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思辨決定你的未來:沃草烙哲學讓你腦洞大開的25個思想實驗

思辨決定你的未來:沃草烙哲學讓你腦洞大開的25個思想實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72815
究竟
2019年10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1372815
  • 叢書系列:哲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0.8 x 1.4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哲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邏輯/思考











      WATCHOUT!一群擁抱邏輯新態度的哲學家來了!

      教你運用想像強化抽象思考,進一步提升思辨、做什麼都順利!




      ★隨書贈送!大腦不斷線書籤:阿草與黑熊兼得,兩款一次擁有

      ★志祺七七、林祖儀、林靜君,專文推薦

      ★吳豐維、洪世謙、洪裕宏、許伯崧、張旺山、黃益中、冀劍制、謝世民、羅惠珍,思辨推薦




      「大人的話要聽嗎?」「腦袋打結怎麼辦?」

      「日子應該怎麼過?」「社會的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

      「未來的世界會長什麼樣子?」「怎麼討論是非對錯?」

      人生好難,太多問題絞盡腦汁也想不通。

      別擔心!藉由思想實驗的幫助,

      解鈴不須繫鈴人,靠思辨就能找到面對未來的力量!



      思想實驗是一種用想像力進行的實驗,所做的都是在現實中無法做到(或現實未做到)的。



      本書特別以生活哲學與跨時間學習這兩塊為起點,安排各種哲學思想實驗,讓抽象的哲學變得具體好進入。也幫助你我學習運用哲學性的思考,來釐清、發想、說理,進一步獲得哲學啟蒙、身分認同、社群價值、民主思辨、社會運作、未來願景。



      25篇思想實驗從6大面向出發,藉由討論這些人人在意的問題,協助大家體會哲學有趣、有用的地方。引言更點出主題與思辨的關聯性和重點,透過思想實驗解說,訓練你我面對生活難題的思辨力!



    各界推薦



      ● 洪世謙,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哲學的工作在於保持懷疑的態度,反思各種既定知識及價值其合理的基礎和理由,以詰問和產生疑境的方式追問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



      本書以幽默生動的筆觸,談論真理、正義、快樂、情感、主體、存在等哲學的核心議題,帶著懷疑的態度,以深刻的理論、淺顯的舉例、縝密的論證,反思臺灣社會與當前時事。



      閱讀此書將有助於我們日後面對各種議題時,保持清晰的頭腦,勇於使用理性。



      ●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思想實驗是哲學家常用來論述的方法,用類比、理想化或設想邏輯上的可能性來做推論。本書由一群年輕的哲學人將此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會碰到的問題,讓哲學思考更有親和力。哲學思考變得有趣又有用,人人都可以成為哲學人。



      ● 張旺山,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本書討論的是跟一般人切身相關的主題,並且是用一般讀者都可以懂的方式去加以說明。我相信,讀完這本書,應該可以使人腦袋更清楚,更懂得如何思考。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藉由思想實驗,讓想像力衝出思考邊界,到未曾經歷的世界遨遊。

      這種樂趣,就像走進哆拉A夢的「如果電話亭」裡,召喚一個不存在的奇幻世界。在那裡,我們卻更能了解現實世界。



    名人推薦



      志祺七七(資訊設計與社會議題推廣YouTuber)

      吳豐維(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林祖儀(沃草執行長)

      林靜君(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洪世謙(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許伯崧(UDN鳴人堂主編)

      張旺山(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謝世民(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


     





    推薦序?江湖在走,燒腦挑戰未來,一定有用!�林靜君

    推薦序?學校沒教沒關係,這本書幫你一次補足哲學思辨力!�志祺七七

    推薦序?讓烙哲學帶著你,透過思辨找到未來的自己�林祖儀

    專業推薦

    導讀 大腦小心點!沃草這次要烙思想實驗,替你增加抽象思考能力!



    1??? 大人的話一定要聽嗎?

    引? 言??? 面對權威,你還可以怎麼思考?

    1? 小孩的教養除了讓大人心情好一點,還能幹嘛?

    2? 連作者都不知道答案的國中會考考題?

    3? 服從權威會有什麼問題?哲學家的權威悖論

    4? 老師虐貓給你看,學生應該怎麼辦?



    2??? 腦袋打結怎麼辦?

    引? 言??? 突破牛角尖,你需要的是邏輯!

    1? 飛毛腿真的追不上烏龜嗎? 

    2? 克蘇魯神話形上學:大宇宙如何嚇瘋我們? 

    3? 無限殺人遊戲 

    4? 天人合一+人禽之辨=被吸血外星人豢養的可怕未來?



    3??? 日子該怎麼過?

