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南牽亡歌陣研究

臺南牽亡歌陣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73157
吳碧惠
蔚藍文化
2019年9月18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9773157
  • 叢書系列:大臺南文化叢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臺南文化叢書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臺灣的民間宗教本來就是混融著各種宗教,通常儒、釋、道不分,牽亡歌陣的科儀部分正是這種特性,還負載著道德教化的任務;而且舞劇部分也是混雜著一些歌舞或音樂性質的陣頭特色,非常在地化。



      臺灣人普遍存在著崇拜祖先與敬畏鬼神的心理,認為祖先的靈魂與鬼神仍存在於天地之間,於是藉著各種儀式祭典的舉行,來表達祭祀者的孝心與祈求,希望能得到降福,避免懲罰和災難。



      牽亡歌陣無可置疑的是個宗教性陣頭,它的性質擺盪在宗教科儀與熱鬧陣頭之間,宗旨在藉由替亡魂開魂路,帶亡魂一路好走,超度亡魂出苦輪,接引亡魂早超生。它跟釋教與道教所做的功德不同的地方除了舞蹈之外,就是它的核心部分:陪亡魂走路關。民眾群體智慧的創作結晶累積出牽亡歌陣,它像海綿或吸塵器,不斷吸收外來的東西,吸收之後再加以改編融合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好比一系列組曲,更像一齣主旨鮮明的戲劇,劇情的行進當中穿插一些小戲,好像在補充說明或特別交代些甚麼。民間的東西就是這麼自由隨興,就是大雜燴,只要大家喜歡、願意接受就好。

    ?


     





    局長序 留下生命禮俗的運作軌跡

    作者序 走上美麗與哀愁之路

    ?

    第一章 緒言

    ?

    第二章? 形成與發展

    一、起源

    二、形式與內容發展

    三、小結

    ?

    第三章 各角色的服裝、道具與腳步手路

    一、法師

    二、女性角色--尪姨、老婆與小旦

    三、樂師

    四、歌棚

    五、腳步手路

    六、小結

    ?

    第四章? 演出形態與內容分析

    一、演出型態

    二、內容分析

    三、過路關特色比較

    四、小結

    ?

    第五章 個別牽亡歌陣介紹~善化系統

    一、安南區日月一團牽亡歌陣

    二、安南區玉明牽亡歌團

    三、安南區振興牽亡歌團

    四、安南區中洲寮牽亡歌團

    五、安南區建成牽亡歌團

    六、新營區新營牽亡歌團

    七、西港區西港牽亡歌團

    八、將軍區麗玲歌劇團

    九、善化區什乃牽亡團

    十、永康區福祥牽亡歌團

    十一、資深藝師

    ?

    第六章? 個別牽亡歌陣介紹~下營系統

    一、新世代老靈魂—後壁區風中燈牽亡歌團

    二、白河區玉音牽亡歌團

    三、東山區六甲牽亡歌陣

    四、下營區玉蓮牽亡歌陣

    五、六甲區佳錚牽亡歌團

    六、嘉義太保牽亡歌團

    七、嘉義碧華牽亡歌陣

    ?

    第七章? 結語

    ?

    參考書目

    附錄一《善化協興牽亡歌團科儀本》之遊十殿、十代勸亡

    附錄二《下營紅毛厝顏龍海科儀本》之路關歌、遊十殿

    ?





    作者序 



    走上美麗與哀愁之路




      死亡一直是人生最大一件事,靈魂的滅與不滅,科學無法證「無」,也無能證「有」,於是這些哲學命題,擺盪在有限、無限、腐朽、永恆、逃避、面對等等理念與態度之間。宗教給了人們直接的答案,有靈魂就有神,有神就有天國,天國、人間的相對於焉生成,然後宗教似乎自自然然地存有了。臺灣民間信仰裡與天國相對的還有地獄,將善與惡的下場做個清楚劃分。



      無論天國還是地獄,都架構於人間實況,然而人有多重面貌,事有多種狀況,善惡難截然劃分,因此是善是惡又落入了哲學窠臼。不過死亡一事有這麼複雜嗎?人一死,人間事一了百了,陰間事對一個「生手」而言,完全陌生又幽黯的世界該何去何從呢?「好命的亡魂啊,不用怕,你孝順的子女為你找來我們牽亡歌陣,三姑娘媽會帶你走過陰間各平順或艱險的路關,我們陪你過溝過隙,陪你上山落嶺,為你燒錢獻紙打發守關兵卒,走完陰間路,送你直上天國,不必再受輪迴之苦。」一切善惡、罪愆交給宗教執事人員來處理,身後將一身清白至極樂世界享福!喪事功德就是在處理這些問題,但牽亡歌陣不處理枝枝節節的事,直接用唱念與歌舞陪伴亡魂到極樂世界。



      感覺像一場極精簡的超度功德,又充滿溫情,讓你又哭又笑。孝眷信了,悲傷心情獲得平撫與安慰;不信,至少看一場美麗的歌舞劇,過程中還讓人盡情哭泣,宣洩滿心的傷痛。信與不信都讓牽亡歌陣趕走靈堂的陰森恐怖形象,讓左鄰右舍知道亡靈是受到重視的,是好命的。



