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南懷瑾講述:禪學、禪修、禪行

南懷瑾講述:禪學、禪修、禪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59230
南懷瑾
老古
2019年9月11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6059230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5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佛教 > 禪修

















      本書以「禪學、禪修、禪行」為題,編集南師自1970年至1985年間於《十方雜誌》發表過的文章與講記,內容包括禪與宋明理學之研究、對廿世紀禪學的基本認知,以及南師數次於禪學中心帶領大眾共修的講課與小參紀錄等。



      南師說法方便應機,出入各宗,談禪而不限於禪,說理兼顧實修,期許有志習禪者,都能有「良馬見鞭影而馳」的慧見。

    ?


     





    出版前言1

    ?

    禪宗六祖與中國理學1

    前言1

    六祖惠能大師事跡2

    大師身世3

    求法經過3

    弘法前後7

    寂滅情形11

    六祖生平與禪宗幾則懸案13

    六祖的開悟13

    傳衣的疑案17

    得法與出家18

    避禍的因緣18

    六祖的學風19

    傳心的指授25

    禪宗與理學27

    北宋理學的勃興27

    佛儒的心法31

    佛儒的異同42

    禪宗理學在中國文化的地位47

    ?

    二十世紀的文明與禪學50

    夾縫50

    禪?53

    兩種征服54

    心事56

    本來面目58

    靜坐與禪修61

    三心不可得62

    ?

    略講洞山禪65

    禪與禪史並重65

    良馬見鞭影而馳66

    臨濟與曹洞宗風的差異69

    增即增減即減71

    佛經白話如說書73

    講法要講活人心75

    先「過門」再「過節」77

    六根並用隨緣定79

    誰解無情說法?81

    一切國土都在說法84

    我永遠不會告訴你85

    要絕無滲漏88

    有疑參到底!90

    眼處聞聲也大奇82

    如何把握那個清淨的境界?94

    你的給誰拿去了?96

    祇這是!98

    「這個」到哪兒去找?101

    真不可思量啊!104

    有疑才好106

    發財不怕沒房子108

    心外求法無了時110

    ?

    觀心盡心放心──寒假禪七散記(一)114

    莫以有得心企求無所得法115

    當學生與兒子最好117

    氣脈不是道118

    新時代的禪宗法門119

    「回也!交臂非故」122

    妄想如何打掉?125

    學問之道在求放心126

    放下!趕快放下!128

    善養平旦之氣130

    不可為而為134

    頂天立地大丈夫135

    千古艱難唯一死136

    信得過即佛136

    耶穌在哭泣138

    禪祕要法之一139

    ?

    誌公禪師與十二時頌──寒假禪七散記(二)141

    一首道偈三家精華141

    狂機回機新機143

    弄巧反成拙直心是道場145

    釋迦真身何處尋146

    吃飽了還端著飯碗的人147

    未曾迷求何悟149

    應用不離聲色中150

    真正的出家人151

    日以繼夜你拋掉了什麼、守住了什麼152

    此岸即彼岸是名波羅密153

    精進也會成懈怠155

    生如寄死如歸156

    天長地久難量渠157

    十二面觀音的由來158

    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159

    ?

    小參心語──寒假禪七散記(三)162

    靜坐不算學佛入定不是悟道162

    規規矩矩學佛164

    見地最為貴萬境莫執著166

    從心地上起修168

    解惑才能證真170

    恭敬心在培養己德171

    夢中也布施173

    方便不能無慧175

    生因識有滅從色除177

    法法通心法心心合道心178

    ?

    且說三際托空──寒假禪七散記(四)182

    「三際托空」有何難?182

    「吹湯見米」也不差184

    軟修法門大有奧妙186

    腦與第六意識186

    是這個,不是那個188

    大聲一呸!空了!189

    這個放空法門191

    太陽底下無祕密193

    ?

    隨息法與三際托空──孟夏小參報告節要(一)195

    「隨息法」的真意195

    感應之道198

    內守幽閒仍是痴202

    心的用不用205

    ?

    再談隨息法與三際托空──孟夏小參報告節要(二)209

    易筋經與洗髓經209

    非汝境界的「回籠覺」211

    心火相煎念不住213

    初修三際托空的步驟218

    智者大師的證量223

    眾生把大海中的一個小泡泡當成自己228

    袁太老師的偈頌231

    ?

