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稅法各論(上)

稅法各論(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2905
陳清秀
元照出版
2020年4月01日
267.00  元
HK$ 240.3  






ISBN:9789575112905
  • 叢書系列:財稅法律
  • 規格:平裝 / 808頁 / 17 x 23 x 3.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財稅法律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財經法











      一、本書對於所得稅法及營業稅法進行理論體系分析探討,可使讀者理解各項稅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背後之基本法理,並培養讀者解決稅法問題之能力。



      二、本書可作為大學講授稅法教科書,亦可供法官、律師及實務界人士辦案之參考,並可作為準備國家考試稅法科目之參考用書,具有理論及實用價值。



    編輯推薦



      稅法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實務上重要爭議之一,而稅法領域既多廣而專業,因而延伸出許多複雜之爭點,值得讀者深入探討研讀。本書將針對所得稅法及營業稅法進行理論體系分析探討,包括夫妻合併申報課稅改善方案正式施行、新增房地合一課稅制度以及證券交易所得課稅等法規修正事項,循序從概說、罰則類型、構成要件、事實認定與免罰事由等等逐步進行詳細的講解及討論,另外亦於書中納入當前國內愈發重要之環境租稅問題、稅捐扣繳法律關係、加值型營業稅、關係企業間之連結稅制以及藍色申報制度等內容,可使讀者理解各項稅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背後之基本法理,並培養讀者解決稅法問題之能力。



    必讀推薦



      1.書末附有稅法各論之期中與期末模擬試題,編纂細緻完整,有助於練習答題與觀念釐清!



      2.本書可作為大學講授稅法教科書,亦可供法官、律師及實務界人士辦案之參考,並可作為準備國家考試稅法科目之參考用書,具有理論及實用價值。


     