    引? 言??? 怎麼活出生命意義,哲學家有解! 

    1? 薛西弗斯的人生有意義嗎?—談卡繆與荒謬

    2? 要活出生命意義,是自己爽就好,還是有客觀標準?

    3? 幸福是主觀的嗎?別人認為你幸福,就真的幸福嗎?

    4? 你願意進入「經驗機器」過幸福日子嗎?



    4??? 社會的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

    引? 言??? 善用哲學技巧,關心社會議題、順暢溝通

    1? 要人保護自己就是譴責受害者嗎? 

    2? 道德上,我們可以反抗打人的警察嗎? 

    3? 如果「反抗政府」很危險,「服從政府」就不危險嗎? 

    4? 板橋人有獨立建國的權利嗎?花蓮跟臺中呢? 

    5? 「你有,我也要有」是更平等還是讓社會更亂?

     

    5??? 未來的世界會長什麼樣子?

    引? 言??? 迎戰未來新變動,靠哲學出對策 

    1? 道德上,有些事情人可以做,但機器人不行 

    2? 與機器人愛愛:是進步,還是全新的道德危機?

    3? 中文房間裡的?AlphaGo 

    4? 天下有白吃的午餐?談「全民基本收入」



    6??? 怎麼討論是非對錯?

    引? 言??? 分辨孰是孰非,哲學教你選邊站 

    1? 人民遭受海外綁架,道德上政府該付贖金嗎? 

    2? 男經理比女胖子的命更重要?電車難題的實證研究 

    3? 轉彎或直行?臺灣AI倫理學計畫,需要你的道德判斷 

    4? 「這種事沒有對錯,但是??」—道德非得屈服於主觀嗎?

    沃草烙哲學作者群簡介 

    參考資料 ?

    ?





    推薦序一



    江湖在走,燒腦挑戰未來,一定有用!



    林靜君




      閱讀本書的書稿時,正好是新學年的開學準備週;高中老師除了個人課務,還有許多需要與行政處室協調的業務。兵荒馬亂中,有導師提議:高三學生不參加高中部的朝會,如此可以空出一個早自習,讓任課老師安排複習。質疑與支持,雙方激戰:



      「如果有重要事情需要宣布,怎麼辦?」



      「還有全校朝會啊!何況,國中部的九年級早就不用參加國中部朝會了!」



      「若有重要規定宣達,學生因沒參加朝會不知道,犯了錯,導師要負責嗎?」



      「如果有一個年級缺席,學校就不該在那個集會中宣布重要規定!更何況,重要資訊的公布還有許多更符合時代潮流的做法,例如校門口的電子布告欄,以及網路群組推播。」



      這個提議最後被否決掉了。討論過程觸及近年頻頻引發論戰的校園議題:召開朝會的意義是為了宣達重要事項?還是為了營造與鞏固教師權威?早自習是否讓已經擁有八節課表的學生更具學習效益?學生是否擁有學習活動的自主權(一定要參加所有的校園活動嗎)?學生是否擁有校園重大決議的參與權?



      以上這些議題,總是令高中學生熱血奔騰。但,奔騰之際該如何邏輯清晰地與「大人們」溝通?本書第一章〈大人的話一定要聽嗎?〉與第二章〈腦袋打結怎麼辦?〉恰好提供了豐富的思考練習。



      事實上,「大人」並不僅限生理年齡上的那群人,「權威」的概念幾乎遍布臺灣社會,服從權威似乎比較合群且正常,試圖挑戰權威的人往往被視為引發社會動盪的亂源。果真非黑即白嗎?



      而有關生命的意義與幸福的真諦,向來是書店暢銷排行榜的常勝軍,但生命與幸福究竟有沒有評分表?如果有,合理嗎?個人的幸福與他人有關係嗎?有多大關係?我不能管好自己就好了嗎?



      江湖在走,世界觀要有,但世界的改變一日千里,五年後可能已經翻過好幾個章節了,現代人該如何因應?



      這些燒腦但又不得不正視的挑戰,有《思辨決定你的未來》這本書能助我們一臂之力。閱讀的過程中,很可能讓人頻頻驚呼:「對,我的意思就是這樣!我要拿去給那個誰誰誰看!」(本文作者為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推薦序二



    學校沒教沒關係,這本書幫你一次補足哲學思辨力!



