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要「酷」不要「盲」!
這裡有幾道人文題目與科學題目,先來試試自己能夠答對幾題:
人文題:
1.曹雪芹寫了什麼?
2.曹雪芹是什麼時代的人?
3.浮士德是誰寫的?
4.道德經是誰寫的?
科學題:
1.James Watson做了什麼?
2.人為何不能把自己抱起來?
3.什麼是牛頓第二定律?
以上這些是出現在一場人文與科學大師對談的題目。其中,人文與科學背景的兩位大師,各出了幾道題目互考彼此,同樣是領域中的基本題目,結果卻很不同。科學大師幾乎答對了所有人文題;而人文大師,則對科學題完全無解。
這個結果,同時反應了臺灣社會普遍的「科學盲」現象。
許多人不是在求學階段就對科學知識敬謝不敏,就是長大後忘個精光。由臺灣媒體常見的諸多迷信議題,與荒謬不可思議的偽科學報導,也能對臺灣人盲視科學的現象略知一二。
追根究柢,或許是從小以來,科學就被視為一種較為困難與枯燥的科目。教材本身的寫作不是那麼容易親近,坊間出版品也多以情節取勝的文學作品或故事為主流。即使是有心接觸的讀者,也難以取得足夠吸引人入門的科學讀本。
因此,小天下很希望能夠引進國外的經驗,透過有趣易讀的出版品,讓讀者進入科學的世界。
英國經驗
「神奇酷科學」系列是英國鼎鼎大名的Horrible Science書系,已在英國暢銷十餘年,銷售突破500萬冊;並授權38種語言版本,全球銷售估計達千萬冊。
英國是工業革命啟動之地,早在十九世紀,皇家學院每到星期五晚上就會舉辦科學講座,由知名科學家主講,吸引大人小孩來參加,不論販夫走卒或英國女皇,都會參與這場盛會,可說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科學教室。
在這樣的傳統之下,科學教育自然深受重視。科學寫作也是如此,世界上沒有幾個專為科學寫作設立的獎項,而在英國,卻有一個提供高額獎金的「皇家學會科學書獎」,可說是科學寫作裡的布克獎。而Horrible Science系列的書籍,曾經好幾度獲選年度好書──證明這套書籍不僅叫座,也大為叫好。
獨立思考,科學不可少!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曾說:「科學,不過是普通常識的延伸。」從神奇酷科學這套書裡,我們深切體認到這點,因為作者並不是科學背景出身,而是歷史系畢業生。若不是一個結合了人文與科學教育的社會,如何養成這樣的作者──及國民。
臺灣已經幾乎沒有文盲了,我們很希望這個社會也能夠很快擺脫科學盲。在競爭強烈的二十一世紀,哪一個進步的國家能夠捨棄科學?
身為一個民間單位,小天下很希望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讀本,對這個社會發揮影響力。讓我們的孩童有更好的科學讀物,不僅具有正確的知識,也要好讀易吸收。因為我們多麼期待,孩子都有機會體驗到科學的神奇與科學的酷!並在面對世間種種議題時,能夠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
陳雅茜�「神奇酷科學」系列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