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鳳邑舊城城隍出巡:信仰與地方再現

鳳邑舊城城隍出巡:信仰與地方再現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04038
李橙安,邱延洲,周志明
蔚藍文化
2019年11月28日
59.00  元
HK$ 50.15  






ISBN:9789865504038
  • 叢書系列:文化觀察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觀察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其他











      經歷近百年的變遷,我們得到了什麼?

      是否又失落了什麼?




      鳳邑舊城城隍出巡,始於昭和四年,當時左營區長,也是活動發起者鄭新芬認為,此可達振興商況之目的,更可帶動地方聚落的發展。

      時至今日,出巡活動依然深受在地「十三角落」的支持,與時俱進又別具特色的科儀與陣頭,更是「市定民俗」且廣為人知!

      高雄是少數同時擁有二座城池以及二座城隍廟的城市,尤其是位於左營的鳳山縣舊城,其規模與周邊聚落祠廟之完整,放眼全國可說是絕無僅有。



      過去,少有深入研究舊城城隍廟的歷史沿革,以及左營各聚落間之關係演進。本書透過城隍廟「與地方薺英之間關係」、「出巡歷史演變與民俗課題」及「文化資產修復」三個面向,再現其間脈絡。



    ?


     





    局長序 從常民文化出發,留下城市最美好的歷史記憶

    序言



    壹、從清代官廟走入民間社會的共同治理

    一、城隍信仰與鳳邑舊城城隍廟之肇始

    二、舊城城隍廟重修與十三角落仕紳之參與



    貳、舊城城隍廟十三角落組織及其公廟簡介

    一、十三角落組織管理型態之形成

    二、十三角落公廟簡介



    參、鳳邑舊城城隍出巡與市定民俗

    一、日治時期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催生之城隍出巡

    舊城城隍出巡的科期與內涵

    二、丙申科舊城城隍出巡主要儀式與陣頭

    三、市定民俗的登錄與形塑歷程



    肆、鳳邑舊城城隍廟戊戌年重修與彩繪保存

    一、舊城城隍廟戊戌年重修與文物保存

    二、門神彩繪保存修復



    伍、參考文獻



    陸、附錄


    一、責任有限舊城信用合作社發起人員名單

    二、舊城城隍廟重建委員身分一覽表

    三、民國五十七年歲次戊申科舊城城隍廟慶成建醮大典紀念碑

    四、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一日舊城城隍廟慶成建醮收入支出結算碑

    五、十三角落公廟興建年表





    ?





    序言



      高雄是少數同時擁有二座城池以及二座城隍廟的城市,尤其是位於左營的鳳山縣舊城,其規模與周邊聚落祠廟之完整,放眼全國可說是絕無僅有。為了做好文資保存,帶動城市發展,高雄市政府與文化部於二?一六年底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見城計畫」。以考察舊城遺址、保存文化資產、再現聚落文化、推動觀光遊憩等方式,重新連結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找回城市的光榮感。然舊城的再現,除了舊城考古上所做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周邊聚落的參與,以及文化特色上的展現。



      鳳山縣舊城古稱「興隆庄」,因先民相繼入墾發展成「里」,後因人口不斷增加再分為「興隆內里」與「興隆外里」。雖然興隆內、外里一詞隨著日治時期區里重新劃分而走入歷史,但位於舊城北門外的鳳邑舊城城隍廟卻透過信仰及其背後社會網絡的連結,不僅完成了城隍廟的重建,更因此帶動了興隆內、外里十三角落及其廟宇文化的保存。



      舊城城隍廟之出巡,肇始於大正七年,由當時左營區長鄭新芬所發起,其規模堪稱南臺灣城隍信仰一大盛事。鄭新芬除擔任左營區長一職,因其經商有成,更與謝耀麟等地方仕紳發起籌組「責任有限舊城信用組合」,甚至利用舊城城隍廟做為辦理社員會議之空間,而舊城城隍出巡之倡議,鄭新芬認為除了透過迎神賽會達到振興商況之目的,透過城隍廟之經營可與地方仕紳產生連結、帶動地方之治理。



      舊城城隍廟於戰後發起重修, 礙於當時民力尚待復甦, 延至民國五十一年由仕紳謝耀麟發起,並延續日治時期地方共同參與之精神,採用十三角落共同鳩資重建的方式進行推動,整體工程委託台南吳橫先生進行設計,更麟聘潘麗水先生進行彩繪,迨落成後由謝耀麟等仕紳倡議,邀集積極參與重建的十三個地方公廟共同進行管理委員會之籌組,成為全國唯一由十三個角頭共同管理的城隍廟。



      「舊城城隍出巡」分別於民國三十九年、四十七年、五十八年、六十年及六十六年舉行,曾有約十年之停滯,民國八十六年到一??年之間則採三年一次辦理,最近一次為民國一?五年。因其豐富的歷史沿革與特殊的信仰文化,一?七年經高雄市政府公告為「市定民俗」,舊城城隍廟本體建築也於一?七年十二月展開本世紀以來最大規模之重修。



      本書詳細描述舊城城隍出巡的歷史脈絡,再現了舊城城隍廟與地方社會網絡的連結,梳理舊城城隍廟經營背後與地方治理的多重關係。同時也希望此一精神延續至文化資產的保存,透過重修廟宇、推廣民俗和保存文物,帶動起十三個角落的共同參與。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