    志祺七七




      嗨!大家好,我是志祺,很開心能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聊聊哲學。我有點忘記自己是從何時開始接觸哲學的了,大概是??高一吧?因為竹中的史老師一直在打籃球架我拐子的關係,讓我開始認識了哲學(笑)



      我想,那時對於哲學是完全不理解的,甚至可說是無知的程度。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應該是覺得哲學是空想,是沒有意義的事。



      「好無聊喔∼為什麼要去想那些這麼極端的狀況啊?」



      「是吃飽太閒嗎?探究自我原則什麼的,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啊?」



      「哲學應該是想逃避現實的人才會去學的東西吧?」



      是的,我以前真的是這樣想的,而且還持續了好一陣子。直到我長大出了社會後,才開始意識到哲學思辨的重要性。



      哲學思辨讓我們更了解這個世界



      我是一名創業者、設計師、行銷人,也是一位 YouTuber。主持「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這個時事頻道上的節目。我們討論政治、當下重要的時事議題,以及各式各樣的哲學問題,像是:病人是否能有自行決定死亡的權利?說謊到底為什麼讓人討厭?AV女優生小孩為何引起眾人撻伐??等等的內容。



      坦白說,哲學相關的內容在我們的頻道上並不是特別熱門,但製作哲學相關的思辨內容,卻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因為哲學的思辨,能帶給我們釐清自己價值觀的機會,也帶給我們嚴謹的邏輯能力,而這兩者都是我們傳統的教育中缺乏的。



      做為哲學的初心者,有時我會覺得哲學的訓練很像是一種藉由「橫向拓展視野」與「縱向挖深一個議題」,而更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樣長期耳濡目染之下,也讓我們公司在討論、決定方向時變得更加嚴謹,甚至常常能找出一開始從沒有想過的解法。



      哲學有用嗎?我不敢說多有用,但絕對不是某些人口中無用的程度。



      這本書讓我們補足哲學思辨能量



      這本書的內容,能讓大家在閱讀的同時釐清自己的概念,發想論證,並進一步協助說理。「思想實驗」讓複雜的哲學變得相當好入口,透過生活哲學跟跨時間學習這兩塊為出發點,收錄了六大面向的哲學內容,包含了:大人的話要聽嗎?腦袋打結怎麼辦?日子應該怎麼過?社會的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未來的世界會長什麼樣子?怎麼討論是非對錯?等等??



      每個看似跟哲學無關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成了一個有趣的切角,幫助大家認識哲學,並進一步理解哲學有趣的地方。甚至,還能在反覆閱讀中理解哲學有用之處。



      我想,不管是這本書,還是我們的頻道,其實都能被視為廣大社會教育體系的一環。希望我們都能持續用自己的力量,去補足過往教育中缺乏的哲學內容。(本文作者為資訊設計與社會議題推廣YouTuber) ?



    推薦序三



    讓烙哲學帶著你,透過思辨找到未來的自己



    林祖儀




      二○一三年底誕生的沃草,在發展初期就大力支持沃草烙哲學。烙哲學至今成為國內穩定提供哲學人投稿思想結晶的平臺,我們真心高興。烙哲學邀請大家用哲學的觀點與思維,來探索各種時事和議題。透明編輯臺的設計讓作者和讀者回饋寫作意見,在網站上隔空思辨,並在合作媒體發表,得到稿費回饋。每月進行的烙哲學聚會,讓你看看那個在網路上批評你文章的人到底是誰。



      感謝圓神出版事業機構的支持,我們再度將烙哲學作品集結出版,讓網路專欄作者成為紙本書籍作者。如果你有興趣加入,打開Google搜尋「烙哲學」,我們正在交誼廳等你。



      別等到長大了,才知道哲學多有用、多好玩!



      高中畢業時,我一度徬徨,因為我自由了。沒有人規定我幾點醒來、沒有人規定我幾點上課(其實是有啦翹課是不好的行為!)、沒人規定我下課後要做什麼事情。



      二十歲念哲學系的我,往政大半山腰百年樓的上課路上常常想著「這些哲人在想什麼啊,有點難耶,怕.jpg」。我的學業成績並不好,值得驕傲的是本科哲學系的必修選修都沒有被當過,不值得驕傲的是懷疑「我考卷上在寫什麼?」的我居然勉強pass了,這樣子真的好嗎?穿梭在課堂大樓,背負先輩銅像譴責的凝視,我愉快地回到山上宿舍打魔獸三國。



      自由帶來了徬徨,我開始找路、找前方、找興趣、找打工,以及找未來。找未來的過程之中有了深深的思辨,無論對於外顯的追求、還是內在的價值觀。



      三十幾歲的我在烙哲學看到許多強者大大寫的文章,重新發現哲學不簡單,但也可以很入世吸引人。如果當初有更多「有趣」內容吸引我踏進哲學大門,我相信我的大學生涯會更加快樂順利。當時,我最喜歡大一時林從一老師在哲學概論教的「心靈哲學」,有許多思想實驗,刺激我腦洞大開,深深感到哲學的魅力,可惜只有一學期。



      在《思辨決定你的未來》出版之際,我決定了自己下一次的生日願望:如果有時光機,請把這本書送到二十歲的我手上。「25個讓腦洞大開的思想實驗」會讓我的大學生活更精采,讓我更喜歡哲學、運用思維、進行思辨。推薦這本書給你閱讀,除了與哲學碰撞火花外,更期待的是你透過思辨找到未來的你。(本文作者為沃草執行長)



    導讀



    大腦小心點!沃草這次要烙思想實驗,替你增加抽象思考能力!



