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法理學

法理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2912
元照出版
2020年3月01日
227.00  元
HK$ 204.3  






ISBN:9789575112912
  • 叢書系列:法律學習研究.基礎法學-法理學
  • 規格:平裝 / 624頁 / 17 x 23 x 3.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法律學習研究.基礎法學-法理學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總論











      一、本書涵蓋法理學重要課題,包括法律的一般理論,法律哲學以及法學方法論等,內容包括法制史,自然法學、利益法學、詮釋法學理論、法實證主義、正義理論、法律與道德、宗教、文化之關係,法的體系、比較法研究、法律事實、法律解釋與漏洞補充以及立法學、政策法學等。



      二、本書可供研究法理學之教科書使用,亦可作為實務上研究法律之方法論參考。是研究基礎法學領域之重要典籍。


     





    序 言�陳清秀



    第一章 法律之概念�張文郁

     壹、何謂法律?�1

     貳、法的存在基礎�2

     參、結 語�20



    第二章 法史與法理之間──法史學的存在價值與研究方法�黃源盛

     壹、引 言�23

     貳、法史學的學科性質及其研究對象�24

     參、法史學存在的當代價值�30

     肆、法史學的研究取向與方法�35

     伍、結 語�46



    第三章 法與道德──以「契約必須遵守」為例�高文琦

     壹、前 言�49

     貳、法與道德之關係概說�50

     參、「契約必須遵守」原則�55

     肆、結 語�71



    第四章 法律與宗教�蔡志方

     壹、問題之提出�73

     貳、宗教作為實質意義之法律體系�75

     參、宗教等同於法律(宗教法律同質論)�79

     肆、宗教與世俗法律間之關係(宗教法律異質論)�80

     伍、無神論者之宗教�83

     陸、一神論宗教與無神論宗教下之宗教法�85

     柒、愛作為宗教之最高思想與法規範原則�100

     捌、結 論�101



    第五章 法律與文化�楊奕華

     壹、前言:從人本的觀點談起�103

     貳、文化內涵之剖析�103

     參、法律與文化之開展�106

     肆、中西法律文化之比較�109

     伍、真善美與法之臻境�113

     陸、情愛之人生歷程�116

     柒、教育之於法律與文化�118

     捌、結語:認識法律文化,品味美好人生�121



    第六章 論正義�陳清秀

     壹、正義之意義�123

     貳、正義之內涵:公正與合理�124

     參、正義原則之展開�130

     肆、正義之法之產生�144

     伍、結 語�148



    第七章 論法之安定性�蔡志方

     壹、問題之提出與概念之釐清�149

     貳、法如何確保人類生活秩序之安定�160

     參、法律如何維持安定?�194

     肆、法如何維持安定?�206

     伍、法學方法論上之原則作為確保法安定性之方法�213

     陸、法安定性在我國司法上之實踐�217

     柒、結 論�234



    第八章 法體系的意義與功能──借鏡德國法學理論而為說明�陳愛娥

     壹、前言:「法體系」的不同概念�237

     貳、作為社會體系之「法體系」�238

     參、法律工作之體系性思考脈絡下的「法體系」�240

     肆、德國公法領域之體系建構與體系性思考�249

     伍、結語:脈絡關聯之更廣泛觀照的必要與困難�253



    第九章 比較法之功能及其研究方法�陳淑芳

     壹、前 言�255

     貳、比較法之概念、意義與種類�257

     參、比較法之功能�261

     肆、比較法之研究方法�264

     伍、結 論�270



    第十章 自然法學理論�鄧衍森

     壹、自然法的意識�271

     貳、自然法觀念的質疑�273

     參、自然法的型態�277

     肆、自然法的規範性�280

     伍、自然法的恆常性�283

     陸、自然法與道德觀�285

     柒、結 語�290



    第十一章 利益法學理論�吳從周

     壹、利益法學作為法學實務的方法論�293

     貳、「起源的」利益論�296

     參、「生產的」利益論(法官之案件判斷)�308

     肆、利益法學之方法在臺灣實務上之運用�325

     伍、結 語�335



    第十二章 法經濟學�簡資修

     壹、前 言�337

     貳、寇斯定理�338

     參、權利定分�342

     肆、國家廠商�346

     伍、法律體系�349

     陸、法學方法�354

     柒、法律科學�358



    第十三章 法釋義學�張嘉尹

     壹、前言:繼受與後繼受時代的臺灣法學�363

     貳、臺灣法學的典範�367

     參、部門法學作為法釋義學�374

     肆、當代德國法學對於法釋義學的省思�390

     伍、對於臺灣法學典範的反思�401

     陸、結 論�404



    第十四章 德沃金的詮釋法學�莊世同

     壹、前 言�409

     貳、思想開展:法律、原則與權利�410

     參、理論建構:詮釋、整全法與合法性價值�418

     肆、價值統合:尊嚴、平等與自由�430

     伍、結語:刺蝟的法哲學�439



    第十五章 一貫性審查之要件事實──爭點整理之法律思維方法�許士宦

     壹、緒 言�441

     貳、原告請求之要件事實�444

     參、被告抗辯之要件事實�460

     肆、結 語�475



    第十六章 法律解釋與漏洞補充�柯格鐘

     壹、序論:法治國原則與法律解釋方法之運用�479

     貳、法律解釋方法之類型:行政解釋函令的功能�480

     參、規範漏洞與法外空間�497

     肆、結 論�509



    第十七章 法學的科學性與立法的法學性�李建良

     【題旨】法治、法學、民主與立法的關聯課題�511

     壹、法治與法學的科學性�513

     貳、民主與立法的法學性�536

     【後記】�552



    第十八章 法政策學之研究�黃錦堂

     壹、前 言�555

     貳、基本問題:有「法政策學」之專業嗎?�555

     參、法學為主之法政策學:概念特徵與操作典範�566

     肆、對法政策學研究之詰問�601

     伍、法政策學的建立與發展可能�604

     陸、展 望�607





    序言



      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有感於國內法理學系統化研究,仍有充實之必要,因此推動法理學教科書之編纂,期盼能對於法理學之各項重要課題,進行專題分析探討,爰邀請國內著名法律學者專家分工合作,共同執筆著作。並先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舉辦第一回至第三回法理學研討會,進行意見交流,相互切磋,以求集思廣益。



      本書內容主要包含法律一般理論、法律哲學思想、法學研究方法論等,涵蓋範圍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制史、法律與道德宗教文化之關係、法之價值理念正義、法安定性、法的體系、比較法之研究、自然法學理論、利益法學理論、法律經濟分析、法釋義學、法實證主義、法律事實的認定、法律的解釋及漏洞補充、立法學理論以及法政策學等。



      本著作可供研究法理學之教科書使用,亦可作為實務上研究法律之方法論參考。期盼本書出版,能對於提升法理學研究水準,作出貢獻。本書由主編進行形式審查,相關主題之實體法律見解,均尊重各執筆作者之研究自由,並由執筆者自行負責。



      在此特別感謝東吳大學校友總會贊助經費支持本書編撰工作,也感謝東吳大學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溫靜逸助教、陳虹淑秘書、張永翰助教等相關工作同仁協助辦理研討會議,以及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班謝芷瑄同學協助編輯出版工作。最後應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編輯協助本書出版,以促進法律文化之發展。



      本著作內容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界社會賢達先進指教。

    ?
    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主任

    陳清秀謹誌

    2020年1月




    其 他 著 作
    1. 法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