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1959∼1989)

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1959∼1989)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7638
謝川成
秀威資訊
2020年1月10日
107.00  元
HK$ 96.3  






ISBN:9789863267638
  • 叢書系列:文學視界
  • 規格:平裝 / 250頁 / 14.8 x 21 x 1.25 cm / 普通級
    文學視界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 綜論馬華文壇代表性文學刊物《蕉風月刊》、文學團體「天狼星詩社」,與重要作家白垚、牧羚奴(陳瑞獻)、溫任平從傳播學角度考察1959-1989年之間,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與發展,馬華現代文學跨學科研究的典範。



      --------------

      「文學傳播必須有人,也必須有作品,沒有作品,文學傳播欠缺文本,沒有影響力,到頭來無法傳播!」

      --------------




      本書著重於文學傳播媒介在馬華現代主義文學三十年的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從傳播學的角度考察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和發展的專著,在研究與檢視當中,為馬華現代文學樹立跨學科研究的典範。



      《蕉風月刊》,作為馬華現代文學的堡壘,從五十年代末開始就直接、間接地推介西洋現代文學和栽培馬華本土現代文學的作者,貢獻良多。



      「天狼星詩社」成立,則是在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維護和傳播現代主義文學,栽培了為數不少的現代詩人,並出版了頗具代表性的現代詩選。



      白垚、牧羚奴(陳瑞獻)、溫任平三位文人在不同的時期對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各有影響。白垚在五十年代末推動反叛文學,後來積極引介現代主義文學,本身也創作和發表現代詩,為現代主義文學奠下基礎。牧羚奴從事現代詩和小說創作,1968年加入《蕉風月刊》編輯陣容,採取多樣化的策略,促進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尤其是翻譯西方現代文學方面,他本身翻譯了不少重要的作品,也找到一批文人與他一起從事譯介西方現代文學的工作,對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影響深遠。溫任平在七十年代初崛起,撰寫現代詩、散文和文學評論。他從理論建構與創作實踐積極推廣馬華現代文學,策劃主編和出版《大馬詩選》、《馬華文學》和《馬華當代文學選》,並成立天狼星詩社,栽培文學新秀,對馬華現代文學的傳播可謂情有獨鍾和不遺餘力。



    本書特色



      ◇ 從「傳播學」角度論析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與發展,詳細考察《蕉風月刊》、「天狼星詩社」,以及代表作家:白垚、牧羚奴(陳瑞獻)、溫任平。



    名人推薦



      溫任平(馬來西亞天狼星詩社社長)

      謝永新(南寧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王潤華(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教授)

      李瑞騰(臺灣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專業推薦│



    ?


     





    │推薦序一│文學傳播的原始點:毋忘初心�溫任平  

    │推薦序二│文學傳播的意義�謝永新  

    │推薦序三│追尋熱帶叢林深處現代主義的基因�王潤華  

    │推薦序四│馬華文學史上的另一條脈流�李瑞騰  



    │第一輯│《蕉風》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1 《蕉風》與50年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2 《蕉風》與60年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3 《蕉風》70年代:後陳瑞獻時期現代文學的傳播策略 



    │第二輯│天狼星詩社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4 天狼星詩社與70年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5 天狼星詩社與80年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第三輯│文人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6 白垚:馬華現代主義文學傳播的推手 

    Ch.7 陳瑞獻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傳播 

    Ch.8 溫任平與馬華現代主義詩的傳播 

    Ch.9  散文革新與傳播:溫任平與馬華現代散文的傳播 



    後記





    推薦序一



    文學傳播的原始點:毋忘初心




      〔節錄〕

      2003年開始,我與川成往新加坡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文理學院、上海復旦大學……參加文學研討會,不是旁聽,是主動的、積極的參與整個研討會的辯論過程,提升自己,廣結善緣,認識海外的學者專家。師徒如此奔徙十餘載,用意不在「賣」天狼星詩社,而是讓詩社(詩社只是個籠統的稱謂)有血有肉的人,在地理上作出跨越的嘗試;即使我們的文學傳播失敗了──因為文學作品份量不足,因為外面的世界太大,高手太多,因為馬華文學之於兩岸三地僅僅是涓滴之水──也無愧今生。


    溫任平(馬來西亞天狼星詩社社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