    朱家安




      假設你有一條鐵珠鏈子,每顆鐵珠都一樣大一樣重,顆顆鐵珠之間的距離也相同。你把這條鏈子如左頁圖一擺在一個三角形木塊上。如果鏈子和木塊相當光滑,那當你把手放開,會發生什麼事?鏈子會往左邊還是右邊滑?還是說,它會停止不動?



      你可以添加合理的條件,用力學公式計算,或者想辦法做出逼近這些條件的實驗。不過十六世紀的數學家斯帝文(Simon Stevin)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想法: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情況,假設鏈子末端相連,會怎麼樣呢?(見左頁圖二)



      雖然我畫得有點爛,但你應該看得出來,多出來的下半段鏈子是左右對稱,因此照理來說,它不會影響鏈子原來的動態:如果「圖一」的鏈子會往左滑,那「圖二」也會。



      然而,從「圖二」我們可以看出一件從「圖一」看不出來的事情:鏈子不應該往左邊滑,也不應該往右邊滑,因為任何方向的滑動都會讓鏈子在「圖二」裡永動不停,但考慮到摩擦力和空氣阻力,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斯帝文因此主張,就算我們不計算,也不真的做實驗,也可以知道,像「圖一」那樣的鏈子不會滑動。你不見得同意斯帝文的看法,不過就算你覺得他一定是哪裡弄錯了,大概也不能否認他提出來的看法,本身也可以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題目。



      斯帝文回答問題的技術,叫做「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思想實驗是內容明確的假想情況,對哲學家來說是好用的工具,對不喜歡哲學的人來說,則可以用來指責哲學家把時間花在沒有意義的假設性問題上。我希望斯帝文的經驗可以初步回應這種指責,並且讓我們有信心繼續欣賞本書為大家安排的各種哲學思想實驗。



      在書中這些文章裡,有些思想實驗擔當很明確的主要角色,例如〈飛毛腿真的追不上烏龜嗎?〉〈中文房間裡的?AlphaGo〉和〈你願意進入「經驗機器」過幸福日子嗎?〉;有些思想實驗則像左手,只是輔助,例如〈小孩的教養除了讓大人心情好一點,還能幹嘛?〉〈連作者都不知道答案的國中會考考題?〉和〈人民遭受海外綁架,道德上政府該付贖金嗎?〉。我相信這些不同例子可以協助讀者理解,哲學家如何用各種假想案例來釐清概念、發想論證、協助說理。



      思想實驗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有時候我們不太有信心保證思想實驗真的虛構、不會發生。例如,〈薛西弗斯的人生有意義嗎?〉這篇裡,薛西弗斯故事只是神話,還是說它真是個貼切比喻:我們根本都過著薛西弗斯式的人生?在「未來的世界會長什麼樣子?」一章裡,作者們更直指各種可以預見的未來,藉由討論機器人性愛、AI的道德責任、自動化時代的資源分配,我們讓思想實驗不只是假想情況,而是人類或許有天需要面對的挑戰。



      思想實驗讓抽象的哲學變得具體好進入,更有機會成為你我思考的養分。最近每年臺灣都盛傳「法國高中生哲學會考」的新聞,羨慕法國高中生受到哲學的抽象思維訓練,可以在考大學的年紀,就有能力思考和論說複雜的哲學和社會議題。然而,臺灣的學生在論說方面也不比以前輕鬆。大考中心的連年改革,讓參加國中會考和高中學測的學生,都需要展現思考和論說能力,才能搞定論理方面的作文測驗。而教育部在高中新增的「生命教育」課程,也強調學生必須有能力思考和自己、他人、社會有關的抽象問題。抽象思考能力受到重視,是民主時代的好消息,本書在此時出版,不但躬逢其盛,也希望能克盡微薄之力。



      《思辨決定你的未來》是沃草烙哲學的第二本書,在這本書裡,我們討論「大人的話要聽嗎?」也思考「日子應該怎麼過?」從這些人人在意的問題,希望協助大家體會哲學有趣有用的地方。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