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策略下的第二項特色呈現在中美貿易數字。美國表面上承受了巨額貿易逆差,但正如商業策士吉爾博伊(George J. Gilboy)在〈中國奇蹟背後的迷思〉(二○○四年發表於《外交事務》期刊)一文中所分析,在龐大的美中貿易赤字底下,最大受益者其實是美國自己的跨國企業。不難理解,以蘋果手機為例,中國是蘋果手機的最終組裝站(感謝臺商),美國光是從中國進口一隻手機便要掛帳貿易赤字數百美元,但中國只賺取約一美元的工資。此外,中國還因此累積了龐大的美元外匯部位,拉高了自己內部泡沫化風險與總體經濟管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