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趙紫陽傳:一位失敗改革家的一生(上中下) | 
              
                | 
 
                    
                      |  |     
						  |  |  
						    
                            |  |   |  | 9789863873204 |  |  
                            |  |   |  | 盧躍剛 |  |  
                            |  |   |  | 印刻 |  |  
                            |  |   |  | 2019年10月10日 |  |  
                            |  |   |  | 700.00                               元 |  |  
                            |  |   |  | HK$ 700 |  |  
                            |  |  |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863873204叢書系列:People規格:平裝                                             / 1264頁 / 17 x 23 x 6.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People
 | 
				
			  
                | 
 | 
				
		      
			  
                |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 
			  
			  		      
                | 內 容
 簡
 介
 | 
 
歷經十三年探詢與追索,成就最完整的趙紫陽全傳
 
 中國近代最開明前進的改革家,
 
 他的名字是中共至今仍不敢面對的禁忌!
 
 
 
 ◆ 上卷
 
 一位形象溫和開明的改革者,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如何成為中共黨史上最禁忌的圖騰?2005 年1 月17日,中央政治局前總書記趙紫陽辭世,標誌著近代中國一個相對開放、蓬勃的時代杳然逝去。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竟是這般草草。
 
 
 
 《人民日報》上短短六十二字的訃聞,沒有生平,沒有簡歷,僅以極其含糊的文字便發落了這位改革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出身河南滑縣地主之後的趙紫陽,1938年加入共產黨,十九歲擔任滑縣縣委書記,二十一歲擔任地委書記,其組織動員能力即已備獲上級肯定,從而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中共建政後,趙以河南「土改專家」之名望奉調入粵,從此一路上升,深獲「華南王」陶鑄的賞識與青睞。
 
 
 
 1958年至1961年大躍進期間,趙輔佐陶進行了一場狂熱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試驗,終釀糧減產、人餓殍大災禍。面對試驗大失敗,趙卻又能痛徹承認錯誤,承攬一切責任,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共產黨人的姿態與風範。
 
 
 
 ◆ 中卷
 
 文革期間,中共第四號人物陶鑄被打倒,趙紫陽不願與之切割,連帶一併下台,五十年代初便開始的「陶趙治粵」政治格局隨之瓦解。從此,檢討、批鬥、關押、流放,趙備受羞辱、折磨,也令趙一家飽嘗顛沛流離之苦,流放地的黯淡歲月望不到盡頭,竟有意外轉折等在前方。
 
 
 
 1971年,趙紫陽再度被啟用,五年內歷任內蒙自治區黨委書記、廣東任省委書記、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第一政委。
 
 
 
 文革令趙痛定思痛,「大徹大悟」。趙入川,兩年多時間裡採取一系列務實措施,根本扭轉了九千萬川人二十多年吃不飽飯、餓肚子的歷史局面,並推行激進經濟體制改革政策,把中國「饑餓之鄉」和人口第一大省變為世人矚目的「改革之鄉」。
 
 
 
 趙在任上擔任中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踏上了「中國高層政治的快車道」,而其兩度入粵、五年治蜀的改革經歷,為趙入主中南海、倡行市場經濟導向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打下了政治基礎。
 
 
 
 ◆ 下卷
 
 1980 年,趙成為中共建政後第三任國務院總理。在舊體制舊官僚環伺,權力殿堂虎視眈眈下,這位無人脈,無班底的「庚申宰相」卻有一番大作為。
 
 
 
 面對鄧小平、陳雲「雙寡頭」政治格局和「老人政治」困境,趙長袖善舞,左右折衝。攜廣東、四川改革和政治經驗,以東歐、西方為師,堅定推行市場經濟改革,並以民主與法制為導向改革政治體制,制訂沿海發展策略和「貿易立國」國策,全面啟動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為中國的全球化與現代化打下了決定性基礎。
 
 
 
 然而中國改革巨浪,最後卻在「六四」的鮮血與眼淚裡終結了,趙個人政治命運也因此發生轉折。
 
 
 
