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人生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解憂診療室,芸芸眾生苦,42個你會遇到的心理諮詢案例:孤獨、創傷、背叛、渴望愛與厭世。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9654852
王璽
大是文化
2020年6月01日
113.00 元
HK$ 96.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9654852
叢書系列:
Think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Think
分
類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同
類
書
推
薦
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5%的微改變,簡單有效的正念練習,提升自我調適能力,遠離疼痛、焦慮、壓力、憂鬱
《靈魂謀殺:亂倫與權勢性侵的創傷治療之路》
練習不孤單:臨床心理師教你5個陪伴元素,讓低潮時刻產生安定力量【限量親簽版】
練習不孤單:臨床心理師教你5個陪伴元素,讓低潮時刻產生安定力量
【英國生命線陪伴套書】(二冊):《陪傷心的人聊聊》+《陪每天的自己聊聊》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蒼蠅王 Lord of Flies
愛情詩賞--讀新詩串起的愛情故事
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微笑下隱藏的其實是不安!一個微笑憂鬱症患者寫給自己的和解之書
內
容
簡
介
解憂診療室,芸芸眾生相,42個你很可能也會遇到的、真實的心理諮詢故事
。
•「女兒20多歲了,不想結婚也不想戀愛。這算有病嗎?」
媽媽焦急的問。
•「我想早一點去死,因為沒有人需要我。」
正值青春年華的男孩,如此厭世。他的念頭絕非罕見案例。
•「想像你現在手上有一把槍,你想殺死誰?」
男人脫口而出:「我爸爸。」
「紅塵太苦了,我要出家。」
「我覺得我的媽媽還沒有長大。」
「我那麼愛他,為什麼他不愛我?」
「老師,你告訴我,我們之間,到底誰有問題……。」
歡迎來解憂診療室,撫慰你不被理解的
孤獨、創傷、背叛、失愛、焦躁、委屈與厭世。
作者王璽是資深心理諮詢師,
這本書蒐集了42個她與病患對話的真實故事,
看看那些別人的艱難時刻,你一定覺得似曾相似,
因為,一個人的症狀,往往是一個家庭的症狀,其中也有你的影子。
很多時候,我們會假裝自己很強大,逼著自己負重前行,
你的不快樂,其實是因為你不允許自己失敗、不允許脆弱、不允許跌倒。
所以,允許自己跌到谷底,只有掉到最絕望之處重新站立,最有力量。
.正能量,竟是讓你崩潰的第一步
一個女孩上門求助,老說自己房間有鬼?
男鬼還是女鬼?原來那個鬼是她自己,被怨氣憤怒壓抑的自己。
.所有關係都是越控制,越失序
一個遇事總沉默的男孩,有天突然跟父親大吵一架,還把爸爸推到牆角,
但事件過後竟變得成熟且開朗,連父母都嚇了一跳。
一個男孩,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男人?答案是,踩著父親的「屍體」(畏懼)長大。
•停下來的人生力量
孩子厭學、懼學,不想上學,一個母親脫口而出:「寧可你死,也要上學!」
怎麼辦?其實,回家,是一個人想退回的安全地方、自我保護的方法。
靜悄悄的蟄伏,其實在蓄積力氣與能量。爸媽請寬心等待。
•千不怕萬不怕,就怕成為普通人
一位執意要休學的北大學生說:「進了北大才知道,我自己什麼都不是……。」
難怪有人說,比死更可怕的是,發現自己很平凡,
接受自己努力過後還是很平凡,是我們與自己的最大和解。
42個人生故事,狠狠戳穿你的情緒,卸下你心中的委屈,
因為人生真的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
各界推薦
知名暢銷女作家�Sandy吳姍儒
知名YouTuber�SKimmy你的網路閨蜜
作家�P’s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
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媒體公司創辦人�黃山料
?
目
錄
推薦序一 如果你已經很努力,剩下的時間就用來擁抱自己�P’s
推薦序二 唯有理解人的懦弱,才是變得強大的開始�蔡宇哲
第一章?? ?
人生很難,你管不了世上的每一張嘴
正能量,竟是讓你崩潰的第一步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你的委曲求全,終究不值得
所有關係都是越控制,越失序
只要是發自你內心的選擇,逃避就有意義
「抱歉,我實在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拚命討好來的幸福,怎麼讓你笑得好苦
「對不起,我的媽媽還沒有長大。」
正常人與瘋子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你不肯原諒的,是自己有過「那些」念頭
「沒戲演」的小三,自己先下檔
不能對外發洩,那我就攻擊自己
逃離,比堅持到底更需要勇氣
番外篇一 心理諮詢師是幫人算命的嗎?
