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筆者早年服務公職,十一年前有幸轉任教職,並在政大法學院任職十載,迄今實務與學術生涯恰屬各半,實感無比榮幸!筆者自青年時期起,對於宇宙人生之奧祕,無不興味盎然,閱覽群書、探索智慧,乃成內心悅樂之源泉。嗣受林語堂先生啟迪,漸嚮往優游自在之閒適生活,崇尚浪漫主義之人生觀,追求在不違背天地之道下,成為自由、快樂之人。自中年轉業後,漸領悟教育為天命,並心儀慈悲、智慧之宗教情懷,徘徊於入世、出世之間,懷抱理性、神秘主義之情。潛移默化日久,哲人所崇尚澹泊明志、寧靜致遠、致中和之境界,中庸之道所蘊涵均衡和諧之智慧,遂成快樂人生之典範。
自古以來,對於宇宙人生之思考,主要涉及人與自然、社會及自我之關係,東西方先人皓首窮經,或尋求學問之生命,或體悟生命之學問,方法或有不同,追求真理之心,殆無二致。近代科學興起後,自然、社會及人文科學應運而生,其中自然科學儼然成為新興宗教,自許為真理代言人。尤以西方理性主義之思潮東漸,東方神祕主義之傳統式微,生命之學問遂乏人問津。所謂物極必反,對立乃互補(大物理學家Niels Bohr語),分析、實驗方法推究至極,仍難盡窺宇宙人生之奧妙,綜合、直觀之道終未淹沒於演化洪流中,俱見其所蘊藏之價值。大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直指西方文化之危機,推崇東方文化之智慧,及提倡融合東、西方傳統之新
典範,正與南懷瑾先生等識者不謀而合。在探索全方位無限之新時代中,此種洞見無疑一股活水源流。
人之身、心、靈,過去、現在與未來,及世間諸多不可思議現象,形成無止盡探索之對象。在生命長流中,十年光陰本屬微不足道,宇宙萬物之吉光片羽,是否得以一窺堂奧,或因人生道路本屬有別,每因機緣與造化而異。在科學、哲學、宗教或心靈等不同範疇中,探究之道或有多端,追求方法亦有差異,但如登山路徑之不同,倘能秉持信念、鍥而不捨,終將殊途而同歸、萬法而合一。於登頂之當下,身處快樂巔峰,飽覽周遭美景,環顧人生風光,斯時豁然大悟,理性、神秘主義之藩離,不同路徑取向之爭議,均已無足輕重、無關宏旨。在人生旅途中,如能抱持學習、進化、提升自我之信念,無論面對何種課題,終將無入而不自得。
本書收錄近年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所發表論文,及專題研究計畫之成果,論述主軸在於民事法學之比較及基礎問題。筆者對於法學之比較與基礎,素有偏好,而對於宇宙人生之哲思,亦興致勃勃。在專業與通識之浩瀚學海中,博學如天文學家薩根(Carl Sagan),早已洞悉凡人一生所閱讀書籍,大抵不過數千冊。筆者深感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求知多屬隨興涉獵,著述亦乏體系,雖能自得其樂,但與學術主流不免有間。筆者有幸,在迄今十年學術生涯中,於實現自我之餘,承蒙學術、實務界先進盛情,邀約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並有緣參與各項研究計畫,此種因緣促成多數文章之誕生。對於諸多前輩提攜、鼓勵之情,筆者除感念在心外,對於此生美妙之機緣,亦由衷讚嘆造化之神奇!
家父許耀輝先生於去年七月間仙逝,家母許陳秀碧女士隨即於百日內歸天,享年同為八十八歲。雙親結縭近七十載,個人相伴逾半世紀,回首往昔,愛為雙親所留最寶貴之遺產。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承蒙雙親無限關愛與包容,一切均以個人所愛為依歸,始能聽從內在並實現自我。近年有幸體會快樂之旨,在於感恩、分享與愛,利他即最佳之利己,並盼快樂助 人與助人快樂,此種內在覺悟之契機,皆拜雙親庇蔭所賜。 先父、先母此生任務終了,如山似海深恩,個人無以回饋,唯願來世再報!內子正芬在繁重公務之餘,長期獨力操持家務,實非常人所能承擔,特此深致謝忱!元照出版公司編輯團隊,對於本書之編排事宜,盡心盡力;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黃靖雯、馬偉桓、吳明珊、陳俊宏及詹媜?等同學,合力協助論文之校對,併致謝意!
許政賢
於政治大學法學院
2020年農曆春節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