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帶人的問題,Amazon都怎麼解決?:亞馬遜的管理學,就算資質普通也被你變成幹練。 下指令、建標準,課本沒教的管理實務。

帶人的問題,Amazon都怎麼解決?:亞馬遜的管理學,就算資質普通也被你變成幹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654579
佐藤將之
林信帆
大是文化
2020年2月03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579654579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iz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領導/帶人

















      2018年,亞馬遜成為繼蘋果之後,第二家市值破兆美元的企業。

      2019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中,亞馬遜更高居榜首!



      亞馬遜為什麼每年能以30%以上高度成長?因為:



      ◎開會時一定留一個位子給「虛擬顧客」:顧客願意為你要做的事情買單嗎?

      ◎面對可有可無的工作,人人都可以喊「停」,就算你不是主管。

      ◎你是亞馬遜認可的人才嗎?就看你怎麼回答:「你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



      佐藤將之在亞馬遜工作了15年,一直在創辦人貝佐斯身邊學習。

      他發現,這家企業之所以能維持高速成長,除了創辦人的能力及魅力之外,

      還擁有獨特的帶人方式──也就是管理方法與溝通技巧。



      ◎「帶人」的問題,亞馬遜主管都怎麼處理?



      •「只要有人請假,相關業務就停擺?」

      主管得先把綁在某人身上的工作與當事人分開,

      再利用工作說明書──明文界定工作的責任範圍,然後重新分配工作。



      •部屬沒成長?怎麼教都教不會?

      你得明確告訴部屬:「一件事要做到什麼地步,才算完成」、

      「想晉升某職位,需要怎樣的能力」、

      「到某個時間點,你要做到何種程度」,

      主管要讓部屬成長進步的每個階段,都以「看得見」的標準呈現。



      ◎工作遇上瓶頸,亞馬遜人怎麼克服?這家公司之所以強大的祕密是?



      •「做這件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如果部屬經常這樣問你……。

      問題出在主管沒有設定具體的數字目標。

      但,目標要怎麼定?

      不管哪個部門,KPI(關鍵績效指標)只限兩、三個,太多KPI等於沒有KPI。



      •主管最重要的工作:頻繁的確認進度!

      別再跟部屬說:「你要負責完成」、「有點趕,要盡力做完」。

      而是設定一個讓他覺得只要稍微努力就可達到的目標。然後,你只要確認進度。

      你知道主管應該多久確認一次進度嗎?



      ◎部門衝突、內部瀰漫無力感、離職率高,亞馬遜人這樣找回幹勁!



      •「這賣得出去嗎」,公司裡總是有人打擊新想法……。

      想要挑戰極限,你得用兩點說服人:蒐集客觀數據、事先決定好撤退底線!

      「如果到幾年幾月幾日為止,我們還辦不到就放棄」就不容易出現反彈聲浪。



      •員工績效評估不該出現的字:「很積極!」

      亞馬遜不只用數字(定量)考核員工,還進行「定性考核」,就是領導力與品格,

      以免發生員工彼此間為達目標不擇手段的內鬥或互相攻訐。



      亞馬遜為什麼可以成長得這麼快?有什麼特別訣竅?

      除了貝佐斯當年手繪的一張餐巾紙之外,

      就是8個字:按部就班、貫徹執行。



    各界推薦



      《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

      葳逸整合行銷總經理�艾薇蕭

    ?


     





    推薦序 管理最重要的,永遠是如何對待人

    序言 令人頭大的管理問題,亞馬遜都這麼解決?? ?



    第1章 「帶人」的問題,亞馬遜主管都怎麼處理?

    ──找不到人才、部屬沒成長、工作改革越改越糟、這件工作居然全公司只有一個人知道怎麼處理……




    .工作說明書──明文界定工作的責任範圍

    1只要有人請假,相關業務就停擺?

    2任何職位的人都可以質疑:「真有必要做這件事嗎?」

    3部屬沒成長?人才不是培育出來的

    4天天徵才,還是找不到好人才??? ?

    專欄一 你是亞馬遜認可的人才嗎?你得會回答:「你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



    第2章 工作遇上瓶頸,亞馬遜人怎麼克服?