      非常感謝黃文博校長邀我加入這次的田野調查寫作行列,在我看了北部與南部的喪事功德法會之後,來記錄宗教與藝術結合的牽亡歌陣,雖然和死亡有關係,但一點都不會陰森恐怖,雖然記錄過程較為艱辛,跟隨不同牽亡歌陣起早趕晚,走山巔行水湄,常常情緒受到歌團製造的氣氛感染而悲傷難過,但是一路走來始終帶著興奮愉悅,因為不僅記錄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宗教藝術,為維護與保存盡一點棉薄之力,也讓我多年來在民間信仰與傳統藝術的紀錄上多了解一種結合的方式,多接觸一些民俗,也擴大了研究領域與視野。



      在尋找團隊與訪問過程中,要感謝很多人的協助。當一接到任務,立刻從臉書上尋找到林宗範這位年輕人,感謝他不藏私地提供不少資訊與資料,以及讓我一直當作敘述與研究典範的風中燈牽亡歌團,建立對牽亡歌的初步了解以及後續的延伸。



      林宗範藝師介紹他當正職的團隊,是我訪問的第一團,團主楊素卿及其他團員都給我非常多的協助,對我的問題給予儘可能地回答,或者介紹其他更了解的人讓我有機會去訪問。對於一個「新手」而言是個很大的鼓舞。



      再感謝林宗範約我一起去訪問藝師周玉香,她對牽亡歌在善化的情況知之甚詳,更感謝周藝師毫不吝惜地提供她所知的一切,並讓我去看她在善化的演出。也因這場讓我接觸到黃美月藝師,讓我對牽亡歌的看法又翻新了一層。宗範又介紹他的師傅陳松男藝師,他的記憶力以及唱作俱佳,讓我收穫良多。



      利用臉書找到的還有林雪鳳與高美枝,這兩位辛苦的女團主兼法師都爽快地答應接受採訪,從她們那邊得知跟牽亡歌高度相關的牽亡內容與表演的腳步手路,感謝她們不吝惜地教導與提供資料。另一位要感謝的女團主張玉嬋和她先生葉再傳,她更在私下唱牽亡歌不容易聽到的內容讓我們錄影,讓我既驚且喜。



      在路上看到牽亡歌棚而追到謝麗玲與吳川貴賢伉儷,喪葬陣頭他們幾乎可以統包,感謝他們讓我也看到告別式陣頭如何搭配結合,並領略到喪事陣頭的精采,與他們搭配的請主是黃文夏道長的禮儀社,感謝黃道長的支持,讓後續新加坡電視台的採訪順利,讓牽亡歌揚名國外。



      找尋歌陣不太容易,找到了也未必願意接受採訪,所以多數透過道長、法師或禮儀社介紹,部分由牽亡歌藝師介紹他所參與的其他團,如當法師的李財榮與唱跳俱佳的蔡麗青兩位藝師,以及禮儀社負責人林福特先生,非常感謝。



      感謝廖志瑋道長介紹他的小舅子蔡水琴藝師,他接的團多,又是在我對牽亡歌還懵懵懂懂的時期,所以跟他跑了一些地方,除了更熟悉牽亡歌之外,也看到不同地方的人對牽亡歌的不同態度跟看法。非常感謝蔡水琴藝師對我多次打擾的指導與照顧。他還介紹王月霞和商英琪兩位藝師的團隊,讓我見識更多,也感謝王、商兩位藝師不嫌棄,提供很多資料。



      感謝王鵬榮道長介紹杜糖榮藝師,他的團是本淵寮老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學問。



      感謝黃登煌法師介紹蔡春和藝師,讓我看到善化和下營風格如何融合在嘉義的牽亡歌中,也感謝蔡春和藝師在我多次打擾之下熱心而有耐性地提供過去我沒打聽到的相關資料,以及牽亡歌調等問題。



      陳碧華藝師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我們在普度法會上相遇,感謝她讓我見識了宗教意味非常濃厚的下營系統團。



      另外非常感謝樂師魏群峰先生提供並教導我們認識牽亡歌樂曲與歌詞內容,彌補我們的不足。



      感謝卓瓊華藝師熱心帶我們去找到顏龍海藝師,海師不藏私地公開他的牽亡歌本,才能有本書豐富的內容。感謝鐘秋美以及詹錦輝夫妻,讓我們知道牽亡歌界另一個精彩豐美的世界。



      還要感謝鍾庚辛、李安雄、鍾永枝、鍾旭武、陳龍慶、陳又正、林又廷等等諸位道長,以及李訓仁、黃瑞村等等諸位法師的協助,讓我工作順利而且增長知識見聞。以及本書所出現名字的諸位專家、學者及藝師們,都是本書的貴人。



      這本書能完成,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一連串的田野調查,就是一次次的動員,希望此書不會讓人失望,在大家熱情的貢獻智慧之下,希望此書能真正呈現大家的智慧結晶。謝謝!!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