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現代財稅法原理(三版)

現代財稅法原理(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3193
陳清秀
元照出版
2020年6月01日
267.00  元
HK$ 240.3  






ISBN:9789575113193
  • 叢書系列:財稅法律
  • 規格:平裝 / 832頁 / 17 x 23 x 4.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財稅法律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財經法











      本次改版增加財政法篇有關特種基金之指導原則與公共債務法學體系兩篇文章部分,對於全書內容也配合法規更新,並增補最新實務見解,期能符合最新法規及實務發展趨勢。



      本書對於憲法在財稅法領域之適用、租稅法基本原理以及稅捐稽徵法各項重大問題,進行理論體系分析探討,可使讀者理解稅法的基本法理,並培養讀者解決稅法問題之能力。



      內文章節可作為大學講授稅法總論之補充教材,亦可供法官、律師以及實務界人士辦案之參考,並可作為準備國家考試稅法科目之參考用書,具有理論及實用價值。


     





    三版序

    自 序



    第一編 租稅法篇



    第一章 稅法學研究方法論初探


    壹、概 說�4

    貳、稅法學研究方法論�4

    參、結 語�24



    第二章 法治國原則在稅法上之適用

    壹、問題之提出�28

    貳、形式的法治國原則在稅法上之適用�28

    參、實質的法治國原則在稅法上之適用�42

    肆、結 論�64



    第三章 兩公約實踐與賦稅人權保障

    壹、前 言�66

    貳、兩公約關於人權規定之性質及效力�66

    參、落實兩公約有關人權保障之義務�70

    肆、賦稅人權保障�71

    伍、結 論�85



    第四章 利益均衡在稅法上之運用

    壹、前言──問題之提出�89

    貳、稅法上利益均衡所追求的目標�90

    參、利益均衡及其運用範圍�91

    肆、利益均衡在稅捐立法上之運用�95

    伍、利益均衡在稅法解釋適用上之運用�97

    陸、利益均衡在稅法上法律漏洞補充之運用�102

    柒、利益均衡在稅法上課稅事實認定之運用�107

    捌、利益均衡與稅務違章案件之處罰�110

    玖、利益均衡在稅務訴訟上之運用�115

    拾、利益均衡與行政執行�118

    拾壹、結 論�119



    第五章 論稅法上類型化

    壹、問題之提出�123

    貳、類型化觀察法的性質�124

    參、類型化觀察法與類型概念�125

    肆、類型化觀察法與經濟觀察法之區別�126

    伍、類型化觀察法的立論根據�127

    陸、類型化觀察法的類型──從法律效果區分�130

    柒、類型化觀察法的合法性要件�133

    捌、類型化觀察法之運用�144

    玖、類型化觀察法的運用類型�151

    拾、類型化的配套措施──調整機制�168

    拾壹、結 語�169



    第六章 行政規則時間效力之分析──兼論稅捐稽徵法第1條之1之適用

    壹、問題之提出�175

    貳、行政規則之意義及其性質�178

    參、行政規則之時間效力�181

    肆、行政規則之變更與稅捐規避�203

    伍、不利人民之行政規則經司法院解釋違憲而變更,應准予溯及既往退稅�208

    陸、行政規則變更(有無包含過渡條款)之司法審查�209

    柒、結 語�212



    第七章 違憲解釋令函之適用問題

    壹、案 例�216

    貳、法務部見解�217

    參、解 析�218



    第八章 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

    壹、前 言�233

    貳、自由心證主義及其例外�233

    參、稅捐法定主義與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252

    肆、量能課稅原則與與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實質課稅原則�261

    伍、稽徵經濟原則與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264

    陸、中庸之道(利益均衡)與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267

    柒、老莊哲學之自然法思想的永續生存發展理念與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270

    捌、結 語�271



    第九章 暫時性行政處分──以德國立法例及學說實務見解為中心

    壹、問題之提出�274

    貳、一般行政法領域之暫時性處分�274

    參、稅法上暫時性行政處分�280

    肆、暫時性處分與行政訴訟法停止訴訟程序制度�292

    伍、結論及建議�293



    第十章 稅捐稽徵法第28條之適用範圍

    壹、概 說�300

    貳、申請退稅之要件�300

    參、適用類型�306

    肆、消滅時效�318

    伍、權利救濟�319

    陸、本條之類推適用�322

    柒、結 語�326



    第十一章 課稅處分之撤銷訴訟的程序標的

    壹、前 言�330

    貳、課稅處分之撤銷訴訟的程序標的�330

    參、結 語�349



    第十二章 稅務訴訟之爭點主義與總額主義