 趙時任中央政治局總書記,同情學生運動,正視民意訴求,反對戒嚴,反對鎮壓,堅決主張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社會危機。「六四」民主運動失敗後,他不認錯,不檢討,不同意中共作出的「支持動亂、分裂黨」的政治定性,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在北京東城富強胡同六號開啟了長達十五年的軟禁生活……
 
 
 
 本書特色
 
 
 
 本書以趙紫陽的生平為經緯,透過他的政治際遇貫通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並揭露了中共亟欲迴避的內部鬥爭真實面貌。對於期盼深入認識趙紫陽、了解中共歷史事實和中國大陸社會變遷的讀者,是一部絕對不可錯過的磅礡巨著。
 
 | 
			  
                | 
 | 
			  			  			  
                | 目 錄
 | 
 
上卷
 
 序章? 軟禁至死(1989—2005)
 
 一、總書記喪事
 
 二、渴望自由
 
 三、致信中共十五大
 
 四、閱讀與思考
 
 五、惺惺相惜
 
 六、顧準與佛陀的觸動
 
 ?
 
 第一部? 打天下:左與右的訣竅(1919—1951)
 
 第一章? 「水之骨」
 
 一、趙家風水
 
 二、「忠」、「孝」不能兩全
 
 三、先去農會報到
 
 四、包辦、自由兩次婚姻
 
 五、趙修業、趙紫陽
 
 ?
 
 第二章 ?「運動群眾」
 
 一、滑縣經驗「不很文雅」
 
 二、趙紀一台戲
 
 三、「傳道」與「催眠」
 
 四、左右定律
 
 ?
 
 第三章? 暴力土改
 
 一、戰爭與和平
 
 二、新一輪階級鬥爭
 
 三、「灣子會議」開殺戒
 
 四、「石頭」
 
 五、階級滅絕
 
 ?
 
 第四章? 赤化桐柏
 
 一、南下
 
 二、再糾「左」
 
 三、殺人要講程序
 
 四、新財政方案
 
 五、進宛城
 
 ?
 
 第二部? 陶趙治粵:營造烏托邦(1951—1964)
 
 第五章? 削藩
 
 一、烏龜爬與趙入粵
 
 二、初露鋒芒
 
 三、「劉振本工作法」
 
 四、陶鑄來了
 
 五、受益者
 
 ?
 
 第六章? 陶趙格局
 
 一、陶趙配
 
 二、「怕共產」
 
 三、「共產黨變了臉」
 
 四、二反三反「地方主義」
 
 ?
 
 第七章 「人民公社」來了
 
 一、沒收農民財產
 
 二、《從化四日》中頭彩
 
 三、砸鍋煉鐵,拆房積肥
 
 四、山溝裡的「衛星」
 
 ?
 
 第八章? 反瞞產
 
 一、「插紅旗、拔白旗」
 
 二、四級跳
 
 三、「放開肚皮吃三頓乾飯」
 
 四、「反瞞產」再中頭彩
 
 五、兩個「趙」
 
 ?
 
 第九章? 變法失敗
 
 一、「可以……可以……也可以」
 
 二、兩次「神奇飛躍」
 
 三、數指頭的政治
 
 四、兩副面孔,兩個堅持
 
 五、幹活嫌人少,吃飯嫌人多
 
 六、阻擊「共產風」
 
 七、檢討「吃朱砂」
 
 ?
 
 中卷
 
 第三部? 趙主粵:動盪不安(1964—1975)
 
 第十章? 亂象
 
 一、「洲心經驗」流產
 
 二、「不能動武!」
 
 三、製造「老師」
 
 四、省委第一書記
 
 ?
 
 第十一章? 頭號「走資派」
 
 一、陶亡趙寒
 
 二、「把子彈準備好」
 
 三、檢討,再檢討
 
 四、「準備被打成黑幫」
 
 五、奪權大烏龍
 
 六、「調皮」
 
 ?
 
