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內對於勞動權益與職災愈來愈重視,製造業與營造業為我國發生職災最多的 2 個行業,多年來政府對於推動該 2 行業減災措施是否有效,必須重新檢討我國近年職災特性,再次檢視防災策略是否適合,才能進一步落實製造業與營造業職場安全防護。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統計分析國內職災趨勢及災因、探討職災策略有效性,結合國內職災資料庫紀錄內容,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檢視關鍵訊息,彙整成職災預防與評估知識。 研究發現勞保資料檔數據對我國死亡職災人數有低估情形,減災策略如單以勞保資料作為成效評估指標,存在安全防護缺口無法完整反應及職災數據低估情形;重大職災數據資料庫資料顯示我國製造業及營造業重大職災發生件數歷年起伏變化大,近年有增加趨勢;在失能及傷病職災部分,勞保職災給付資料顯示呈現逐年下降之趨勢,但勞工發生死亡職災件數卻無法獲得有效控制,因此,在減災策略推動上,仍須詳細探究職災成因,才能落實勞工安全防護。另製造業有 17.7% 之罹災事業單位,營造業有 68.8% 之罹災事業單位,為規模小於 10 人且為承攬作業時發生重大職災,我國要進一步減災,如何防止承攬作業之小型事業單位發生職業災害是關鍵因素。 研究建議職安署依職安法 26 條及 27 條,強化原事業單位或業主之責任,確保承攬人勞工在進入工作場所前,接受相關安全衛生訓訓練,並落實承攬單位安全衛生管理;針對職災仍居高不下之營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食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等高職災行業,加強安全衛生宣導、輔導及檢查;運用焦點防災方式,針對高職災之墜落、感電、切割夾捲災害,全力推動配戴安全帶、漏電斷路器、防護罩之宣導、輔導級檢查,先將高職災類型有效降災;成立安全衛生知識平台,運用群眾智慧,挹注經費廣泛建立、收集各種安全衛生素材,並善用各種通路,加強工安意識;建議工安獎增列安全創新獎,鼓勵、蒐集事業單位設計務實可用之防護創新作法,並提供同業觀摩運用,期使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更為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