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4版)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4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634733
塞繆爾.杭廷頓
劉軍寧
五南
2019年8月28日
160.00  元
HK$ 152  






ISBN:9789577634733
  • 叢書系列:經典名著文庫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4.8 x 21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4版
  • 出版地:台灣
    經典名著文庫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政治史

















      十九世紀以來,全球性民主化潮流有三波,從一九七四年葡萄牙政變開始以迄目前,即屬第三波的範疇。此一波民主革命帶動三十多個國家進行政治變革,從威權轉型到民主,這可能是本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政治趨勢。



      國際政治學巨擘杭廷頓教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這些民主轉型的原因、性質、方式及其直接影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中華民國臺灣有很高的評價,因為只有中華民國在民主化的進程中,還能夠維持經濟發展與安定。因此「臺灣經驗」有其優越的地方,可資其他開發中國家政經改革參考。

    ?


     





    導讀?? 第三波民主化

    序言

    ?

    第一章 內容

    第一節 第三波的開始

    第二節 民主的含義

    第三節 歷史上的民主化浪潮

    第四節 民主化的問題



    第二章 原因

    第一節 波浪式運動探因

    第二節 民主化波浪探因

    第三節 第三波探因

    第四節 合法統治權威的衰落和政績的困局

    第五節 經濟發展與經濟危機

    第六節 宗教變遷

    第七節 外來勢力的新政策

    第八節 示範效應或滾雪球

    第九節 從肇因到肇端



    第三章 方式--民主化的過程

    第一節 威權政權

    第二節 轉型過程

    第三節 變革

    第四節 置換

    第五節 移轉



    第四章 進行--民主化的特徵

    第一節 第三波民主化的共同特徵

    第二節 妥協、參與與適度交易

    第三節 選舉結果:預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第四節 低度的暴力



    第五章 持久

    第一節 鞏固權力及其問題

    第二節 用刑者的難題:法辦與懲治,還是寬恕與遺忘

    第三節 執政官式的難題:三心兩意而又強大的軍方

    第四節 情境問題、幻滅與威權懷舊

    第五節 民主政治文化的培養

    第六節 民主政治行為的制度化

    第七節 有利於新民主國家鞏固的條件



    第六章 走向

    第一節 第三波肇因:持續、削弱還是有所變化?

    第二節 第三波回潮?

    第三節 進一步的民主化:障礙與機會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政治領導

    ?





    導讀



    文/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沈佑宗



    第三波民主化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美國政治學界頗具爭議的保守派大師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離開人世,他身後留下很多重要著作,包括《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The Third Wave》、《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Who Are We and Immigration》等都成為政治學界的經典書籍。他兩度被提名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最後卻都失敗收場。後來哈佛大學聘他為「哈佛大學講座教授」(Harvard professor),並擔任國際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總算還給他一生從事政治學研究成果的肯定。



      在《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這本書中,杭廷頓分析自一九七四年葡萄牙軍人推翻專制獨裁者後,世界各地興起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這股浪潮從南歐開始,一九八○年代蔓延到中南美洲與東亞,一九九○年代到達東歐與非洲各地。我們後來慣用「第三波民主化」這個概念,就出自這本書的精彩分析。本書在一九九二年獲得Louisville大學的Grawemeyer Award,該獎項是由美國實業家H. Charles Grawenyer於一九八四年設立,表揚能改變世界的創新研究或重要理論。如果我們使用google scholar來搜尋本書,會發現將近有一萬五千次的引用率,稱得上是一個被政治學界高度引用的書籍。



      開啟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研究風氣可追溯至Woodrow Wilson Center於一九七九年所支助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研究計畫,由O’Donnell and Schmitter兩人負責,網羅Dahl、Linz、Przeworski、Cardoso、Hirschman等人參與。研究重點在威權國家為何會發生民主轉型?包括威權體制的崩潰、民主化的推力、過程與民主轉型的類型等,本書延續此一研究途徑。杭廷頓最主要的貢獻在歸納人類歷史上出現三波的民主浪潮,第一次稱為民主化長波,從一八二八至一九二六年,起源於美、法革命,發展在十九世紀,包括英國與其殖民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三十餘國。第一次出現回潮發生在一九二二至一九二六年,民主崩潰的國家大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剛採用民主制度的國家,如捷克、義大利、日本等。接著,杭廷頓分析第二次民主化浪潮(短波),從一九四三至一九六二年發生民主轉型的國家包括第二次大戰末期盟軍占領區,拉丁美洲國家和去西方殖民化的地區。這段民主化期間並不長,一九五八至一九七五年間就發生回潮,其中以拉丁美洲國家最具代表性,亞洲則有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家。從一九七四年迄今的新興民主化國家,杭廷頓稱為第三波民主化,他分析民主化產生的原因,包括政權合法性危機、經濟發展或經濟危機、宗教變遷、國際干預、示範或滾雪球效應等,解釋人類重大的政治變遷。書中也提到民主轉型的類型、過程、民主持續問題與未來走向等問題,都是民主化研究重要的課題。



      這本書在一九九一年出版,至今已經超過二十五年,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民主化研究最入門的書籍。嚴格來說,本書並沒有提出一套特殊的理論觀點,或是蒐集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資料。柏拉圖(Plato)說:有時候,問題比答案更重要,這本書就是一個範例。民主為何發生?如何進行與持續?是否會退潮?這本書引領之後民主化研究主題的發展。



      近幾年,民主化研究最受矚目的問題在民主衰退(decay)或去鞏固化(deconsolidation)議題,這些在杭廷頓的書中也約略提及。杭廷頓在書中最後提到民主進一步發展的文化障礙或機會,尤其是儒家於伊斯蘭文化對民主發展構成的威脅,這樣的論點就催生出後來《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這本最受學界爭論的書。



      其實,我們對民主發展不需要如同杭廷頓這樣悲觀,我們同意政治文化是民主生存一個重要因素,但政治文化並非可以維持不變,經濟發展是引導政治文化變遷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許多民主國家的公民對其民體制表現越來越不滿意,根據調查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非民主治理的選項,連美國公民也不例外。很多分析指出與收入不平等有關,儘管這些國家的經濟持續成長,億萬富翁的政治影響力不成比例的增長。但威權國家並不比民主國家更具有競爭力,隨著經濟的成長,自由和自主價值成為更優先的選項。對自由的渴望,使得公民更加重視政治權利。

    ?




    其 他 著 作
    1.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5版)
    2. 第三波:20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3.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