,不便毫無遺漏的提出與異端較少關聯的神學家罷了。
本書故意併用「上帝」和「神」,指英文God。用中文表達神學思想的時候,筆者發現若嚴格限用「上帝」或「神」,就會受到無謂的掣肘,而兩者混用,則顯得通順,如「上帝是救贖的神」。堅持專用某一名詞指God不但毫無意義,還不自覺的露出信仰態度的偏差。
若讀者有心對本書所介紹之各種題目獲得較深入的瞭解,則請勿嫌對照附註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