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過度使用眼睛的現代人有失明的危機!?
  根據一說法,現代人在一天就能獲得江戶時代的人們一生得到的資訊。
  姑且不論那說法是否正確,活在現代的我們,確實每天接觸到龐大的資訊。
  即使不是追溯至江戶時代這樣年代久遠的從前,根據日本總務省(相當於台灣內政部)的調查:
  「若把1969年可選擇的資訊量作為基數100時,那十年後的2006年,以變成500倍以上。」
  所謂可供選擇的資訊量指的是「計算資訊使用者在各個媒體的資訊接收點,一年以內透過可供選擇的方式,而獲取的資訊總數」(根據總務省之定義)
  僅僅十年,就增加如此地多,和三百年前的江戶時代相比起來,隨著時代轉變,成為超乎想像地到處資訊充斥的時代。
  近幾年,大量增加的網路資訊,也就是「透過視覺取得的資訊」。
  身為現代人,我們也是處於被強迫接收資訊的時代,和從前相比起來,被迫承受過度的負荷,這也是始料未及的。
  我們所取得的資訊量超乎想像地龐大,但接收資訊的我們,眼睛的功能和數萬年相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我們常常會說「人類的眼睛的原始設定(初始設定),可追溯到熱帶大草原裡居住的人們」。
  我們的眼睛,為了覓得遠方的獵物,觀望遙遠數公里之外的動物的動靜,或是為判斷隔日以後的天候狀況,或為仔細觀察數十公里之外,遠在天邊的天空,眼睛進而演化成具備能夠眺望遠方的機制。
  原本我們的眼睛就具備輕易能夠眺望遠方,若一直看近物,眼睛會感到疲勞的構造。
  雖然如此,在現代生活中,現代人總是理所當然地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手機遊戲等,終日以過近距離在接觸這些機器。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像現代一樣,處於這樣過度用眼的環境。
  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於國際眼科醫學會雜誌中曾有刊載一個震撼性的論文。
  根據澳洲眼科醫學界所發表的論文,在2000年近視人口達全球總人口的22.9%,而五十年後的2050年,全球總人口的近視比例約預計增加至49.8%,也就是說四十七億五千八百萬人都會有近視問題,而全球總人口估計約有9.8%,即有九億三千八百萬人會患有相當失明程度的「高度近視」。
  1970年於東亞各國中,年輕世代的近視率高達15-30%前後,跟剛才的數據資料相同,在五十年後的2010年,相同年輕世代的近視率平均超過80%。
  由上可知,我們現代人是如何地過度使用眼睛。這樣的危機狀況應視同國家層級問題來施行對策,首先,為守護自己的健康,我們應自行作出對策加以應變,這是當務之急。
  眼睛的惱人問題,從好好保健作起!
  我們的眼睛每天都辛勤忙碌地為運作著。
  除了眼睛閉上睡覺的時間以外,一直不停地在忙著對焦某物。
  然後,在不知不覺之中,讓眼睛整天處在接收一大堆資訊的狀態,眼睛的工作量變得很大。
  因此,眼睛感到疲勞,才二十、三十歲的人們已出現「一定得將書本和報紙靠近眼睛才能看得清楚」、「燈光太暗時就看不見」這樣老花眼症狀的人也不在少數。
  即使沒有到這個地步,也有可能:
  「用智慧型手機打簡訊時,常會打錯字」
  「看不清楚藥物標籤的小字」
  諸如此類,自覺眼睛有問題的人也相當地多。
  不過,希望大家不要有「一直透過電腦工作啊,這也是無可奈何的」「已上年紀了啊!」這種自我放棄的想法。
  如前所述,現代人終日過度使用眼睛的問題,是隨著環境的變化,因新的生活習慣而產生。
  這樣的現象,不只是限於眼睛而已的問題。
  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等,被稱為「生活習慣病」的疾病發生的原因也是相同的。所以,要怎麼樣自律地過生活是相當重要的。
  就算是生活習慣病之代表性疾病的肥胖,只要增加日常活動量,改變進食順序就能有驚人的改善。
  眼睛也是和肥胖一樣的道理。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就能舒緩當下眼睛的不舒服,改善問題,回到較佳的狀態。
  筆者在成為眼科醫師後,因志業在於從事幫助人們的全身健康管理,後服務於皮膚科和消化道內科,累積不少臨床經驗。
  目前以身為抗老專科醫師(抗衰老醫學專科醫師),提供很多病患建議,只要在日常生活習慣上,如飲食控制或稍加注意事項等等,就能實際感受到維持眼睛和全身元氣活力可以帶來多大的影響。
  每天只需花十秒時間,只需短短的十秒的養眼操,就能輕鬆地持續下去,將為眼睛和身體帶來驚人的變化。
  就算是終日忙碌的人們,或是容易怠惰的人們也是沒問題的。
  在本書為您介紹的是在每日日常生活中,可以讓眼睛回復健康的方法,而且是隨時隨地都可作的簡單的眼睛保健操。
  我想也沒有必要每個眼睛保健操都通通試過一遍。
  從您可以作到的護眼操開始來試看看吧!
  我想在每日持續的話,您應該會發現您眼睛的問題得到改善,全身也會恢復活力元氣哦!
日比野佐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