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

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42505
蔡榮芳
玉山社
2020年2月01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9862942505
  • 叢書系列:玉山社.其他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玉山社.其他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人物史/傳記












      台灣人權運動的先鋒、台灣人民自決運動的導師、


      自由人文主義的世界公民,也是台灣母語文化的捍衛者。


    ?


      從宗教的愛心出發,黃彰輝關注世俗人類社會之公平正義。在中國國民黨政權戒嚴統治台灣的「反共抗俄」時代,他關心台灣人民的困境,於1953年在日內瓦WCC委員會議上,最早說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和平共存」這句名言,為台灣人民自決權發言。十一年後的


      1964年,他的後輩友人及同志彭明敏教授跟進,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


      他一生從事宗教、社會、政治與教育活動,重建、強化台南神學院,提倡母語文化,參與創立台灣第一所基督教(東海)大學,倡導「台灣人民自決運動」,主持普世教會協會「神學教育基金會」,在世界各地推動神學教育。他走過的人生路,就是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歷史的一片縮影。


    ?


    讀者書評


    ?


      本書作者蔡榮芳教授長年來對歷史科學有渾厚深邃之研究,又對基督教史學、基督教宗教神學、東西方哲學思想,乃至一般政治、社會科學;尤其是對台灣四百年外來統治之歷史,都有其獨特精深之研究;迺能將之整體適切地融入本書章節,縱剖橫切、層次明晰地析理論述;從宗教到政治,將黃彰輝的思想與時代,撰著出來;終使此書成為閱讀平易而學術內涵豐富之難得佳作。——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李鴻禧


    ?


      蔡教授不是基督徒,他也自謙對神學的理解不夠深入,然而,我必須說,他以一位「局外人」(outsider)撰寫台灣神學家黃彰輝的思想史,不但證明他是可以深入歷史現場的大師,更具體以黃彰輝的傳記「做神學」,可說已登入神學的殿堂,讓我們這些神學人既感佩又愧疚。在此僅恭賀並感謝榮芳兄為「彰輝仙」寫新傳,這是我讀過台灣人的傳記裡,最深刻也最精彩的一本,誠摯地推薦給所有的讀者!——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鄭仰恩


    ?



     





    推薦序1 平易而學術內涵豐富的傳記史學佳作 李鴻禧?

    推薦序2 為「彰輝仙」寫新傳 鄭仰恩?

    作者序?



    1 緒言:西歐基督教社會之政教關係,從保守勢力到自由主義?

    中世紀歐洲基督教會是社會保守勢力的大本營?

    中世紀西歐基督教社會的政教競合,種下自由主義幼苗?

    近代西歐政教關係的歷史經驗:自由主義終勝獨裁專制?

    關懷公共社會的入世宗教傳統?



    2 蘇格蘭啟蒙思潮,傳統台灣人家庭,與日本文化教育?

    「啟蒙運動」思潮?

    蘇格蘭「教育式啟蒙運動」?

    西洋傳教士帶來福音、「現代化」啟蒙知識、「本土化」價值觀?

    兩代牧師家庭?

    福音與在地文化?

    台灣人的傳統家庭倫理?

    厄運連連,宗教心靈的覺醒?

    長老教會中學與東京青山學院附屬中學?

    台北高等學校?



    3 東京帝國大學期間(1934-1937)讀哲學:東、西洋學者之影響?

    主修哲學?

    蘇格蘭啟蒙哲學家大衛.休姆引起他的興趣?

    東、西洋宗教哲學之印證:佛教與基督教?

    「仁」與「博愛」之融合?

    三木清的影響?

    住宿「基督教青年會學寮」(YMCA)?

    尼采的先見之明?

    〈不安的倫理性〉: 奧古斯丁、巴斯卡、海德格?

    矢內原忠雄的影響?

    「用母語禱告,上帝比較會細心聆聽!」?

    賀川豐彥之影響?

    父親黃俟命牧師來訪?

    「嘸甘願」事件?



    4 劍橋與倫敦大學時期(1937-1947):危機神學?

    初次感受自由開放的英國政治文化(1937)?

    劍橋西敏斯德學院(1938-1941)?

    基督教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

    俗世存在主義者:沙特?

    危機神學家:巴特與布魯納?

    黃彰輝對歐洲時事與神學發展的反應?

    劍橋神學教授約翰.歐曼:「宗教即是世俗」?

    日本國籍的困擾?

    「先生」跟「生徒們」亦師亦友?