第二章?? ?
狠狠戳穿自己,卸下你心中的委屈
我那麼愛他,為什麼他卻不愛我?
太關注的後遺症,看什麼都不順眼
如果失眠可以說話,它到底在表達什麼?
「我不是替身。」
在你摔倒時,誰是那個托住你的人
無論大人怎麼掩飾,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
「一個人」的症狀,往往是「一個家庭」的症狀
初戀最美?是「蔡格尼克」效應搞的鬼
沒有辦法的選擇,就叫「生活」
所謂長大,就是真實的自我逐漸模糊
只能在想像中愛你
人生第一個三角關係,就是家庭
停下來的人生力量
番外篇二 沒什麼,就是想來看看你
第三章?? ?
哪怕什麼都做不了,也別對自己說「加油」
那些說不出口的願望,身體會幫我們表達
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價值
我們對家人的愛,有時只是閉嘴而已
你覺得很完美,別人卻覺得心很累
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越禁忌,越危險的「性」
你給的不是愛,是綁架
對自己不好的人,不可能對別人好
我一直以為,這世界是圍著我運轉的……
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把話聊死的
就一句話而已,你為什麼這麼生氣?
我遇到的主管都很糟糕
那些受虐兒後來怎麼了?
千不怕萬不怕,就怕成為普通人
番外篇三 你要堅信,茫茫人海終有懂你的人
?
序
序
心理諮詢師是幫人算命的嗎?
2004年深秋,時任某刊副總編輯的我去北京師範大學採訪心理專家沃建中教授,採訪結束後,他送我一個額外的福利:「如果妳個人有其他的問題也可以問我。」
適逢父親去世半年,那半年我一直頭暈、神思恍惚,難以從悲傷愧疚中走出來,便將此事告知沃教授,他深切的看著我:「想像現在妳就是妳的父親,看到女兒因為他的離去十分悲傷愧疚,他會對這個悲傷愧疚的女兒說些什麼?」我馬上進入角色,含淚說了很多很多,大意是:「妳能好好活下去就是對爸爸最好的愛和懷念。」
電光石火間,整個人突然輕鬆了,釋然了。此後再也沒頭暈過。
臨別時,沃教授對我說:「去考心理諮詢師證照吧,妳很適合當諮詢師。」
我很吃驚:「為什麼?」
他笑道:「就憑妳能說服我免費接受採訪。」
我說:「我不是科班出身。」
他說:「據我觀察,好多心理學教授也未必打得過民間高手。」
命運真的很神奇,冥冥中像有神的力量把我帶到這條道路,一路摸爬滾打、跌跌撞撞,其間酸甜苦辣自不必說。多年前終於正式進入心理機構掛牌執業,但半路出家的惶恐、深怕幫不到別人的心虛一直伴隨著我,使我不斷質疑當初的抉擇是否正確,直到某天一個深受強迫症困擾的男來訪者在諮詢中突然含淚對我說:「十年前我就曾徘徊在醫院心理科前,始終沒有勇氣走進去……。現在我很後悔,如果十年前我能面對自己的問題,就不會被折磨這麼多年了!」
療程結束後他再三誠摯向我表達謝意。隨著這樣的感謝越來越多,堅定了我的自信和這條路可以走下去的決心。
心理諮詢在亞洲是起步較晚的新興學科,在很多人心目中很神祕,曾有人問我:「你這工作是幫人算命嗎?」也有朋友好奇的問:「妳會不會知道我在想什麼,妳會研究我嗎?」令人哭笑不得。
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楊鳳池曾分享親身經歷。某次他接受北京電視臺採訪,頗有名氣的女主持人問了一個令他震驚的問題:「你們搞心理學的,如果看到身邊有人心理有問題,應該主動去幫他們解決吧?不然怎麼體現助人自助呢?」
楊教授反應奇快:「就好比我是一個牙醫,滿大街都是牙不好的人,我都主動走過去要求給人家拔牙補牙的話,人家肯定以為我瘋了。」
作為有血有肉的心理諮詢師,當看到身邊一些令人吃驚的事情時,內心並非不起波瀾。比如某天我在地鐵看到一個父親大聲責罵他的女兒,那女孩還是一臉稚氣背著書包的小學生。我在父親的罵聲中聽了個大概:剛參加完家長會,他被老師留下來談話了,說女兒表現不好,上課說話遞紙條,影響到別的同學。女孩試圖辯解,她的父親竟然開始搧她耳光,這一搧還沒完,女孩每說一句,當爹的就給一耳光。
