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你好!但願整理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出刊速度終於減慢,一改以往雙周刊的頻率,很多同學反應解讀最新解釋字號的心理壓力也因此可以稍微減輕。我們進一步仔細比較,可以發現近來大法官解釋有白話文化的趨勢,遣詞用字越趨簡明,大法官對於重複類似的內容也不吝複製貼上(法續造?),可以很輕易地累積相類的概念知識;而且理由書架構綱舉目張,清楚呈現大法官是如何做出程序及實體上的判斷,允我們和大法官手把手地一步步解構聲請解釋的爭點問題。特別提及這個情形是要讓大家放心,其實現今大法官解釋已經是很容易閱讀的憲法素材,目前看來,除了權力分立的問題比較鮮少外,各個基本權都有嶄新的釋字內容可以學習,大家一起透過追上大法官最新解釋的出刊步伐,來築構最即時的憲法知識應該已經容易很多了。
另外,憲法可能囿於制修憲程序繁複所致,是部剛性憲法,過去疊加起來的既有憲法考試內容已經87%固定,內容都硬起來、不太有什麼改變。考試時基礎觀念當然要寫得出來,但現在已經不是考基礎觀念而已,從同學的應試結果可以發現老師頗愛看考生的想法,考生作答以實務見解做結當然沒問題的同時,在老師不外乎感性動物的預設下、以學說為己說(自己的己、self)也是個安全的打法。不說研究所考試總考老師最新的見解,國家考試也有考出新穎學說爭議的情形,還請大家注意憲法這科的學說指北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的走向。
單純憲法領域的問題外,個別法律領域的爭論,以往常常是透過立法程序來調整,但大家可以發現現今大法官解釋新增很多透過司法解決的情況,比如COMBO三連擊釋字第781號至第783號(年金改革案)、第777號(駕駛人無過失及情節輕微之肇事逃逸案)、釋字第775號(累犯加重本刑及更定其刑案),導致除了憲法這科的學習及應考可以受益於閱讀大法官解釋,其他科目也要注意大法官在解釋中說了什麼呢!
?
湯米 1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