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大家好,我是坪田信貴。
雖然很突然,但我想先問個問題。你是不是曾想過「自己沒有任何才能」,或曾說出「如果我也有才能就好了」這種話?每個人多少都有過一、兩次這種想法、說類似的話吧?甚至可以說,大部分人們都常常這麼想過、說過。
我身為一個補習班老師,至今為止教過一千三百名學生,也遇過許多會透露出這類想法的學生、家長。我曾在2013年出版一本名為《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以下簡稱《後段班辣妹》)的書。該書的主角─彩加剛來我的補習班時,全國偏差值不到30,成績也是全學年墊底,但她拚命用功念書,終於成功考上慶應大學(她大學畢業後曾任婚禮企劃,現和丈夫經營居酒屋)。
我認為她的努力過程實在是非常勵志。然而在該書成為暢銷書後,許多讀者卻說:「她其實本來就有讀書方面的才能吧?」
但是,才能真的是天生的嗎?這是不是只有某些人才會擁有的能力?才能是一種獨特的天賦?對於這個問題,我要給的答案是「大錯特錯」。因為,才能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實力,而我也經常在演講時告訴大家這個觀念。但是,只有少數人願意相信我這番話,因為大家都認為我不過是說場面話而已。對此我也只能表示惋惜,這表示他們將與生俱來的珍貴才能束之高閣,不肯好好的運用。
我看過很多像彩加一樣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原本吊車尾,但只要肯努力用功,就有辦法考上第一志願,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能相信我的話。
我再次強調。每個人都擁有才能。只是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發現自己的才能,不知道如何讓才能得以成長,不管是自己的才能、孩子的才能、學生的才能、部屬的才能、後輩的才能,都會遇到這個瓶頸。
那麼,所謂的「才能」究竟是什麼?我教過大家公認成績不好、百分之百不可能考上大學的學生,並使其考上第一志願;讓許多公司原本不想錄用的人,順利進入公司上班,在培養優秀人才上,我比任何人都要有經驗。尤其普通人不會對成績不好的學生說「你有能力考上第一志願,所以把第一志願當目標吧」,普通的公司也不大可能願意錄取對公司沒幫助的人。
但是,我反而能從那些人身上,嗅出屬於他們的才能。
周圍的人越是對他們不抱任何期待,我就越有動力為他們加油,因為這正是我向大家展現出「我是才能研究家」實力的好機會!也因此,許多像彩加一樣的後段班學生,可以奇蹟似的在大學聯考中展現出優異成績,而被許多企業當作怪人而不被錄取的人,除了在工作上獲得成長之外,在職場中也能展現出不錯的實績。
在本書中,我想仔細的介紹他們的故事,還有我曾經出過什麼樣的課題,幫助他們的才能開花結果。
或許我這個號稱「後段班辣妹的老師」的人,曾帶給大眾強烈的印象,但因為我的工作有很多機會讓我培養人才、企業組織再造,所以本書也會用企業管理的角度向大家說明我的想法。
在第一章,我們會先探討什麼是才能。我會針對這個問題彙整出完整的答案,所以老愛說「那個人天生就很聰明」、「我沒有才能」的人,請一定要仔細閱讀第一章,透過第一章,你就能發現「我到底有沒有才能」。
第二章則是我用「後段班辣妹的老師」的觀點,告訴大家我用什麼具體的方法,讓1300多名學生獲得成長。如果你是望子成龍的父母,或是想要實力更進步的學生、社會人士,建議可以將閱讀的心力集中在這一章。
第三章裡,會跟大家聊聊與企業管理相關的話題。例如:我是如何發現有才能的人、用什麼方式培育、透過培養出個人獨特的能力,將會成為今後企業的組織方針等重點。
在第四章,會介紹那些我曾發現過,擁有才能的一流人才。我想探討「贏家」和「天才」跟我們這些普通人有什麼不同。
才能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要如何發現自己的才能,並且加以培養呢?
透過本書,你不但可以發現自己的才能,還能發現身邊人們的才能,只要你願意培養,就一定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我認為,所謂的奇蹟不是突然發生的現象,而是我們主動使其產生的結果。當你能實際讓奇蹟發生時,你就會了解,奇蹟不是飄渺不定的東西,而是有確切根據、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機會。
推薦序一
每個人都是天才,別用考試來決定你的未來
之前曾讀過一篇台大畢業生寫的文章,大意是這樣的,如果可以,他不想再當第一名,因為當了第一名之後,他沒有了自己,也沒有了人生。
過去他覺得考上第一名是很有榮耀與成就感的事,但後來卻不那麼覺得,反而希望自己如果不是第一名,會不會他更能做自己。
因為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工作時,家裡的人對他都寄與厚望,即使他想選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因為薪水不高,且有許多人眼光都關注著他,只好作罷,最後選了一個高薪工作,但做得很勉強也不是很開心。
這個第一名的光環對他而言太重、太亮,他反而羨慕自己的弟弟,從小成績不怎麼樣,唸了高職讀了私校,畢業跑去國外打工遊學,還交了一位超正的外國女友。雖然在別人眼中他是成績優秀的人生勝利組,但他內心卻覺得他人生失敗到只剩下分數。
當我讀到《才能的真相》這本書時,讓我想起了這段故事。人們會在什麼時候說:「那個人是天資聰穎,很有才能」通常最簡單的認定方式就是他會不會考試,會考試就是有才能,不會考試就是庸才。但只用分數決定一個人的才能是很狹隘的定義,因為每個人的專長特點都不一樣。
幾年前,某一人力銀行拍了一個應聘廣告,邀請不同產業的主管針對履歷一一點評是否會任用。
第一份履歷有還不錯的電影學院學歷,但是沒有工作經驗,甚至連個像樣的作品都還沒有;第二份履歷,曾做過麵包店學徒、美容洗車的洗車員,只有國中畢業,也沒有太多產業經歷。
這些履歷後來被主管點評時都被嫌的一無是處,甚至直言不會任用,但謎題揭曉時,令人大吃一驚,因為第一份履歷主人是李安,第二份則是吳寶春。
如果光用學經歷來證明一個人是否有才能,很多天才早已被抹煞掉了。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靠爬樹的本領評斷一隻魚,那隻魚會一輩子相信自己很笨。」(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
?
所以別再用世界的標準來評價自己,而是要找到個人的專長特質並且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本書的作者坪田信貴,本身是補習班老師,至今教學超過1300名學生,當中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同學以及家長,他也曾在2013年出版一本真人真事改編的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