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227.00元
 
- 
8			
折優惠:HK$181.6
 
                  
 
 
 
 
 
 | 
    
      
        
          
            
	          
                |  
                 | 
		       
              
                | 
		          「米兔」在中國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0853926                             |   | 
                           
  					      
                             | 
                               
                             | 
                             | 
					          張倫,丘慧芬,王墨林,崔衛平,白永瑞,范廣欣,郭力特,馬姝,馮媛,陳純,林垚,劉世鼎,姚新勇                             |  | 
                           
						  					      
                             | 
                               
                             | 
                             | 
					          聯經出版公司                              |  | 
                           
  					      
                             | 
                               
                             | 
                             | 
					          2019年10月04日							  
                             |  | 
                           
					       
					      
                             | 
                               
                             | 
                             | 
120.00                               元
                             |  | 
                           
  					      
                             | 
                               
                             | 
                             | 
                              
							                              
                              
							                              
						        HK$ 102                              
                               
							  
							
							  
                             |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570853926叢書系列:思想規格:平裝                                             / 372頁 / 14.8 x 21 x 3.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思想 				  
                 | 
               				
			  
                
		           
		         | 
		       				
		      
			  
                
                  分 類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概論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米兔」運動起自美國,但旋即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引起迴響。表面上,網路社交媒體起了極大的擴散作用;但是性騷擾問題的普世性,才是整個米兔運動的真正動力所在。性騷擾在各地廣泛存在,中國大陸不會例外。中國「米兔」在2018年從大學校園擴散到公益界、傳媒界,甚至於宗教界,對於社會上習見的性別權力關係形成了強烈的挑戰,性騷擾所涉及的潛規則與明規則(法律),也引起了許多反思。至於米兔運動本身的性質、進行的方式,以及所包含的性別政治,則在廣義女權運動內外引發了既激烈又精彩的爭論。《「米兔」在中國》還有林毓生院士的訪談、以及崔衛平、丘慧芬、白永瑞等教授的專文。 
 
  | 
               
			  
                
		           
		         | 
		       
			  			  			  
                
                  目 錄
                 | 
                
		           
 
        現代主體的再生: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個審視視角(張倫)
  
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從余英時〈天人合一的新轉向〉說起(丘慧芬)
  
受壓迫者的在場 :「民眾劇場」作為革命預演的歷史(王墨林)
  
從五四再出發:八○年代劉曉波的思想起點(崔衛平)
  
再次為歷史學辯護:面對東亞的互相嫌惡感及帝國論述(白永瑞)
  
?
  
思想訪談
  
思想與治學的取向和方法:林毓生先生訪談(范廣欣)
  
?
  
「米兔」在中國
  
該相信誰?:性侵指控與後真相時代(郭力特)
  
中國metoo對法律的挑戰(馬姝)
  
進入第三個十年的旅程:中國大陸反性騷擾歷程回顧(馮媛)
  
從對#MeToo在中國的三波批評看公共文化的生成(陳純)
  
「我也是」:作為集體行動的公共輿論運動(林垚)
  
?
  
思想評論
  
東亞作為主體:進入白永瑞的思考(劉世鼎)
  
「樞紐」何以恰當打開?《樞紐:3000年的中國》再解讀(姚新勇)
  
致讀者
  
? 
                   | 
               
			  
                
		           
		         | 
		       
			  			  			  
                
                  序 
                 | 
                
		           
 
致讀者
  
  
  從2017年底開始,#MeToo 在美國引發風潮,由於捲入一些星級名人,受到大量注意,也逐漸蔓延到其他地區,性騷擾問題成為備受重視的公共議題,迫使大家面對「性」與「權力」的曖昧關係。
  
  
  這一期的《思想》以「米兔在中國」做為專輯,焦點集中在中國大陸。一方面,這個運動在台灣比較沈寂。台灣的女權運動雖然強大,對性騷擾的問題也一向注意,可是「米兔」在台灣並沒有引起波濤仍然耐人尋味,或許來日會有人願意繼續討論。
  
  
  另一方面,米兔運動在中國大陸的異軍突起,的確有其特殊性。近年來女權意識在中國大陸有可觀的成長,特別是在年輕世代之間。不過女權不能只是鋪陳原則性的權利平等,更需要追問權利如何在權力結構、文化習慣、法律的體系之內詮釋、落實。這次米兔運動在網路上引起了激烈爭論,並且爭論是在廣義的「非官方」陣營內部爆發,說明了在大陸上性騷擾問題所牽涉到的面向相當複雜,米兔運動在中國的特色其實在此。本期米兔專輯的幾篇文章,探討米兔運動在中國脈絡中的特殊經驗,希望對中國社會中的性與權力問題多一些了解。林垚先生廣泛援引美國法學界的相關討論,針對大陸內部的爭論釐清一些糾結,也值得對比參考。
  
  
  張倫先生的文章談「現代主體」,看起來似乎在處理哲學概念,但是他絕對不是在重複一般所談的「現代性」老話題。這篇文章強調將主體「實體化」,也就是從社會生活、社會關係中的各項具體「權利」去檢討主體在近代中國的出現、退隱、再生,以及成長的歷程。這中間涉及了農村、市場、勞動者的身分、情感、身體、性別、思想啟蒙,以及公民身分等多個面向,這個角度之下的主體乃是以肉身活在具體生活中的「主體」,是幾十年來中國發展付出高昂代價後的產物,並且這個主體的成長是不是順遂、健康,將影響中國的進一步走向。這是一篇內容豐富、觀點深刻的文章,請讀者注意。
  
  
  張倫教授滯留西方三十年,在法國大學任教,學術上卓然有成,也常在中文或西方媒體上針對中國以及港台現實發表觀察與評論,文章結集後已在台灣出版,本刊讀者或有興趣一讀。
  
  
  施展教授的《樞紐:3000年的中國》一書於2018年在中國大陸出版,轟動一時,引發許多正反參差互見的評論。今年初這本書也在台灣出版(台北:聯經),卻不容易見到書評。兩岸知識界的視野、學風、企圖心,以及對現實的感受差異之大,於此可見一斑。無論如何,這是一本值得注意的力作,我們發表姚新勇教授的評論,供讀者參考。
  
  
  林毓生先生的思想史研究融合嚴謹的學術與艱困的思想摸索,他所提出、闡述的一些基本問題影響了幾代讀者。本刊一直有意對他做專訪,可惜至今未能實現。范廣欣教授多年前曾就方法論的問題訪談林先生,並將訪談稿送請林先生校訂。但林先生一本他的認真、慎重態度,修訂過程拖延了數年,直到2017年才同意將訪談定稿發表。讀者若將這篇訪談與本期丘慧芬教授〈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一文對照閱讀,對於林先生的方法論會有更為具體的了解。
  
?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