    ──工作漫無目的、主管一直挑我毛病、缺乏靈感與創意……




    .用數字設定目標,創意藏在數字裡

    1 「做這件工作有意義嗎?」如果部屬經常這樣問你

    2事情永遠做不完,有數字目標,才可能準時下班

    3大家都在談PDCA,只有亞馬遜落實執行

    4與其罵部屬:「為什麼做不到?」主管更該自忖有沒有給出數字目標

    5創意不是不加限制的想法,得跟數字掛勾

    6主管最重要的工作:頻繁的確認進度

    專欄二 亞馬遜人如何設定目標?



    第3章 這家公司所以強大的祕密──貝佐斯手繪的一張餐巾紙

    ──開會沒意義、主管彼此的方針不同、公司沒有理念和願景、壓榨供應商……




    .把公司願景畫出來、寫下來、說出來

    1有三種會不開,要開會得符合三條件

    2主管是為了幫助部屬「勉強才成功」而存在

    3你工作的部門,有自己的專屬信條嗎?

    4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成功,而掠奪對方

    專欄三 一頁報告、六頁報告與沒有異議的會議



    第4章 教育訓練這樣做,你帶的人能和亞馬遜人一樣厲害

    ──不會教新人、教訓訓練效果很差、同事也不想參加……




    .教育訓練要學到什麼?如何落實到實務上?

    1教的人不會教,學的人學不會,怎麼辦?

    2教育訓練有沒有效果?關鍵在有無檢測方法

    3不能產生行為改變的教育與訓練,寧可不辦

    專欄四 一年一次的亞馬遜外地集訓



    第5章 部門衝突、內部瀰漫無力感,亞馬遜這樣找回幹勁

    ──想法總是被打回票、部門協調累死人、公司產品只會模仿……




    .工作的目的──為了顧客

    1「反正……」、「不可能啦……」,當公司內充斥著這些聲音?? ?

    2「這賣得出去嗎?」公司裡總是有人打擊新想法?? ?

    3只想著自己(部門)要什麼,卻忘了顧客要什麼

    4製造產品不是模仿大賽,先想顧客要什麼

    專欄五 亞馬遜的聖誕節客服,以顧客要什麼為思考前提



    第6章 考績怎麼評估,結果人人服,員工留得住?

    ──員工認為考核不公平、離職率高、擺爛老員工與辦公室怪咖……




    .不以成敗論績效,而是定期檢核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1績效評估不該出現的字:很積極

    2「你辛苦了,謝謝」是對員工最大的激勵

    3挖掘老員工的存在價值

    4遇到怪咖同事怎麼辦?與其閃躲,不如面對

    專欄六 亞馬遜績效評估制度的特色



    第7章 追求永續經營,該冒什麼風險?

    ──同事都害怕失敗、特休假有名無實、資深員工與老員工溝通不良……




    .如果維持現在的狀態,公司能夠繼續經營下去嗎?

    1怕失敗、不敢嘗試?從承擔小風險開始?? ?

    2調和工作與家庭生活,而非平衡

    3搞不懂年輕人在想什麼?搞懂了又如何?

    專欄七 亞馬遜能一邊高速成長、一邊調整



    第8章 光有善意沒用,亞馬遜這樣打造優質職場

    ──決策曠日費時、無謂的人工作業浪費時間……




    .光靠善意無法持續工作,要建立機制

    1需要蓋的章不超過五個,兩個披薩就要搞定?? ?

    2貴公司以人工完成的工作,顧客願意買單嗎?

    專欄八 亞馬遜的事後檢討機制



    第九章 青年愛斜槓,員工漸高齡,亞馬遜這樣因應變化

    ──不想學習新事物、員工想同時照顧家人和育嬰、想兼副業……




    .只要能達到工作目標,制度可以靈活變通

    1學習,工作,再學習,換跑道

    2明確數字目標,彈性上班方式

    3不同領域的副業經驗,能加強本業的工作品質



    後記 亞馬遜最大的強項?按部就班、貫徹執行而已

    參考資料附錄










    令人頭大的管理問題,亞馬遜都這麼解決




      這些年來,西雅圖出現驚人的變化。



      2018年12月,我造訪了亞馬遜總部所在地,位於美國西岸的西雅圖。前一次拜訪是在2015年,我還任職於亞馬遜的時候。當時亞馬遜在剛開始重新開發的南聯合湖(South Lake Union)地區建了幾棟大樓。當時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既沒有看板、也沒有大門或圍牆的區域,就是亞馬遜的總部所在地。



