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儒行與禮典:《孔子家語》思想探究

儒行與禮典:《孔子家語》思想探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83359
徐其寧
萬卷樓
2020年4月01日
220.00  元
HK$ 187  






ISBN:9789864783359
  • 叢書系列:漢學研究叢書.文史新視界叢刊
  • 規格:平裝 / 472頁 / 17 x 23 x 2.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漢學研究叢書.文史新視界叢刊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本書主要研究《孔子家語》之思想,試圖從思想之尺度,重新釐定《孔子家語》之學術定位,並釐清其成書爭議。經由後人整編的《孔子家語》,文獻上雖有先秦的源頭,但思想卻呈顯出漢末士風精神。全書核心由「禮」貫穿,從冠、婚至吉凶喪葬終始制禮制,具有「禮典」意涵。其所論禮制事例,無論是墓葬制度或服術原則,都有尚情的傾向,若干事例甚且為魏晉重要禮議問題。在思想上,《孔子家語》強調全身自保,藉由道家戒滿損益的觀點,建構全身、成己的安身之論。因此《孔子家語》就是一本以孔子之言,提點士人、國家的禮儀之作。是書成書雖晚,但當中文獻多可見於先秦兩漢傳世典籍,因此,是書之學術價值當在保全儒門言語行誼,以供後世參考。對儒學來說,這批孔門事語,恰可補原始儒家論述之不足,而為重建先秦儒家之資。


     





    如蝶振翼──《文史新視界叢刊》總序一 車行健 1

    總序二 劉芝慶、邱偉雲 5

    林序 林聰舜 9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孔子家語》研究述評 1

    一 〈家語序〉所論《家語》流傳與成書問題 6

    二 傳世文獻視野下的《家語》流傳脈絡 12

    三 《家語》刊刻、傳錄情形 17

    第二節 「孔子家語」概念與《孔子家語》本義 2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8

    附錄部分 48



    第二章 損益與成身之道:禮的個人立身之說 71

    第一節 損益之道與成己之說 73

    一 損益與安身 73

    二 克己誡慎與成己之說 82

    第二節 困厄論述與全身思維 88

    一 困厄與志節 90

    二 處「下」之道與道德困境 96

    三 士之自覺與屈節論述 100

    第三節 安身與尊親 108

    一 立身以親 108

    二 孝道尊親與成身 113



    第三章 動循禮度:《孔子家語》中的容禮與威儀 117

    第一節 威儀觀的建立 117

    一 知禮:禮容的掌握與禮精神的展現 120

    二 容禮與國運 129

    三 士容與國家威儀 133

    第二節 儒行與禮容 135

    一 儒行與禮容 135

    二 儒儀與禮文 148

    三 士儀與官法 152

    第三節 禮容與成己 158



    第四章 喪祭之紀:《孔子家語》中的喪禮論述 163

    第一節 葬禮儀節 164

    一 葬禮總論與仁德之意 166

    二 哀戚之本:尚「情」為主的墓葬制度 174

    三 墓制 177

    四 葬後之祭儀 181

    第二節 服術制度 189

    一 親親之論 192

    二 尊尊 207

    三 名服 215

    四 出入議題:兄弟姊妹 216

    五 殤服 222

    六 從服 223

    第三節 居喪持守論 225

    一 一般性的儀節持守 226

    二 喪服變除、受服議題 231

    三 奪情起復:奪服事例討論 238

    四 問弔禮制 243



    第五章 皇權與郊廟禮制:《孔子家語》中的郊廟論述 255

    第一節 尊尊與功德:《孔子家語》廟制論 255

    一 廟制本義 258

    二 祭享問題討論:尊尊與功德原則 268

    三 廟災記載及其意涵 273

    第二節 郊禮體系與尊君意涵 276

    一 郊義 280

    二 郊禮之禮容:禮器、祭法與禁忌 289

    三 郊祀與宗法:祭天以祖配論 294

    四 《家語》郊祀禮論意涵 296

    第三節 天道本源之論:五帝之論與天道思想 297

    一 天道至上神:太一神 298

    二 五帝論 303



    第六章 以禮運政:《孔子家語》中的政治思想 321

    第一節 《家語》禮典論述中的國家禮制 321

    一 禮政範疇:治國九經說與《家語》「禮運」範疇論 323

    二 以禮治政:禮學論述中的君權思想 327

    三 禮運運行原則:禮儀與治國指導原則 332

    四 建構霸業,文武兼備 335

    第二節 威德並行:刑政與禮治 341

    一 《家語》所論刑治之效 341

    二 刑法的禁止範疇 348

    三 「刑法」的禮典論述 350

    第三節 職官體系與尚賢政治 356

    一 《家語》中的職官體制意識論 357

    二 重賢尚齒思想與王道政治 360

    三 宗法與政法之衝突:宗室與公族的衝突 368



    第七章 結論:《孔子家語》之學術定位 381

    一 損益與成身之道:禮的個人立身之說 385

    二 動循禮度:《孔子家語》中的容禮與威儀觀 386

    三 喪祭之紀:《孔子家語》中的喪禮論述 386

    四 皇權與郊廟禮制:《孔子家語》中的郊廟論述 387

    五 以禮運政:《孔子家語》的政治思想 387



    附錄 孔子之教:《說苑》、《新序》所輯孔門事語之漢代政教意涵 391

    一 前言 391

    二 《說苑》、《新序》的編撰意義 394

    三 無為之治與尚賢精神 398

    四 君臣分際 401

    五 孝道精神 404

    六 明禮以博學 409

    七 志節 414

    八 養身敬慎之論 416

    九 結論:《說苑》、《新序》中的政教藍圖 423

    參考書目 425

    索引 443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