彼時我能感覺到憤怒在心底升起,忍了又忍終於沒有去勸阻那位父親的行為,但我知道,這女孩將來有一天會坐在某個諮詢師面前,哭訴童年被父親當眾打罵的羞恥和被傷害的感覺。
唯一一次例外,是碰到一對情侶在大街上吵架,女的怒吼咆哮,男的木然呆立,束手無策。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本來已經從他們身邊走過,不知哪來的一股力量促使我轉過身去,走到那男子面前,對他說:「你去抱住她,什麼都不要說。」
一開始他有些半信半疑,我以目光鼓勵他,於是他真的走上前去,一把緊緊抱住那位憤怒的女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個先前母獅般狂吼的女子倒在他懷裡嚎啕大哭……。
心理諮詢有用嗎?當然有。一個小小的技巧,有時就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我本人就是心理諮詢的受益者,在不斷成長與整合中找到更好、更從容的自己,內心越來越堅定自信。從事這份工作多年,我周圍的人,包括家人和朋友也在潛移默化中受益,當然諮詢師絕不能給親朋好友做諮詢(除非你想破壞彼此的關係),但當他們遇到問題或困擾向我傾訴時,哪怕是幾句點撥也會管用。若遇到諮詢動機強烈的,我會建議他找我的同行建立諮訪關係。
有人說:「心理諮詢師本身就有很多問題。」
這話我贊同,同時會加以補充:世間所有人都有心理問題,區別只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去面對。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沒有心理問題的人,而是具有自覺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並積極想辦法解決的人,是有能力發展自我心理健康的人。
而心理諮詢師,是學會了解決心理問題並擁有積極轉化能力的專業助人者。我認為,鑑別一個合格心理師的標準至少應該是:他有沒有經歷過最深的絕望並從絕望中走出來,有沒有在經歷了許多對人性的失望後真正了解人性,以開闊的胸懷去包容、接納人性的光明與黑暗。
由於太多人對心理諮詢的不了解,對於自身發生的困境無法正確認知,一聽到心理兩個字就哆嗦,以為是世界末日。
我曾在醫院神內科見過被診斷為精神官能症的婦女滿地打滾哭得呼天搶地,大有逼著醫師把診斷推翻的架勢:「我不是精神病,我不是精神病啊!」怎麼跟她解釋精神病和精神官能症是兩個概念都聽不進去。
也有父母寧願讓孩子長年累月的吃藥,也不肯帶孩子做心理治療,他們的觀念裡,看心理醫生就說明精神有問題了,傳出去太沒面子,對面子的維護使他們選擇了忽略孩子的痛苦,其實孩子的問題越早面對效果越好。
隨著心理知識的普及,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透過心理諮詢來幫助自己和家人。我敬佩那些為了挽回瀕臨破碎的婚姻前來尋求心理幫助的夫妻,也敬佩為了厭學或網癮嚴重的孩子先來改變、調整自己的父母,還有為了探索、調整自我來做諮詢的來訪者,他們都是勇敢有力量的人。當人生遭遇種種危機的時候,能夠把危機化為轉機,給自己一個全新的出路。
一位來訪者對我說:「我從不避諱我在做心理諮詢,我還建議我身邊的朋友也透過諮詢幫助自己,解決困擾自己的問題。我覺得做諮詢就跟做美容一樣,定期清理一下,內心就不會囤積太多垃圾。」
前幾天,另一位來訪者對我說的話更是令人為之一振,她說:「在國外,一個人如果不做心理治療,反而會被視為異類。」
對心理諮詢師而言,沒有比這更令人感動的話了。
我們已經歷的生命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現在和未來。
願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得豐盛而自由!
