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搜索、扣押及受律師協助權

搜索、扣押及受律師協助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2387
李榮耕
元照出版
2020年4月01日
140.00  元
HK$ 126  






ISBN:9789575112387
  • 叢書系列:刑事實體法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刑事實體法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刑事法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完成與刑事程序法相關的論文,共十二篇,涵蓋了作者學習及研究上一直都很感興趣的搜索扣押,以及審判程序中幾個重要議題(如受妥速審判的權利及最高法院的審判規則)。此外,也試著處理了幾個與證據法及受律師協助權相關的爭議。在論文中以嚴謹的推論及分析,指出問題的所在,並提出規範或解釋上的建議。期盼這樣的努力,對於學界及實務可以有所助益。


     





    序 言



    • 拘提及緊急搜索

    壹、前 言�1

    貳、搜索與拘提的權利侵害及相當理由�3

    參、為執行拘票所為之無令狀搜索�5

    一、進入第三人處所�6

    二、進入犯罪嫌疑人之處所�11

    三、第三人之處所或犯罪嫌疑人之處所的判斷�16

    四、「有理由可信」的標準�18

    肆、分析及討論�20

    一、以拘捕為目的所進行的緊急搜索�21

    二、進入到第三人處所中進行拘提�27

    三、進入到應受拘提人處所中進行拘提�28

    四、我國刑訴法的解釋及適用�34

    伍、結 論�46



    • 臨檢與搜索

    壹、本案事實�49

    貳、爭 點�49

    參、判決理由�50

    肆、評 析�51

    一、臨檢的性質及其發動的實質要件�51

    二、就場所執行之臨檢(臨場檢查)�54

    三、美國法制及司法實務判決�54

    四、本案簡評�56



    • 簡評新制定之刑事妥速審判法──以美國法制為比較

    壹、前 言�61

    貳、美國聯邦速審法制�62

    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相關判決�62

    二、美國聯邦速審法�74

    三、小 結�78

    參、我國之「刑事妥速審判法」�78

    一、概 說�79

    二、羈押期間的限制�80

    三、侵害速審權的刑度酌減聲請權�81

    四、上訴之限制規定�84

    肆、比較及討論�86

    一、我國與美國速審法制之異同及其原因�87

    二、速審法中羈押期間之限制與刑訴法規定之互動�90

    三、是否侵害被告速審權之判斷基準�91

    四、侵害被告速審權的救濟�92

    五、不盡妥適的期間規定�95

    六、欠缺更為宏觀的立法設計�96

    伍、結? 語�99



    • 初探最高法院之案件受理規範及言詞辯論──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法制為比較對象

    壹、前 言�103

    貳、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相關法制�104

    一、聯邦最高法院受理案件權限之發展�105

    二、現行聯邦最高法院受理案件之裁量權限�108

    三、聯邦最高法院受理上訴與否的審查程序�109

    四、命提出答辯書程序及請求提供意見程序�111

    五、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言詞辯論規則�113

    參、我國最高法院之相關規定及運作情形�114

    一、上訴第三審的要件�115

    二、最高法院受理上訴案件情形�116

    三、最高法院的言詞辯論�116

    肆、比較分析及討論�117

    一、言詞辯論之重要性�117

    二、我國最高法院幾乎不行言詞辯論的原因�118

    三、現行刑訴法相關規定的缺失�122

    四、具體建議�123

    伍、結? 論�126



    • 初探證據關聯性之要求

    壹、前 言�129

    貳、關聯性(法則)之意涵及判斷�130

    一、概 說�130

    二、重要性�131

    三、證明價值(probative value)�133

    四、關聯性及證明力之不同�137

    參、具關聯性證據之排除�139

    一、美國聯邦憲法及聯邦法規�139

    二、一般性法則──利益衡量(the balancing test)�140

    三、得以證明同一待證事實之證據�145

    四、直接證據(direct evidence)、間接證據(circumstantial evidence)與證據之關聯性�146

    五、上級法院的審查基準�148

    六、關聯性法則及美國聯邦憲法間之關係�149

    七、類似觀念的比較�150

    肆、我國法制中證據關聯性之要求�151

    一、於現行刑訴法中的依據�151

    二、我國現行實務的立場�153

    伍、結 論�154



    • 證人的據實陳述及對其之告知義務──簡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925號刑事判決

    壹、本案事實�157

    貳、爭 點�158

    參、判決及其理由�158

    肆、評 析�159

    一、不自證己罪(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159

    二、證人之拒絕證言權�163

    三、對於證人的告知義務及違反的法律效果�164

    伍、本案判決簡評�165



    • 傳聞證據之認定──最高法院99年台上字第408號刑事判決

    壹、本案事實�169

    貳、爭 點�169

    參、判決理由�170

    肆、評 析�170

    一、排除傳聞證據的原因�170

    二、何謂「傳聞」?�173

    三、本案簡評�176



    • 受拘捕犯罪嫌疑人於訊問中之受辯護權

    壹、前 言�179

    貳、偵查中的受辯護權�182

    一、釋字第654號等解釋�182

    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判決�184

    三、小 結�189

    參、修正後相關規定之討論及建議�191

    一、原刑訴法第34條之規定�192

    二、修正後之相關規定�192

    三、新修正規定可能產生的疑義�194

    肆、結 論�204



    • 拒絕證言告知義務之違反及其法律效果──簡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952號判決