      然而,在2018年,亞馬遜搬遷到更寬廣的園區,正式進駐新總部大樓。我的舊友、某位亞馬遜高級副總裁告訴我:「與亞馬遜相關的大樓,在這附近就有35棟!」西雅圖曾由波音飛機、微軟帶動經濟發展,也是星巴克咖啡誕生的城市。而今西雅圖已經形成以亞馬遜為中心的經濟圈,其影響力之大,連同上下班尖峰時間的衝擊,被稱為「亞馬遜效應」。



      西雅圖街道急遽的變化速度,與亞馬遜的成長速度呈現同比例增長。過去幾年來,亞馬遜以每年30%的速度成長,這也代表亞馬遜每隔2年,企業規模就會增加一倍。周邊環境自然會出現相對應於這種成長速度的各種改變。因此理所當然的,時隔3年後造訪西雅圖,在我眼中已經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



      永遠要尋找最適當的答案



      為何這本書,一開始要先談亞馬遜的成長速度?

      這是因為高速成長的企業,若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經營就會出現困境。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行動,對亞馬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亞馬遜將「反向思考」(Thinking Backward)深植於企業文化中,總是從「最終目標是什麼?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現在必須做什麼?」的角度來面對問題。蓋房子時,如果地基沒有建好,就在上面不斷施工,這些建築物總有一天會倒塌。同樣的,如果不從根本解決問題,只是不斷見招拆招,這樣的成長遲早會在某個瞬間陷入困境。



      作為日本亞馬遜創始的第十七位成員,投入創建工作之後,我在這家企業度過了15個年頭(按:詳見《Amazon的人為什麼這麼厲害?》一書〔大是文化出版〕)。離開亞馬遜後,我更重新認知到它的厲害之處,那就是「亞馬遜貫徹始終」。



      亞馬遜的執行長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思考事物規模的時間軸,遠比你我所能想像得更長遠。而對其態度深有同感並聚集的亞馬遜員工,便經常要尋找「最適當的答案」。



      當然,這不是指亞馬遜的做法是唯一的正確答案。但在這個面臨超級少子高齡化、人工智慧崛起、東京奧運後經濟下滑等劇烈變化的時代,企業經營也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對於目前苦於這些問題的主管,亞馬遜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可以帶給他們一些線索?這便是驅使我撰寫本書的強烈動機。



      亞馬遜的強項──解決一個問題,賣出很多答案



      2018年底在西雅圖,我親身體驗了幾項亞馬遜推出的新服務。亞馬遜與大型地產開發商一起合作,推出亞馬遜體驗中心(Amazon Experience Center),這是一棟有兩層樓,4個房間的智慧家居建築,其特徵是透過可用語音簡單操控的智慧型喇叭「Amazon Echo」為中心的設計。只要對喇叭說「我想看電影」、「去打掃」、「拉開窗簾」、「關掉電燈」等指令即可,可說是近未來的住宅。藉由這項服務,也可望能夠解決高齡化與獨居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不同於迄今為止、由握有科技的人來製造物品或提供服務,亞馬遜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由具有願景並試圖實現該願景的人,與握有各種科技的人共同合作,創造出各種物品與服務,這就是我們的時代。



      除此之外,我也造訪了無收銀機的人工智慧便利商店「Amazon Go」創始店。只要事先下載並安裝手機應用程式,在入口處感應手機,然後把所購買的商品放入購物袋、從商店出口離開的瞬間,系統便會自動結帳。商店裡透過大量裝設在天花板的鏡頭,檢測顧客的袋子裡放了什麼東西,總共有幾個。換句話說,因為有最先進的影像辨識技術,才得以實現全球第一家無收銀機的人工智慧便利商店。



      然而高度影像辨識技術並非在一朝一夕之間出現的,亞馬遜早在倉庫的進出貨作業過程中,就導入並活用影像辨識技術。此外「Amazon.co.jp」的手機應用程式中,也搭載商品檢索功能,只要用手機拍下眼前的物品,就可以搜尋販售商品的網頁。影像辨識技術這個關鍵詞,貫穿並聯繫了過去、現在與未來。



      創始於西雅圖的「Amazon Go」推廣到全美各地、歐洲等地之後,應該也會進入日本市場。對苦於勞動力減少的已開發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良策。



