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

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96835
曾廣志
香海文化
2019年11月19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9796835
  • 叢書系列:愛.生命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愛.生命


  •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生死無可避免

    如何從貪生走向不怕死

    把握當下

    來去自如



      《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可說是一本探索生命之旅的導覽書,作者用輕鬆家常的語氣娓娓訴說周遭的生命故事。每一篇的生命視野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生死,從日常生活中反思生命的意義,進而能坦然面對自我以及親人的生死大事,從而及早準備,期盼瀟灑去來。



      作者曾廣志,一直以來努力於生命意義的探索,樂觀開朗的性格,總是帶給周遭滿滿的正能量。作者曾直言,從小就畏懼生死,但他卻選擇與常人不同的路徑:面對生死,甚至帶著大家認識生死。



      本書以四個章節暢談生死,在面對人生種種的不確定,無論是天妒英才(如何不留遺憾)、意外災難(準備無法準備的生死)、老病折磨(為生命找到平衡)等,如何從中體悟生命循環,而能化解生死的恐懼,提升自己與親人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更進一步,而能安頓自己與親人的身心。

    ?

      生命豐富斑斕,各有不同色彩,接受各種色彩變化,是我們一生的課業。該放手?還是緊緊把握?每一步都沒有對錯,只有與生命對話中所體悟學習的人生課題意涵。

    ?


     





    【原版序】面對生死的指南 �慧開法師

    【原? 版】醫者之師醫人醫心 �覺誠法師

    【推薦序】生命之歌來去自在 �覺培法師

    【推薦序】開啟一扇思考生死且擁抱生命的門�鐘育志

    【推薦序】善終之前要如何善生與善別 �許禮安

    【自 序】安頓生死的線索

    ?

    第一章 每一口呼吸都甜美

    編寫生命的遊記

    遺囑的遺囑

    開啟「生病」的禮物盒

    及時與當下

    教超人怎麼飛

    不留遺憾

    數饅頭與吃饅頭

    友誼萬歲

    八萬人生不花白不花

    生活與鮮活

    話別

    準備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

    天妒英才

    講與不講之間

    六月施

    突破慣例 擁抱生活

    準備「無法準備」的生死

    虛幻與真實

    面對生命的抉擇

    尋找生命的安住

    面對人生的不確定突

    ?

    第二章 生命本自優雅

    所為何事?

    謹記生命的美好

    疏通生命的活水

    為生命找到平衡

    生涯回顧從頭開始

    婚喪喜慶

    忌諱與機會

    走過人生

    反省!翻醒!

    化卻舊恨不生新愁

    覺察生活的沸點

    老來無悔

    父親的叮嚀

    寬恕與輕安

    慈悲自己 放過別人

    走向終點的姿態

    謝謝您 讓我告訴您

    把握孝親時限

    有憾人生

    與生命挫折應對

    助念助人助慈

    善終是一生的功課

    雕琢生命的意義

    ?

    第三章 圈起生命的圓

    畫上生命的小句點

    時間到了就應該慈手

    體悟生命循環

    讓生命自然來去

    守護喪親者

    談報喪

    已知與未知

    母親的生死實習課

    天天都會死 日日都要活

    悲喜交集

    生死實習與實踐

    走向生命的慈慈與安詳

    呼吸之間

    念念分明 死亡無懼

    活著真好!

    有緣相對 無言以對

    學習生活 學習死亡

    走向生死 走向真心

    準備愛到生命的盡頭

    診前診後

    ?

    第四章 情感校準

    擁有希望的權利

    我要回家

    圓夢無憾 生死自在

    爸爸請您不要哭

    最後一段路的陪伴

    面對工作上的生死

    體諒老病

    學習耐煩

    誠實自然面對生死

    思前想後

    安詳上路

    延續光明延續愛

    死有重於泰山

    最後一面

    如此告別

    以生命延續生命

    瑞蘭姐再見

    駐足感念

    慢死深活

    既早知 當惜之

    親愛的彩霞謝謝您

    再見托比

    ?





    作者自序



    安頓生死的線索




      二○一八年年底,當《來去自如:與生死跳探戈》在馬來西亞由馬來西亞佛光文化出版的時候,我是壓根兒沒有想到這本書會在臺灣出版。但是一如過去的經驗,書本是會有它自己的生命與因緣的。結果這本書就在覺培法師的舉薦和妙蘊法師的支持下,在相隔一年後由香海出版了,書名《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



      說起來有趣的是,當初馬佛光版的書名,是因師父上人星雲大師慈悲應允給予墨寶做為封面而定的。書名定下後,經過反覆思維,我對師父上人所寫的「來去自如」有了更深的體會。原來當我們因為「來」而煩惱的時候,我們就要看到「來」中的「去」。當我們因為「去」而想不開的時候,就要想到「去」中的「來」。更重要的是來與去都是藉事練心的機會,只要習慣在來去之中以佛法的智慧觀照,如此不管是「來」還是「去」,我們都將能日益自在自如的。這其實也是生死省思的精義。因為我們都不能避免生死,所以我們更應該面對和接受生死的真實,並思維及探究生中之死與死中之生的含義與智慧。



      談到生死的探究,自然就會想到我鑽研生死學的歷程。臺灣其實就是孕育我生死學探索與研究的地方。早在一九九○年九月九日,當我從馬來西亞長途跋涉到三千公里外,坐落於臺北縣林口鄉的僑生大學先修班就讀的時候,我的生死探索之旅就已經揭開序幕了。當時離家千里的體驗,雖算不上是死別,但是生離的煎熬卻是再真實不過的。我對家人的思念,表現在一天可以寫多達五封家書,以及省吃儉用,就為了能打電話聽一聽母親和家人的聲音上。還記得有一天,甚至因為思鄉情切,難忍生離的哀痛,我從宿舍一路跑到學生輔導室,一進門就對著輔導老師痛哭流涕不能自已。現在回顧起來,其實這些生離的苦痛背後都有著畏懼死別的陰影。畢竟,我八歲第一次短期出家,其實就是因為畏於死亡。所以我常說我真的是一個很怕死的人,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對生死的畏懼,居然成了推動我鑽研生死學的最大動力。



      一九九一年我考入了高醫大醫學系,在學醫的過程中,生離死別逐漸從我的人生體會,經由大體解剖、病理切片,以及後來在醫院的臨床見習與實習,變成了生活中的常態。雖然在習醫的過程中見到的生死場景多了,但是我的生死疑惑卻是有增無減。 除了童年學佛,在大學也因為參與慧燈佛學社而有機會親近南傳、漢傳以及藏傳的大德與教義,所以佛法很自然的就成了我剖析生死的重要指南。就這樣,我帶著縈繞心頭的生死疑惑,再加上種種的因緣,在醫學系畢業之前考上了佛光山南華大學的生死學研究所。醫學系畢業後,我放下了擔任臨床醫師的機會,一頭栽進了生死學的研究與探索。二十年來盡力推廣生命教育與生死覺醒,今天能在澳洲Griffith大學的醫學院中推廣生死覺察以及省思性教學,回顧來時路,除了感恩家人、師長及十方善因善緣,更感念在臺灣的生活啟發,尤其是與佛光山的殊勝因緣。



      這本書是我在生死學研究所畢業之後,長達二十年來為大眾撰寫的三百餘篇生死相關的文章選輯。它除了可以說是我回饋臺灣的禮物,也可以說是我對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多年來的培育的感謝。衷心希望這本書有隻字片語能為面對生死疑惑的人,提供那麼一點安頓生死的線索,更願以此微薄功德回向,祝願人心恆常安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二○一九年七月十四日寫於澳洲布里斯本自宅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