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評家謝嫣薇採訪不同的大廚、前輩,搜集了一個又一個幾近失傳的廣東老菜故事,記下消失中的味道,為廣東菜文化作保育。
仙鶴神針、雞子戈渣、金錢雞……這些菜式,大概連父母一輩也未曾吃過,卻是我們最珍貴的廣東菜。
廣東菜看似「大堆頭」,實則博大精深,精雕細琢,用料講究,廚技刁鑽。粵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上乘廣東菜繁複精細,看似其貌不揚,做起來往往要花一整天功夫,最後烹調時火候還要掌握得剛剛好,一步都不能錯,才能把食材的味道發揮至極致。
香港的廣東菜,由順德、廣州等地流傳而來,加上師傅的巧手匠心,後人的精妙改良,幻化出一道道神乎其技的菜式。惟不少都是手工菜,隨著社會步伐越發急促,這些味道也漸漸消失,甚至不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之中。
吃廣東菜,吃的是絕妙的味道和巧手匠心。食評家謝嫣薇多年來吃遍珍貴菜餚,亦向一眾名廚問道,了解每一道菜的本源。透過本書,她記錄了這些「消失中的味道」,還有廣東菜常用的食材、烹調手法,以及多位名廚的訪問,為已消失或快將消失的味道追本溯源,留下寶貴的記錄。
名人推薦
筆下粵菜傳統
演繹當代經典──世界御廚 楊貫一
謝嫣薇小姐雖非香港人,卻對傳統粵菜有濃厚興趣,多年來品嚐各款粵菜,甚至付出寶貴時間來深入研究繁複的傳統粵菜構造和歷史,編寫成書,令傳統粵菜得以流傳,值得欽佩。──大師姐 麥麗敏
用文字貼切地形容食物的色香味,難!嫣薇功力深厚,把食物的色香味四溢於紙上,難得!祝《消失中的味道》一紙風行!──靈活聯繫總裁 葉潔馨
在嫣然一笑之間,苦心經營且用意用功地為香港粵菜譜出了久違的詠嘆調,姑勿論這是為曾經輝煌的粵菜文化所響的一闋哀樂怨曲與否,謝嫣薇小姐的飲食紀錄,也委實描畫出一方水土的絲絲味道記憶。──音樂人、飲食文化作家 于逸堯
與謝嫣薇(Agnes)認識是從二○一三年我舉辦的如意宴開始。直到二○一五年一起去品嚐樂沐、共遊台灣後,變成好朋友。看到這五六年她的快速進步和成長︰從一個比較善於整理報導人物角度和精於提問的記者,變成一個對於美食深入鑽研和理解,深度追蹤,學習和總結出自己獨特觀點的美食專欄作家的華麗進化。絕大部分人可能只看到她的美好作品,但不一定有很多人知道中間她的付出。這層面不只包含時間體力上的,也包含精神層面上的自我鼓勵和鞭策。她臉皮比較薄(吃男生豆腐時例外),容不下人說她半句專業有問題的話,所以往往在校對和核准資料時反覆再反覆,這就超級累啦。還好Agnes是一個自我認可度很高的人,往往在最困難的時候都可以自己給自己打氣加油。
約三年前她跟我提起「消失中的味道」的資料收集工作,從一個concept到今天聚集成書,中間總結了Agnes對於挖掘資料和人物的功力和辛勞,為中菜總結了許多寶貴的資料。當今終可回饋讀者,也回饋了她自己最喜愛的中國菜!──「如意宴」創辦人 Desmond張聰
認識謝嫣薇的時間不長,但一見如故,經常一起尋找美食、品嚐咖啡和抽雪茄。她對味道、菜式和廚師背後的理念之觸覺非常敏?。現代速食文化、廚師青黃不接和受成本效益影響,很多傳統手工粵菜逐漸失傳。她讓這些「消失中的味道」的武林秘笈重現江湖,任重道遠。──東方表行集團執行董事 林慶麟
謝美女是我的好朋友,因為我們都喜歡美食。
她每天嘻嘻哈哈,女頑童一個。對朋友卻很好,很真。她極愛美食,卻一絲不苟,極其挑剔,敏銳度極高,感覺她品美食的時候有點笑裡藏刀的味道。
她寫的食評我經常拜讀,她的食評時可以讓你聞到食物的香味,甚至感覺自己也身在其中,有點隔空神交的幻覺。但背後卻是她的認真和負責──沒吃過的不會寫,不好吃的不會讚。
讀了《消失中的味道》之後,感覺即使以前的味道不會回來,但也不會在心中消失了……──新榮記創辦人 張勇
自從數年前相識,時有參考謝小姐的美食報導,有感身為廚師的我真的要向她致敬!此書亦為粵廚的部分經典菜式作了有序的記錄,為傳承發揮作用。──澳門永利皇宮永利宮行政總廚 譚國鋒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樂沐,還記得那天她跟朋友們來用餐,謝嫣薇(Agnes)一見到我出現就笑嘻嘻地喊著:「我喜歡妳!我喜歡妳的菜!」熱情直率又敏銳,至今依然。當時已經發現她品菜是很浪漫的,也特別能觸動人;她憑著五感之外的直覺來感受廚師的狀態,再抽絲剝繭,推敲研究。過了多年,Agnes對於各國料理的理解更上一層樓,下筆評點自信鋒利,而浪漫執著的情懷依舊。因著她的熱切才能有這本書的誕生,《消失中的味道》每一篇章都帶著世代傳承的重量,盡是對粵菜美好年代的追憶,也有期待新生的嚮往──其文如其為人。而當每一個字句都帶著使命,多美!──台灣名廚 陳嵐舒
謝小姐周遊世界各地,見多識廣,識飲識食,言論客觀中肯,令人信賴,如今出書與眾分享,實在是讀者的福氣! ──家全七福 徐維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