 第十二章? 監護、流放、解放
 
 一、不揭發檢舉陶
 
 二、「喃喃自語,以示不服」
 
 三、想當個縣委副書記
 
 四、天上掉下來個大「書記」
 
 ?
 
 第十三章? 趙「復辟」
 
 一、大棋局,小棋局
 
 二、四個「學習」繞口令
 
 三、造反派問題
 
 四、一九七四再主政
 
 五、善待「李一哲」,容忍「反對派」
 
 ?
 
 第四部? 督巴蜀:順天道,盡人道(1975—1980)
 
 第十四章? 國難未已,蜀亂未已
 
 一、「還鄉團」與「四大名旦」
 
 二、被江青敲打
 
 三、成都對
 
 四、大地震解圍
 
 ?
 
 第十五章? 九千萬川人要吃飯
 
 一、柔化戾氣,休養生息
 
 二、問稼穡於野,問蒼生於途
 
 三、廢「雙季稻」三熟制
 
 四、水路與旱路
 
 五、「旱」字事,「水」字訣
 
 ?
 
 第十六章? 經濟反左,政治反右
 
 一、「就是檢驗主席」
 
 二、治療「恐右病」
 
 三、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四、「我是激進派」
 
 ?
 
 第十七章? 廢「公社」
 
 一、強刺激,埋伏筆
 
 二、不理他們那一套
 
 三、趙爭取,鄧交底,華授權
 
 四、第一百號文件
 
 五、廣漢故事
 
 六、「砍旗」
 
 
 
 下卷
 
 第五部? 總理國家:激情與理性(1980—1987)
 
 第十八章? 庚申宰相
 
 一、「總理」人事
 
 二、隻身晉京與北京政治
 
 三、爛攤子,緊日子
 
 四、改造「北京話」
 
 ?
 
 第十九章? 莫干山的「金蘋果」
 
 一、搞死?搞活?
 
 二、生財、聚財、用財
 
 三、問計布衣,禮賢下士
 
 四、敲定「包產到戶」
 
 五、莫干山活力
 
 ?
 
 第二十章? 胡趙裂隙
 
 一、胡批陳督趙
 
 二、胡趙分歧,趙冷胡熱
 
 三、趙護盤,陳發難,鄧確權
 
 四、「商品經濟」登堂入室,一句話的半壁江山
 
 ?
 
 第二十一章? 阻擊「共產主義」
 
 一、擺脫《資本論》鎖鏈
 
 二、「可以動口,不要動手」
 
 三、向溫州人學習
 
 四、刪去「共產主義」
 
 ?
 
 第二十二章? 總理政改
 
 一、鄧推動政改
 
 二、著眼長治久安
 
 三、「高山流水」
 
 四、鳥籠政治,鳥籠政改
 
 五、一封信的公案
 
 ?
 
 第六部? 總書記•大祕書長(1987—1989)
 
 第二十三章? 老人政治
 
 一、「總書記」問題
 
 二、以鄧制鄧
 
 三、十三大基調
 
 四、大祕書長一個
 
 ?
 
 第二十四章? 十億人的發展模式
 
 一、兩億人的戰略
 
 二、在商言商,貿易立國
 
 三、三個「金三角」
 
 四、經略南沙
 
 ?
 
 第二十五章? 價格闖關失敗
 
 一、以東歐為師,以西方為師
 
 二、廢「統購統銷」
 
 三、「不要再走回頭路」
 
 四、「改革總攬全局」
 
 五、1988闖關
 
 六、「密摺」落井下石者
 
 ?
 
 第二十六章? 六四(上):錯愕
 
 一、兩個「相同」與「三點意見」
 
 二、訪朝錯誤
 
 三、脆弱的同盟
 
 四、「四二六社論」陷阱
 
 ?
 
 第二十七章? 六四(下):拯救
 
 一、民主與法制解決危機
 
 二、手裡的四張牌
 
 三、罷課、絕食終結新方針
 
 四、五一六事故
 
 五、放下屠刀
 
 ?
 
 | 
			  
                | 
 |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