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漫畫李梅樹:清水祖師廟緣起

漫畫李梅樹:清水祖師廟緣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080594
遠足文化
2020年4月29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865080594
  • 叢書系列:不歸類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不歸類


  • 漫畫 > 歷史/戰役











    以漫畫述說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漫畫李梅樹》敘述李梅樹籌錢蓋廟的故事,並帶出三峽清水祖師廟的歷史背景。1947年,畫家李梅樹開始主導重修三峽清水祖師廟,歷時36年。他對其建築與設計頗下苦心,祖師廟因此名噪一時,甚至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



      漫畫故事設定李梅樹擔任祖師廟重建的主任委員,為三峽祖師廟奉獻與設計,融合傳統歷史、文化和寺廟藝術的廟宇,同時因其本身的西畫素養,祖師廟加入了西洋美術的色彩。這個工程自1947年開始,以傳統施工方式整建廟宇,至今仍在進行中。



      《漫畫李梅樹》除了探索李梅樹主導重修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心路歷程,漫畫也結合地理背景的建築「三峽祖師廟」,運用廟宇中的五門三殿式、石柱、木雕、壁雕、石雕及彩繪等藝術精華,生動地講述李梅樹與祖師廟的故事,讓讀者產生共鳴與連結。



    ?


     





    【序文】

    推薦序 漫畫裡的憨樹精神�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

    計畫序 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談台灣現代繪畫與漫畫原生化的關係�羅禾淋



    【漫畫】

    第一章「已經這麼舊了嗎?」

    第二章「老師真的深愛著三峽呢!」

    第三章「藝術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卷末企畫】

    精緻藝術的公共性實踐:以李梅樹的三峽祖師廟修建之路為例

    創作幕後:漫畫與現實之間

    李梅樹漫畫出版計畫日後談:漫畫需要藝術,或是藝術需要漫畫?





    ?









    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談台灣現代繪畫與漫畫原生化的關係

    羅禾淋



      關於原生化




      在2020年的當下,台灣漫畫「原生化」運動仍然持續著,其溯及2012年漫畫從行政院新聞局正式轉移到文化部(當時為文建會)管轄,漫畫終於成為台灣「文化藝術」最為重要的部分。回顧台灣漫畫的發展,受日本殖民時期影響深遠,包含日本在小學校教育上使用的連環圖,或生活中的新聞報紙、雜誌廣告,漫畫成為圖像創作者「評論時事」最好的方式,因此台灣漫畫迅速成長。但受限於「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本土讀者在近15年間只能片面閱讀無版權的日本漫畫,也因此日治時期創作技法上的影響,到了戰後因國民政府時期實施漫畫審查制度,而影響了讀者的需求,整個漫畫產業也紛紛轉而跟隨日本漫畫的風潮前進,在往後的數年間,台灣漫畫一直都壟罩著揮之不去日本漫畫的幽靈。   



      這種情況就如同1950年代的日本漫畫,因戰爭的原因接受了大量的美國文化的影響與挪用,日本也花了將近40年的時間讓漫畫原生成本土的文化。不過台灣目前的情況與當時的日本完全無法類比,在時空背景的落差之下,當今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電腦數位化與網路的普及,讀者可以平行的接受全世界的資訊,也因此台灣的原生化將會是複雜又緩慢的難題。



      從上述可知,目前台灣漫畫仍處於脫離日本漫畫幽靈的過程中,與日本漫畫相比,在讀者群眾數量無優勢的現階段,「原生化」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好好地述說「台灣發生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把台灣的人、事、時、地、事等最基本的史料,透過漫畫上面的編撰與創意,加入漫畫創作者的巧思,成為一本有趣的漫畫,並且可以流傳下去。其實這樣就夠了,要像日本漫畫風行全世界成為潮流,這不會是現階段的任務。在這些考量之下,「李梅樹」就是一個非常棒的故事題材,也很適合發揮,包含李梅樹多元的身分、三峽在地的人文風景、藝術史上的引用等,如果看完一本漫畫就能瞭解一個人、想去一個地方觀看,甚至可以讀懂台灣藝術史,這難道不是一本最棒的漫畫嗎?



      藝術與漫畫中的堅持



      如同台灣漫畫與日本,台灣藝術史也深受日本殖民的影響,在日治時期文學藝術繪畫幾乎是緊密不分,而漫畫的「大眾繪畫與插畫」就是藝術繪畫與文學文字中間的橋梁。在李梅樹學畫的過程中也可看到連環圖或漫畫的影子,早年李梅樹的繪畫是從三峽祖師廟的廟宇彩繪臨摹開始,其圖像線條就如同漫畫的形式,而後李梅樹到日本東京美術學校求學,師承外光寫實的岡田三郎助磨練繪畫的技法,使得李梅樹成為台灣鄉村寫實最重要的畫家。



      當時的日本正受到美國野獸派繪畫風潮的影響,普普與抽像正是當時藝術的流行表現。相較之下,李梅樹選擇寫實工筆,在當時的藝術環境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但他卻選擇最耗時費力還不被潮流順向的道路。由此可知,李梅樹從小臨摹三峽祖師廟彩繪時,受到廟宇的工藝師「匠人精神」的影響深遠,此影響在李梅樹參與整修三峽祖師廟時對工藝雕塑、繪畫及工班、工藝師的嚴厲要求有跡可循。其實李梅樹的精神正是目前台灣精神的一種展現,就算小眾冷門也不隨波逐流,只為了堅持一件事情做到最好,這種匠人精神是台灣漫畫目前正在走的道路,原生化不一定要接受市場,也不是有市場才是勝者,更不是沒市場就是敗者,先有自己的特色才是目前最重要的過程。



      漫畫如何成為新的教科書



      李梅樹在台灣藝術史有重要的影響,除了本身的創作成就外,從政與修廟使他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除此之外,他也擔任三所大學美術、雕塑專科系所的教授,在台灣藝術教育上有卓越貢獻。他在台灣現代藝術史佔有一席之地,如果此漫畫是一本藝術史,要如何成為一本藝術史?這也是此計畫一開始就在思考的問題,即史料與漫畫之間的關係。



      傳統的歷史漫畫重視史料的正確性與資訊的完整度,因此圖少字多是很常見的一種方式。然而,這無法被讀者當成一個故事,要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談一件事情,並且把事情「談好」,改編的方式與觀點是歷史漫畫成為一般大眾漫畫的關鍵,因此本計畫的漫畫家邀請畫工優異、編劇幽默度上又極為厲害的咖哩東,在改編上使用了虛實整合的編劇方式,讓史料有一定的正確性,再加入合理的虛構人物與情節,便可以讓故事有畫龍點睛的趣味度。雖然以結果來看,這本漫畫並不是正確的歷史漫畫,不過我希望能引起讀者對於李梅樹的關注,至於要不要深入瞭解,就是引起興趣後的第二步驟了。這個邏輯就好比台灣人很熟悉《新選組》,而日本人卻熟悉《三國志》一樣。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