    壹、前 言�353

    貳、課稅處分撤銷訴訟之訴訟標的�355

    參、稅務訴訟上之「爭點主義」�368

    肆、爭點主義之利弊分析�379

    伍、稅務訴訟上之總額主義�381

    陸、爭點主義之檢討�394

    柒、結 語�399



    第十三章 稅務行政爭訟上之舉證責任相關問題之探討

    壹、舉證責任之概念�405

    貳、稅捐(本稅)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法則�407

    參、課稅資料之證據管領責任與證明程度減輕�411

    肆、行政處分之事實認定與其他法院裁判之關係�419

    伍、情況證明、表見證明(蓋然性推定)與推定�425

    陸、推計課稅與舉證責任�433

    柒、進貨未依規定取得憑證,應如何處理?�438

    捌、稅捐處罰法上舉證責任分配法則�446

    玖、結 語�450



    第十四章 稅法上暫時權利保護──課稅處分之暫時停止執行

    壹、問題之提出�454

    貳、實務見解�454

    參、國內學說見解�458

    肆、國外立法例及學說見解�459

    伍、檢討──結論�465



    第十五章 限制出境處分侵害人權之探討──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06號判決之評析

    壹、問題之提出�468

    貳、案例事實�469

    參、法院判決�472

    肆、評 析�475



    第十六章 違憲法規之解釋效力問題──兼論違憲法規限期失效,於過渡期間之效力問題

    壹、問題之提出�499

    貳、法規違憲之解釋效力類型�499

    參、德國法規違憲審查之效力模式�509

    肆、奧地利立法例之釋憲模式�519

    伍、違憲法規失效或限期失效後,於重新立法之過渡期間之處理模式�519

    陸、違憲法規限期失效,於過渡期間之效力之探討──以訴願審查為中心�524

    柒、違憲法規限期失效,行政法院如何適用法規?�528

    捌、結 論�533



    第二編 財政法篇



    第十七章 財政憲法的基本原則──從比較法的觀點探討


    壹、前 言�539

    貳、財政民主主義�540

    參、財政法定主義�544

    肆、財政健全主義�546

    伍、財政平等原則與社會國家原則�547

    陸、市場經濟友善及促進原則�548

    柒、狹義的財政憲法之各項原則�549

    捌、預算憲法之各項原則�564

    玖、公債憲法之基本原則�581

    拾、結 論�582



    第十八章 預算法之基本原理之探討

    壹、概 說�584

    貳、預算法之基本原理�588

    參、財政政策方向與新預算管制模式�610

    肆、結 論�614



    第十九章 特種基金預算制度之指導原則

    壹、概說:特種基金之設置之必要性�619

    貳、特種基金之種類及實施現況�620

    參、特種基金在財政憲法上之要求�625

    肆、特種基金設置之法律上管制�636

    伍、特種基金預算之營運管理原則�638

    陸、特種基金之合併及裁撤�647

    柒、特種基金制度之改革�648

    捌、結 語�649



    第二十章 公共債務法體系

    壹、問題之提出�653

    貳、公共債務之意義、種類及功能�653

    參、歐盟財政條約�665

    肆、公共債務法之基本價值原則�667

    伍、公共債務法之性質�682

    陸、地方公債之法制(地方債?制限):以日本立法例為例�683

    柒、我國公共債務法律制度�687

    捌、結 語�696



    第二十一章 地方財稅法制之現狀與未來改革方向

    壹、前 言�699

    貳、當前地方財稅法制之現狀�699

    參、當前地方財稅法制問題�725

    肆、地方財稅法制之改革方向�730

    伍、結 語�743



    第二十二章 地方課稅立法權之研討

    壹、概 說�747

    貳、地方稅自治條例主義及其限制�749

    參、地方課稅立法權的行使�762

    肆、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監督�776

    伍、結 論�779



    第二十三章 中央對於地方財政調整制度之探討

    壹、財政收支劃分理論概說�783

    貳、各地方稅收的分配�785

    參、政府間的財政調整制度�787

    肆、中央對於地方的財政調整制度的類型�796

    伍、財政調整應考慮的因素──財政能力與財政需要的衡量�802

    陸、現行財政收支劃分與財政調整制度之檢討�809

    柒、結 論�815





    三版序



      本書第三版以第二版內容為基礎,增加財政法篇有關特種基金之指導原則與公共債務法學體系兩篇文章部分,對於全書內容也配合法規以及相關資訊更新,並增補最新實務見解,期能符合最新法規及實務發展趨勢。



      本書關於稅法部分,可作為稅法總論之進階理論教材,對於各項議題研究更為全面而深入,對於稅法上重要原理進一步深入分析。本書關於財政法部分,則就財政法上重要議題,進行體系化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瞭解財政法上各項原理原則,以及相關財政法相關理論。



      我國財稅法學研究成果,相對於民刑法等傳統法學學科領域,仍明顯不足。期盼本書之出版,能對於提升我國財稅法學之研究水準,作出一點貢獻。

    ?
    作者 陳清秀 謹誌

    民國109年3月2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