    壹、事實摘要及被告主張�207

    貳、爭 點�208

    參、判決要旨�208

    肆、判決簡評�209

    一、不自證己罪權利(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之意涵�210

    二、權利告知�211

    三、本案中之爭議�213

    伍、結 論�217



    • Gideon’s Trumpet被告的受有效辯護權

    壹、前 言�219

    貳、受律師辯護權(The right to counsel)�220

    一、釋字第396號解釋�220

    二、最高法院的相關判決�221

    三、美國聯邦判決的參考�222

    四、正當法律程序及受辯護權�224

    參、我國最高法院對受律師有效協助權(The right to effective assistance of counsel)的判決分析�226

    一、相關判決�227

    二、最高法院的基本立場�233

    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相關判決�238

    一、從指定辯護到全面承認�238

    二、無效的辯護協助(Ineffective assistance)的類型及審查基準�239

    伍、比較及討論�255

    一、刑訴法第379條第7款與推定無效(presumptive ineffectiveness)�255

    二、刑訴法第380條與個案審查�260

    三、小 結�262

    陸、結 論�263



    • 論搜索時的拘留在場人及其他必要處分

    壹、前 言�265

    貳、搜索時拘留處分的理論基礎�267

    一、Summer案涉及的事實及其所揭櫫的理由�267

    二、Muehler案:Summer案理論的再度肯認�272

    參、比較及討論�276

    一、搜索時的拘留處分所得促進的執法利益�276

    二、搜索時的拘留處分的依據�277

    三、拘留在場人的前提:合法搜索�279

    肆、搜索時所得為之必要處分及其界線�281

    一、原則:個案具體判斷�281

    二、所得使用的手段�282

    三、所得拘留的時間�284

    四、在公眾得出入的場所進行搜索�285

    五、被告及辯護人的在場權�287

    伍、我國實務運作之分析及討論�288

    一、搜索在場人身體�288

    二、使用強制力禁止在場人員離去�290

    三、使用手銬限制在場人的自由�291

    陸、結 論�293



    • Yes, I do!──同意搜索與第三人同意搜索

    壹、前 言�295

    貳、隱私權是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296

    一、隱私權在憲法上的依據�296

    二、以搜索侵害隱私權的憲法限制�298

    參、同意搜索的理論基礎�301

    肆、同意搜索的要件及相關實務判決�305

    一、同意搜索筆錄的效力�305

    二、同意的自願性的判斷�307

    伍、第三人同意搜索�312

    一、有權限人的同意�313

    二、表現權限�318

    陸、共同權限人間意見不一致(Disputed-Consent)�321

    一、美國的早期判決�322

    二、Georgia v. Randolph案�323

    三、Randolph案中Roberts大法官的不同意見�324

    四、本文看法�326

    柒、結 論�330

    ?





    序言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彼得前書五章第7節



      這本書收錄我過去以刑事訴訟法為議題所發表的幾篇論文,因著濫竽在法學院的教學及研究,期許自己可以持續不斷地探索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議題,所以大膽地將這本書放在「刑事程序法研究??」。書名定為「搜索、扣押及受律師協助權」,是因為這本書中分析了幾個在刑事程序中,國家為了偵查或審判,限制相對人隱私或財產權益的議題,以及在程序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受律師協助權。雖然在2001年後,搜索扣押改採令狀原則,而連帶有著大幅的修正,受律師協助權也因為釋字及法律的修改,有了更為完整的規範,但如此基礎且重要的法制,還是需要有更多相關及基本的研究。是故,我以師長們所累積的豐碩成果為基礎,探究了幾個與之相關的題目,分析現行條文規範上的問題、實務運作上可能有的疑義,比較法制上可供參考的地方,以及解釋適用或是修正上的建議。我在這幾篇論文的基本想法是,搜索,除了是對於財產權利的侵害外,也影響到了相對人的隱私,所以在判斷國家機關的行為是否構成搜索時,必須要審酌其是否侵害了人們的合理隱私期待。此外,在形成強制處分的規範時,重點在其所影響到的權利為何及其強度,所以名義為何或執行機關為何,並不是重點。另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應受有實質有效的受律師協助權,律師在刑事程序中,不應只是一個可有可無,或是為表程序公正的裝飾品而已。在這段時間中所寫作,與其他刑事程序相關的論文,也一併收錄在這本書當中,是過往的研究所留下的足跡。部分書中所涉及到的條文,已經有所修正,在論文也都有所標示。仍然將這些文章放在書中,為的是記錄下刑事程序法的今昔,也讓自己知道今後仍有很大的努力及學習的空間。



      在法律領域中待得越久,越是更深地感覺到,無論人如何努力,所制定的法律對於所企求的美或善,是完全的無能為力,但也越深地知道,心中渴望著一幅圖畫,當中有難以言說的公平、正義、憐憫及慈愛。這當中的落差,將我的目光帶往了天上的神,也讓我心中充滿了喜樂及盼望。如果這本書對於刑事程序的進步上,能有些許幫助,都要感謝深愛著世人的這位神。唯願祂得著一切當得的榮耀。SDG.

    ?
    李榮耕

    主後2020年3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