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臺南喪葬禮俗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73140
楊士賢
蔚藍文化
2019年9月18日
160.00 元
HK$ 1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773140
叢書系列:
大臺南文化叢書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大臺南文化叢書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同
類
書
推
薦
毒藥貓理論(修訂版):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
拜、請:信仰與文化的綻放
神隱:來自異界的誘惑
The Brave Ones:新住民故事
哇,原來頭腦這麼厲害!:進入記憶、感官與心智的神奇世界
內
容
簡
介
「死亡」不僅僅代表一個生命的謝幕,它的背後更具有多重文化意涵,它所衍生出的喪葬禮俗更是豐富多元,值得最終皆須面對「死亡」的我們去探索與研究,並認識其中的奧義與真諦。
臺灣的喪葬禮俗,其本質源自儒家的「大傳統」禮學精神,並以閩、粵原鄉固有的儀節制度為基礎,再配合臺地的時空條件,最後才逐步發展出隸屬於臺灣的「小傳統」喪葬禮俗。臺南的喪葬禮俗更是從這個小傳統之臺灣文化脈絡下,衍生而來的在地化「小小傳統」,且受到過去行政區劃、自然地貌分隔、神職人員不同等因素影響遂形成多個特殊的文化區,彼此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互有相似,也互有區別,饒富特色。
喪葬禮俗是遺族們的「孝心」展現,由於孝眷與亡者之間有「親情」關係的維繫,使得他們願意盡一切努力,目的只希望亡者的後事能順利圓滿,了無遺憾,而喪葬禮俗正是立足在這樣的基礎上,方能得以活躍於民間,成為伴隨臺灣人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的重要關鍵。
?
目
錄
局長序 留下生命禮俗的運作軌跡
作者序 感謝有您,才能順利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相關研究文獻評述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四節 文本架構
?
第二章 臨終到斷氣、治喪
第一節 臨終到斷氣
拼廳 / 遮神 / 搬舖 / 易枕、蓋水被 /冷喪不入庄
燒魂轎 /腳尾香、腳尾燈、腳尾飯、腳尾錢
舉哀、哭路頭 ?/變服
?
第二節 治喪
製魂帛、神主 / 製魂旛 / 乞米 / 豎靈 /
捧飯 / 報白、報外家 / 接外家 / 門口示喪 /
孝聯 / 為鄰舍掛紅 / 喪服 / 草鞋、孝杖 /
擇日、擇地 / 發訃告 / 買板 / 放板、接板 /
買水 / 沐浴 / 張穿 / 辭生 / 放手尾錢、收病痛 /
入殮 / 封釘 / 打桶 / 孝燈 / 墓地破土 / 楮敬、答紙 /
做七、做旬 / 拜湯圓
?
第三章 做功德
第一節 淺談做功德
釋名 / 主持者 / 舉行時機和目的
?
第二節 靈寶派
臺南的靈寶派道壇 / 臺南道教地做功德之規模
道教地午夜的壇場、儀節安排 / 發表 / 啟白、詣靈
開通冥路 / 度人經、慈悲懺 / 獻供 / 放赦 / 打城
祭藥 / 沐浴 / 解結 / 填庫 / 過橋、謝壇
?
第三節 釋教
釋教概說 / 臺南的釋教壇 / 臺南釋教地做功德之規模
釋教地午夜的壇場、儀節安排 / 發關 / 請佛 / 引魂、沐浴
開路關 / 解結 / 十王懺 / 金剛對卷 / 藥懺 / 普度 / 轉西方
放赦 / 挑經 / 還庫 / 過橋、謝壇 / 弄鐃
?
第四章 奠禮、出殯、葬禮至除喪
第一節 奠禮
奠禮會場 / 牲禮 / 移柩 / 壓棺位 / 家奠
公奠 / 銘旌 / 旋棺、摃棺 / 制三喪 / 絞棺、棺罩、發引
?
第二節 出殯
出殯行列 / 放路紙、孝燈、弄路鐃 / 開路鼓亭、八音
電子琴花車 / 孝女、孝男 / 西樂隊、國樂團 / 牽亡歌陣
白獅陣 / 白龍陣 / 高蹺陣 / 孫臏弔喪 / 八仙度靈 / 靈車
辭客、送葬禁忌
?
第三節 葬禮至除喪
放風 / 進壙、掩土 / 立墓碑 / 祀后土、祭墓
點主 / 呼龍 / 撒五穀、旋墓 / 返主 / 安靈 / 鬧廳、行圓
洗淨、散筵 / 巡山、完墳 / 做百日、百日娶 / 做對年、做三年
培墓、掛紙 / 撿骨
?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
序
自序
感謝有您,才能順利
還記得民國106 年5 月17 日上午,突然接到忘年老友黃文博校長的電話,提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七輯的子題之一為「臺南喪葬禮俗研究」,他代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徵詢我是否願意承接這個研究案?由於黃校長來電之際,我正在參加學校的會議,實在沒有時間和他細談,又礙於自己不是臺南人,生活圈與工作地點也與臺南頗有距離,故當下並無立即答應,而是請黃校長容許我審慎思考後再回覆。臺灣人常云:「聽某嘴,大富貴」,迨會議一結束,我就先打電話與內人討論,同時徵詢其高見。原本以為她可能會考量到我教職繁忙而勸我回絕,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在聽聞此事後,反而建議我應該勇敢接下,畢竟這樣我才有機會「名正言順」到從來不曾深入拜訪過的臺南,好好仔細研究當地的喪葬禮俗。所以就在內人的鼓勵下,我這個客居嘉義的臺中人,遂「不自量力」接下此項必須跑遍臺南市轄域內三十七個行政區,且執行時間只有短短一年的「浩大工程」。坦白說,接下研究案之後才是煩惱的開始,因為過去我到臺南都只是當個觀光客,到處走馬看花,到處吃喝玩樂,對於這片土地的喪葬禮俗所知極為有限。正在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時,所幸有好友合元道士壇(合元禮儀公司)康蒼賢先生、施月琪小姐賢伉儷伸出援手,他們的道士壇和禮儀公司雖然設在嘉義縣義竹鄉,可是因地緣關係,使得他們夫妻與臺南溪北地區的神職人員、禮儀業者都相當熟識。因此透過他們努力牽線,我方能開始進行訪問工作,並在他們的熱心幫忙下,才得以讓本研究之相關田野調查從點延伸成線,然後再逐步擴展到面。這本《臺南喪葬禮俗研究》能夠順利完成,他們賢伉儷可說是最大功臣,我在此獻上萬分謝意,並且要說聲:「蒼賢、月琪辛苦了,有你們真好!」
另外,我要利用自序的篇幅,感謝曾接受我訪問之臺南市各區禮儀業者、神職人員或熟稔當地喪葬禮俗的耆老、仕紳、文史工作者,因為有各位的鼎力相助與熱情配合,我才能在短短一年的執行時間內,完成地毯式的深度訪談工作。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