    異族通婚遭到歧視與壓力?

    關注日本殖民統治者對台灣基督教會之壓迫?

    返回台灣接受挑戰?



    5 台南神學院院長任內(1949-1965),海內外宗教活動表達政治理念?

    回到被蹂躪摧殘的台灣?

    任教母校長榮中學(1947-1948)?

    台南神學院復校?

    經濟社會恐慌、政治恐怖的時代?

    幾萬受難家族中的一例:林茂生博士的遺族?

    主持台南神學院?

    開明的台灣省主席吳國楨?

    家庭與神學院遭受困擾?

    黃彰輝首倡「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和平共存」?

    重返「第二故鄉」英國?

    初訪美國的印象?

    雷茵霍.尼布爾:教徒與教會是社會的良心?

    黃彰輝與尼布爾晤談?

    宗教與世俗的關係之辯論?

    在美國伊凡斯敦市?



    6 參與創立東海大學:宗教、政治,與自由人文主義教育?

    李伯來台跟黃彰輝商討創立基督教大學?

    芳威廉、黃武東、葛蘭翰的籌備工作?

    理想:崇尚自由及基督教人文主義精神的大學?

    東海大學董事會的成立?

    黃彰輝、范杜蓀及芳威廉的會談?

    董事會保守派與自由派的角力?

    曾約農校長的貢獻與願景?

    亞洲基金會的白克文老師?

    「反攻大陸」對照「認同台灣是故鄉」的智慧?

    曾約農校長與芳威廉博士意見相左?

    從曾校長辭職事件看1950-1960年代台灣政治社會情況?

    東海大學成為大陸人與外籍人士主導的大學?

    吳德耀校長:世界公民,自由主義的國際觀?

    在東海大學第一屆畢業典禮以台灣母語祝福?



    7 倍加運動,彭明敏事件前後及宣教百年大慶?

    「倍加運動」(1954-1965)?

    在紐約協和神學院講學、研究(1959-1960)?

    返回台灣繼續工作?

    「倍加運動」促進教會對台灣鄉土社會的體認與關懷?

    黃彰輝與彭明敏先後提出台灣人自決主張?

    麥堅泰牧師挺蔣,對抗WCC與長老教會?

    長老教會宣教百年大慶?

    辭去台南神學院院長?



    8 「基督教對世界的政治責任」,宗教對話與「處境化神學」?

    主持普世「神學教育基金會」?

    「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事」?

    基督教的政治責任?

    存在主義神學家田立克引起共鳴?

    對巴特「超自然」啟示神學之質疑與批評?

    從基督教、佛教與儒家倫理觀點思考人生問題?

    尋求「身分認同」,提出「處境化神學」?

    「處境化神學」?

    宗教與母語文化?



    9 台灣人民自決運動:「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和平共存?

    長老教會的〈國是聲明〉?

    海外台灣基督徒的響應?

    「台灣人民自決運動」?

    伍伯塔—巴門「今日台灣人民的拯救」協議會?

    沈劍虹勸誘自決運動領導者回台未果?

    黃彰輝呼應《紐約時報》社論〈台灣的前途〉?

    長老教會第二次聲明:〈我們的呼籲〉?

    長老教會第三次聲明:〈人權宣言〉?

    《美麗島》事件?

    備受敬重的遊說大老?

    解嚴後回台訪問?

    與國民黨秘書長李煥談話?

    與李登輝副總統晤談?

    晚年的黃彰輝牧師?

    「他有英國紳士派頭,日本禪師氣質,又有台灣人的率直」?

    「歷史即是當代」?

    壯志未酬身先死?



    10 結論:過去與現在的對話,台灣建國及文藝復興之道?

    「處境化神學」與公平正義之文化價值?

    從「台灣人」、「日本人」、「中國人」、「英國人」,到台灣人的「世界公民」?

    檢視「黨國文化」遺緒與「兩岸文化交流」(以東海大學為例)?

    台灣建國及文藝復興之道?

    「處境化神學」催生台灣鄉土神學?

    「處境化神學」之實踐:參與「太陽花」學運?

    黃彰輝的思想與活動之當代歷史意義及啟示?

    總結本書論述?



    附錄(首屆校友回憶:東海大學創校董事黃彰輝自由人文主義思想之實踐)

    (A)東海大學曾經是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重鎮?

    (B)通才教育、人文心靈價值與影視藝術?



    致謝?








    作者序




    其 他 著 作
    1. 香港人之香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