    三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導 論

    壹、稅捐種類的建制原則�1

    貳、對於所得及財產的課稅�10

    參、對於所得及財產之使用的課稅�26

    肆、特別社會目的稅�33



    第二章 個人綜合所得稅

    第一節 概 說�39

    壹、前 言�39

    貳、所得稅法修正沿革�39

    第二節 稅捐主體:納稅義務人�46

    壹、自然人:個人�46

    貳、課稅單位�50

    第三節 所得稅之稅捐客體�57

    壹、所得之概念�57

    貳、課稅所得之問題�63

    參、境內來源所得與境外來源所得�71

    第四節 稅捐客體之歸屬�84

    壹、所得之主體歸屬�85

    貳、所得的歸屬年度之判斷原則�103

    第五節 稅基:課稅所得之計算�113

    壹、年度課稅原則�113

    貳、客觀的淨額所得原則�116

    參、各類所得之計算�142

    肆、損益通算�211

    伍、個人損失之跨年度扣除�214

    陸、主觀的淨額所得之原則:個人及家庭生活費所需所得不課稅原則�215

    柒、物價變動與實價課稅�233

    第六節 稅 率�236

    壹、綜合所得,累進稅率制度�236

    貳、分開計稅�237

    第七節 減 免�238

    壹、所得稅法第4條有關免徵所得稅規定�238

    貳、重購自用住宅之稅額扣抵�243

    第八節 稽徵程序�244

    壹、結算申報�244

    貳、扣 繳�245

    參、核 定�259



    第三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

    第一節 納稅義務人�261

    壹、營利事業�261

    貳、公益團體�265

    第二節 所得歸屬年度之判斷:收益、費用之認列基準�266

    壹、收益之認列基準�266

    貳、成本費用與損失之認列基準�280

    參、成本費用與收益對應原則�286

    第三節 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288

    壹、概 說�288

    貳、收入的計算�293

    參、成本費用的計算�309

    肆、隱藏的盈餘分配�374

    伍、特殊行業之所得計算方式�383

    陸、概算所得�386

    第四節 稅 率�389

    第五節 兩稅合一制度及其廢止�389

    壹、法人獨立課稅之法理�389

    貳、兩稅合一之立法理由�390

    參、2014年財政健全方案,修正「完全設算扣抵制」為「部分設算扣抵制」�392

    肆、2018年所得稅制優化方案,廢除兩稅合一制度,改採股利所得課稅新制�398

    伍、未分配盈餘之課稅�399

    陸、不合常規之股權移轉調整補稅或一併處罰�408

    第六節 有限合夥法人之課稅�416

    壹、前 言�416

    貳、有限合夥組織之特殊性�417

    參、有限合夥法人之課稅�419

    第七節 公益慈善機關團體所得之免稅與課稅�430

    壹、概 說�430

    貳、公益團體免稅適用標準�431

    參、公益團體所得額之計算及查核�438

    肆、宗教團體之免稅�439

    伍、祭祀公業應否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441

    第八節 國際租稅�441

    壹、概 說�441

    貳、雙重課稅之排除�449

    參、對於非居住者及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課稅�459

    肆、對於利用租稅天堂避稅的防制對策�463

    伍、移轉訂價稅制�472

    陸、跨國關係企業費用分攤稅制�483

    柒、過少資本稅制�488

    第九節 電子商務交易所得之課稅�498

    壹、電子商務交易之意義�498

    貳、電子商務交易之課稅原則�500

    參、電子商務交易所得之課稅�502

    第十節 稽徵程序及處罰�525

    壹、暫 繳�525

    貳、結算申報�527

    參、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533

    肆、調 查�534

    伍、核 定�535

    陸、罰 則�535



    第四章 所得基本稅額制度

    壹、概 說�539

    貳、基本稅額�539

    參、適用範圍�540

    肆、營利事業基本稅額�543

    伍、個人之基本稅額�548

    陸、基本稅額之申報�556

    柒、過渡期間之補救措施�559



    第五章 營業稅法

    第一節 稅捐主體與稅捐客體�561

    壹、概 說�561

    貳、稅捐主體�567

    參、稅捐客體�578

    第二節 稅捐客體的歸屬、稅基與稅率�615

    壹、稅捐客體的歸屬�615

    貳、稅 基�629

    參、稅 率�648

    肆、進項稅額�658

    伍、稽徵程序�679

    第三節 營業稅法之罰則體系�693

    壹、概 說�693

    貳、營業稅法上罰則類型�696

    參、漏稅罰之處罰要件�704

    肆、一行為不二罰�716

    伍、違章事實之認定與舉證責任�722

    陸、漏稅罰之免罰�731

    柒、逃漏稅行為之類型�732

    捌、處罰程序保障�741

    玖、結論:建議�742



    參考文獻�745



    附 錄

    一、稅法各論期中考試模擬試題�759

    二、稅法各論期末考模擬試題�767

    三、歷屆國家考試稅法考古題�775









      稅法學研究,近年來蓬勃發展,不斷有許多新學者專家加入研究行列,而逐漸呈現豐碩研究成果。加上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財政部及各級稽徵機關課稅觀念也開始重視納稅者權益保護,以確保課稅合法性與合理性,實現稅捐正義,尤其近年來行政法院落實租稅法理之優良裁判也大量增加,對於促進我國現代稅捐法治之革新,著有貢獻,整體稅捐法治朝向合理化發展方向,值得財稅法學界肯定。



      然而,我國稅捐法制仍存在不少爭議問題,如何合理解決,仍需要各界集思廣益,尤其有賴財稅法學者專家繼續研究,甚至必須借助於國外進步國家租稅法制與判例學說理論,以掌握其中課稅法理及正當性,才能實行「良法善治」,保障納稅者權益,實現稅捐正義。



      本書即主要參考德國、日本(乃至部分美國)稅捐立法例及其判例學說理論,以系統化方式,體系解析國內稅法問題,期能幫助初學稅法者有效能的研究稅法,掌握其中之理論精華。



      本書研究方法論,一方面採取法理學之「價值法學理論」,探討課稅正當性,同時採取「自然法學」立場,從事件本質的合理性(課稅之道理或事理),分析稅法問題。最後從「利益法學理論」觀點,進行徵納雙方之利益衡量,期能兼顧徵納雙方利益,公正課稅。此即作者主張之「王道法學理論」研究方法(「天、地、人」三合一之研究方法)(參見作者著,法理學,第二版,2018年)。

    本書於2016年2月第二版出版後,所得稅法以及營業稅法均有相當大幅度之修正,相關解釋函令亦有大量更新,包括薪資所得課稅新制、營利所得課稅、有限合夥課稅、國際租稅課稅問題、電子商務課稅等重大課稅問題,均有重大變革,為能配合最新法令內容,並豐富其相關理論,爰進行修正補充。



      本書內容仍有繼續精進空間,相關參考文獻仍可繼續補充,且校對上不周延之處,在所難免,留待日後繼續改善,謹請各方賢達及稅法學愛好者共同雅正。


    陳清秀? 謹識

    2020年2月13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