      不僅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對他人銷售解決方案



      對企業來說,從根本解決問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那便是從銷售過程中獲得的知識。



      亞馬遜透過「Amazon Go」所要銷售的,並不是放置在店裡的商品,而是「Amazon Go」這個革命性的平臺。因為除了人手不足之外,這種型態的商店也可能解決其他各種問題,例如對於偷竊(順手牽羊)就有很好的嚇阻效果。偷竊對各超市或書店而言,都是很頭痛的問題,但只要利用影像辨識技術管理的「Amazon Go」,便可減少因偷竊帶來的損失。或是可以具體分析消費者在店裡的購買行動。在這家便利商店,只要分析顧客購買時的影像,便可更清楚掌握店面商品促銷活動的宣傳效果。



      自行創建設備及體制,然後把它作為平臺銷售──亞馬遜便是基於這個基本概念來推展業務,並持續成長。

      或許有些讀者對「問題解決」一詞抱有負面印象,認為這是消除負面的情況,回歸到零的狀態。



      然而,亞馬遜著眼的解決問題層級遠高於此。亞馬遜的期望是「從負的狀態一口氣轉為正面」。只要正面面對問題,並從根本解決,從其他各方面必定會出現一些聲音:「可否提供做法或機制給我們。」換句話說,解決公司問題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將有可能成為新商品。



      各位或許也可以嘗試一下亞馬遜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以「能賣給其他公司」、「對社會有正面影響」這樣的層級為目標,更積極的尋求解決之道。要推動一顆很重的大石頭,一開始或許要花比較多力氣,但若能繼續前進,前方必定有充滿創造性與希望的未來在等待著你。



    推薦序



    管理最重要的,永遠是如何對待人



    臉書「我是艾薇。蕭」板主、葳逸整合行銷總經理�艾薇蕭




      以前陳舊的管理概念認為,組織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只要把人填好、填滿,組織就可以正常運作。在工業時代應該如此,然而時至今日,所有的資訊爆炸透明,光是面試過程,都會被放在網路上評斷,如果還不改觀念,管理應該很難。



      每個企業組織的文化不同,文化的走向,絕大部分是被老闆影響的。雖然說職場談的是能力及利益,但其實人是有情感的,如果老闆一心只想把員工當成賺錢的工具,員工也必然把老闆當作收入來源的工具。當出現收入更好的工作,自然會毫不眷戀的離開。但很多人就是存有這種自己可以索討,但別人必定得付出的心態,才會搞得自己痛苦不已。



      隨著企業經營慢慢擴張,管理及應變的方法就必須改變。草創時期幾個人的規模,與員工成千上萬的大公司相比,管理方式絕對不同,如果決策者不能及時跟上組織變革,且改變自己的心態,是很難蛻變成非常厲害的企業。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中型公司,無法再更上一層樓的瓶頸所在。



      但不管多麼大的公司,管理工具是為了賦能人,而不是為了把人變成工具。尤其是網路世代,每個員工認同文化而願意為公司效力,盡心盡力的去創造價值,遠比安份守己的把事做好更重要。



      獲邀閱讀大是文化出版的《帶人的問題,Amazon都怎麼解決?》,我感觸很深。因為創業其實只有兩件事,一是錢、一是人,把錢和人處理好,公司就可以持續營運不倒閉。但說真的,錢的事簡單,不管是找投資、借貸、節省成本還是擴增業務收入,都是一翻兩瞪眼,可立即見效的。



      但管理人的困難之處,在於有各種面向和立場,有許多情緒及角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如果不好好處理,看似小事,最後就會變成大事。我有個朋友脾氣暴躁,對待員工苛責,結果被員工背叛,將整個公司的生產線跟人員全都帶走,跳槽到競爭對手公司,原本破億的營業額歸零,搞到公司差點倒閉。積怨已久的情緒加上利益,讓員工做此決定,身為老闆的人實在無法說自己沒有責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絕對可以看得更遠。Amazon規模這麼大的企業,管理方式肯定有過人之處。書中針對各式各樣的狀況解說,是非常實用的管理工具書。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得不斷學習、面對,才能走到最後。



      本書非常推薦給想要好好學習管理的人,或想要在組織裡往上爬的人。有天也許你會處在高位,這本書可以帶給你更寬廣的視野。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