    寒夜小參234

    禪觀念佛觀疑情了萬情234

    財色名食睡心印作何顏237

    好為人師一大忌240

    同參道友互相護持242

    見地不外心地照應別人不多事端245

    洞山禪的修法247

    你們廚房有菩薩250

    心窩下觀空夢裡知是夢252

    為什麼這個東西作不了主?254

    正念不隨心色轉257

    腰包衲子與佛學大綱258

    ?

    寒夜小參 續篇261

    本是不二法門261

    細昏沉也不可以264

    小心落在「無事甲」266

    學道須有擇法智268

    「放任」「任運」天壤別271

    觀音法門這麼修273

    妄念的蹤影247

    ?

    南師與美國禪師卡普樂首度對話錄276

    卡普樂與南師談心294

    ?





    出版前言



      南師懷瑾先生一生講學著作不輟,所講內容貫通儒、釋、道三家,輔以深厚人生智慧及獨特歷史經驗,縱橫揮灑,留下的多是經典式的詮釋和警句名言。南師的講學紀錄及所著書稿,數十年來陸續由老古文化彙編成冊,而在諸如《論語別裁》《金剛經說甚麼》《我說參同契》等膾炙人口的長篇講記外,亦還有許多針對不同對象講述或撰寫的精采短篇文章,其中有些曾刊登於《十方雜誌》《知見雜誌》等刊物,但未曾選編成冊。



      本書以「禪學、禪修、禪行」為題,編集南師自一九七○年至一九八五年赴美之前,曾於《十方雜誌》發表過的文章,共收錄有:



      〈禪宗六祖與中國理學〉為南師親筆撰寫,以《六祖壇經》為本,由六祖惠能大師生平事跡說起,談及六祖學風特色及後續影響,再論北宋理學勃興之簡要背景,進而詳述佛儒心法異中有同、相互取汲之事實,定調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淳厚人文精神,更勉勵讀者綜合二家所長,捨空疏迂闊之弊,以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二十世紀的文明與禪學〉為南師一九七○年於成功大學的講演紀錄,由「禪是什麼」開場,講入「何謂禪的中心」、「什麼是本來面目」等題,最後以《金剛經》所說「三心不可得」收尾,帶領聽眾體會禪的基本修養。在短短篇幅中,南師以深入淺出的口吻,精簡而又全面的為文明世紀中的禪學畫下了重點。



      〈略講洞山禪〉〈寒假禪七散記〉〈孟夏小參報告節要〉〈寒夜小參〉等篇,為南師於一九八四至八五年前後,在東西精華協會禪學中心帶領出家在家大眾共修之講課及小參紀錄。南師或講解《傳燈錄》《指月錄》的古德行誼公案,或指導學生修習心地法門,或隨機提示弘法宣教的訣竅,或評點諸生於身心氣質變化的報告。面對有心禪修者,南師出入各宗,說法方便應機、不拘一格,卻又處處加以鉗錘棒喝,不時流露嚴師風範,惕勵學生加緊用功,更期許大家要有「良馬見鞭影而馳」的慧見,如此方可以學禪。



      〈南師與美國禪師卡普樂首度對話錄〉〈南師與卡普樂談心〉兩篇,記錄了美國禪師卡普樂(Philip Kapleau)於一九八四年來臺拜訪南師的兩次深入對談。卡普樂為美國禪宗鉅子,曾在美國各地設立禪學中心,因有感於當時中國只餘禪宗之形,未見其神,便帶著兩位弟子專誠來到尚保存有中國固有文化的臺灣,尋覓禪宗的根。兩次對話中,卡普樂向南師請益禪宗心法及修證上各方面的問題,並交換對各地禪宗發展狀況的觀察與心得。

                             
    編輯室




    其 他 著 作
    1. 列子臆說(上)
    2. 列子臆說(中)
    3. 瑜伽師地論(下):聲聞地講錄
    4. 論語別裁(下)
    5. 歷史的經驗(1)
    6.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7. 孟子與離婁
    8. 宗鏡錄略講(4)
    9. 列子臆說(下)
    10. 禪海蠡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