推薦序
如果你已經很努力,剩下的時間就用來擁抱自己
作家�Ps
有時候你是不是會想,為什麼別人的人生能平步青雲,而你的卻滿地荊棘?我也是,這念頭就像海上的浮標,在我遇上迷茫時載浮載沉。
從年少到成年,每個階段都有細數不完的煩惱,課業到職場、人際關係與愛情,盤根錯節,最後都變成心頭上的結。煩惱之所以為煩惱,並不是完全束手無策,更多時候只是找不到辦法,或者羞於求救,只能一個人在裡頭繞圈,最後繞成惡性循環的輪迴。
曾經我也覺得自己心理生病了,在一場失戀之後。
我付出所有我能付出的,從真心到物質,我並不覺得自己有辜負對方什麼,可是我終究沒能留住那段關係。那時候的我,只想一個人躲在房間裡,負面的想法幾乎占滿我的思緒,我變得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刺激我的淚腺;我變得害怕人群,任何的言語都使我焦躁不安。而我身邊的人,也因為知曉我的情況而變得小心翼翼。即使我了解他們出於善意,可我卻只是不斷給自己莫名的壓力,責備自己的不爭氣,打亂了生活,也打擾了他人的平靜。
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好幾個禮拜,直到某天,一個完全不知道我正在經歷著什麼的朋友,若無其事的與我談笑風生。我和他說,這陣子因為失戀,我的狀況不太好,他只是爽朗的告訴我,他也剛失戀,難過了好幾天,但他對於這段關係已經問心無愧,所以只要一想到這樣,他便不覺得還要浪費時間悲傷。
他開朗的自白就像撥雲後照進的光,亮了整間房。
後來我才明白,人生的大小事,不過就是那四個字「盡力就好」。我們能力有限,無法盡善盡美,但如果已經很對得起自己,那又何必感到慚愧。
也許有時我們太在意結果,所以當不如預期中的答案公布時,內心的脆弱一不小心就會弄傷自己,而我們仍執意看著傷口,忽略了那一路過來的足跡,都是真切而踏實的存在。
人是很辛苦的,因為有思考,因為有情緒,那煩惱肯定堆積如山。人生很難,沒有誰可以過得簡單,而我們能做的,除了盡力,剩下的就是運氣。既然如此,與其花時間責怪自己,或者怨天尤人,不如給已經這麼努力的自己,一個溫柔的肯定。
有些傷痛我們習慣放在背後,久了就成為我們的影子,以為看著前方就能淡去,卻一生如影隨形。作者以諮詢師的專業與角度,寫下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可能存在著的種種艱難與困擾,也許是解答,又或者是路口的指標,但願你我都能在這本書裡,學會擁抱自己,從文字中得到療癒。
唯有理解人的懦弱,才是變得強大的開始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
以前剛開始念心理學的時候,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個心理師,當時心想可以用專業幫助人肯定是件有意義的事。等到實際接觸到臨床心理學後,我才知道,自己完全不適合當心理師,因為我總是聽到某些情境後就想要直接給建議,告訴別人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曾經聽某位心理師朋友提到:「即使是同樣的困擾,一百位個案會有超過一百種模樣。不只每個人都不一樣,隨著時間與空間變化也會有不同的模樣。」?? ?心理治療並不是單純在對症下藥,不是使用了某種治療法就能藥到病除,而是必須陪著個案從生命經驗中萃取出能量來,讓他有足夠的力量靠自己站起來。
一開始我不懂,為什麼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經驗可以獲得能量,不就是一些挫折、悲傷與難受的故事嗎?
隨著人生經驗的增加,我好像懂了一些,那就是當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並思考同一件事時,對生命的體悟是可以讓人生出能量的,尤其是那些跟自己生活有關的故事。
在閱讀《人生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這本書時,就有這種感覺。
作者寫了許多前來求助的個案故事,以文字將他們的感受與經歷化為生動的影像。然而,書中並沒有要談這些困境該怎麼處理、治療,只是透過助人者的思緒去理解這些人的困境,並看見當中的癥結。
至於解決方法,那並不是重點,身為讀者我並不用解決這些人的問題,只需要從生命片段中獲得成長的養分。
我特別喜歡其中一篇講述孤獨的故事,那讓我聯想到幾位朋友與學生,他們總表現得獨來獨往,認為自己不需要與其他人連結,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好。但相處久了之後就感覺得到,他們並不是不需要朋友,而是害怕自己不被需要,為了不讓這種恐懼浮現,乾脆就讓自己不要有機會面對。
曾有一位學生告訴我,他開始工作後覺得公司同事都很難相處,但又不得不一起合作。直到有一天突然想到:究竟是每個人都難相處,還是其實是自己的問題?他領悟到其實是自己在逃避改變,希望可以一直在安全的玻璃瓶裡。
在他們的成長經驗中,我看到這些人改變的契機,都是來自於看見自己內心的脆弱。
我常常提醒自己,也會跟一些學生聊,不要只注意自己很棒的那一面,更需要去正視內心黑暗、脆弱與不願面對的部分。
因為唯有理解人的懦弱後,才是變得強大的開始。
(本文作者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在泛科學、幼獅少年、國語日報科學版等擔任專欄作者,同時也經營Podcast「哇賽心理學」。著有《神奇的心理學》、《哇賽!心理學》、《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12星座超人氣職場寶典:前進職場,工作大贏家
2.
12星座超人氣職場寶典-前進職場,工作大贏家
3.
罵人有技巧:機智書
4.
0001. 前進職場,工作大贏家
5.
0006. 機智書
6.
0019. 人生智慧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