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三)

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2462
林鈺雄
元照出版
2020年1月01日
193.00  元
HK$ 173.7  






ISBN:9789575112462
  • 叢書系列:刑事程序法+國際公法
  • 規格:精裝 / 504頁 / 15 x 21 x 7.0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刑事程序法+國際公法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刑事法











      刑事訴訟法與人權議題具有特殊的關連性。隨著二次戰後人權基準國際化與普世化的浪潮,刑事訴訟法的發展,也逐漸跳脫傳統的國家主權格局,進行跨國性的比較與整合。可以說,探索「超越國界共同繼受的法治國遺產」、「法治國刑事程序不可放棄的基本原則」及「與時俱進的刑事人權保障標準」,成為主導刑訴發展的新典範。尤其是在我國將兩公約內國法化後,接軌國際人權更是大勢所趨。本書據此研究方向,嘗試拓展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思維版圖,處理公平審判、無罪推定、司法互助、DNA資訊干預、對質詰問、犯罪挑唆、缺席審判、合理審判期間等各項議題,指出我國刑事實務與國際刑事人權基準的落差,並提出解決之道。


     





    系列序





    ◎ 干預保留與門檻理論──司法警察(官)一般調查權限之理論檢討�1

    壹、問題之提出�2

    貳、偵查措施與法律保留�5

    參、一般授權與門檻理論�22

    肆、結 語�34



    ◎ 對質詰問之限制與較佳防禦手段優先性原則之運用──以證人保護目的與視訊訊問制度為中心�37

    壹、前 言�39

    貳、歐洲法之走向:以歐洲人權法院之案例法為中心�42

    參、我國法之發展�70

    肆、綜合之評釋�85

    伍、合乎公約的內國法解釋:代結語�104

    陸、後 記�106



    ◎ 司法互助是公平審判的化外之地?──以歐洲人權法院的兩則標竿裁判為借鑑�109

    壹、前 言:從次等被告說起�110

    貳、問題之所在�112

    參、我國最高法院的內國傳聞取徑�122

    肆、歐洲人權法院之人權保障取徑�133

    伍、預防性的合作取證模式─代結語�152



    ◎ 國家機關的「仙人跳」?──評五小一大案相關陷害教唆判決�157

    壹、前 言�160

    貳、事實與判決摘要�162

    參、案例及判決評析�175

    肆、法治國的「警鐘」,抑或「喪鐘」?─代結語�197



    ◎ 刑事程序中的DNA資訊干預──從歐洲人權法院S. and Marper案談起�201

    壹、前 言:屢建奇功的DNA?�202

    貳、標竿裁判:S AND MARPER V UK�204

    參、S AND MARPER 案的前因後果�210

    肆、對我國法之啟示:代結語�225



    ◎ 命被告退庭行隔別訊問之缺席審判──探究刑事訴訟法第一六九條的失落法理�227

    壹、問題之提出�228

    貳、對質詰問之補正?當事人進行主義之轉向?�230

    參、缺席審判之例外!�240

    肆、程序瑕疵之法律效果�244

    伍、結 論�252



    ◎ 刑事非常救濟制度之漏洞與填補──兼評鄭性澤聲請再審案�255

    壹、前 言�256

    貳、從兩種非常救濟的「相互指示」談起�258

    參、幽靈指示之救濟漏洞�266

    肆、漏洞填補之立法建議�279

    伍、結 語�290

    陸、後 記�292



    ◎ 正視並彌補「司法不法」──鄭性澤死刑案評鑑報告�293

    壹、前 言:正視「司法不法」!�297

    貳、規範之說明�299

    參、個案之適用�312

    肆、結 論:彌補「司法不法」!�325

    伍、後 記:遲來的正義!�325



    ◎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觀點之裁判評釋Ⅰ──刑訊禁止、法官迴避與合理審判期間�327

    壹、前 言�328

    貳、刑訊禁止、繼續效力與訴訟證明�330

    參、無偏頗性與聲請法官迴避�342

    肆、合理審判期間與減刑優惠�353

    伍、結 語�368



    ◎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觀點之裁判評釋Ⅱ──精障死刑限制、對質詰問例外及司法互助案件�371

    壹、前 言�372

    貳、死刑限制與精神障礙�373

    參、對質詰問與傳聞例外�387

    肆、司法互助與公安筆錄�395

    伍、結 語�406



    ◎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觀點之裁判評釋Ⅲ──被告閱卷、通譯協助及上訴第三審限制�409

    壹、前 言�410

    貳、被告閱卷限制與公平審判�412

    參、通譯協助與公平審判�422

    肆、上訴三審限制與公平審判�430

    伍、結 語�441

    陸、後 記:為權利而奮鬥!�442



    ◎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觀點之裁判評釋Ⅳ──媒體預斷、對質詰問、隔別訊問與公平審判原則�445

    壹、前 言�446

    貳、媒體預斷、無罪推定與公平審判�448

    參、對質詰問、例外法則與公平審判�458

    肆、隔別訊問、被告缺席與公平審判�468

    伍、結 語�475



    ◎ 本書索引�477

    ◎ 本書附錄(本系列論文集 第一、二冊目次)�479



    ?









      本書是筆者《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系列論文集的第三冊,共收錄十二篇相關論文,其中包含七篇TSSCI 期刊論文(《臺大法學論叢》計五篇,《政大法學評論》及《歐美研究》各一篇)。



      在議題方面,除基礎理論研究(法律保留與門檻理論、對質詰問之例外法則、司法互助與公平審判、DNA 干預處分、違法犯罪挑唆及被告缺席審判)之外,另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筆者於研討會發表之鄭性澤死刑案的兩篇評釋論文;二是從「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觀點」出發的我國刑事裁判評釋系列,共計四篇。這兩個部分,在論文發表後,於我國立法與實務方面也有令人欣慰的後續發展:鄭性澤死刑案經提起再審後,無罪確定,終獲平反;而內國法化系列處理的其中兩個議題,即對我國刑事訴訟法之「上訴第三審限制」及「被告本人閱卷限制」的批判,於我國法亦開花結果,大法官先、後作成司法院釋字第七五二號及第七六二號解釋,宣告相關立法違憲,立法者後來亦本於解釋意旨而新通過相關條文修正案。儘管本系列論文處理的諸多議題,我國法仍是原地踏步,但以上正向發展,仍是可喜可賀!



      最後,在出版事宜方面,要特別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的全力協助,以及林容、洪瑋廷、陳建廷的校對與建議。

    ?
    2019年立秋於草山松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