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死亡,是為了活得更好!
今天會是最後一天嗎?我們隨時準備好了嗎?
我們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情了嗎?
我們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了嗎?
今天會是最後一天嗎?我們隨時準備好了嗎?
我們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情了嗎?
我們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了嗎?
★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
★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
★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
★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
【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
深度講解生命盡頭的關愛和恐懼,梳理了衰老、臨終與死亡的各個面向和發展歷程,不僅談及死亡和醫藥的局限,也說明了如何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具備學術性及實用性。以大量案例講述個人如何從社會層面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從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哲學等多種角度論證,消除死亡焦慮與恐懼。
▎死亡不是終結,而是轉折。生活會繼續,學習與生命同行。
死亡的象徵陳述了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象徵詮釋了死亡的真諦。生命的意義終究是人賦予的。──美國社會學家華納(William Lloyd Warner)
「死亡本身沒有好與壞,但人們卻用不同的價值定位不同的死亡。每種價值意義都有重要的行為後果。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害怕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是不幸的。我們往往認為死亡是入侵者,專門破壞我們的好事。所以,過去醫療界會努力推遲死亡時間,支持病人活下去。即使死亡已經無法避免,人們也會依靠機器,多活一天是一天。我們覺得死亡是應該想法設法避開的事,所以我們會認為,那些想死的人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失去了理智。但是當大部分末期患者都接受了他們會死的事實後,死亡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恩賜。這也許是因為人們會創造出價值等級,不同的價值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末期患者來說,尊嚴比在痛苦、屈辱、折磨中活著更有價值。所以,死亡對於已經接受現實的臨終患者來說其實是積極的。
丹尼爾•戈曼的調查說明,患者面對死亡命運時會更堅定遵守他們心底的道德觀。他們會變得更遵循道德,對違反自己道德標準的人更嚴厲,對支持他們的人更友善。但思想開放的人對待和他們價值觀不同的人會變得更寬容。根據調查,這些發現在心理上影響了對死亡的恐懼,這種『好好生活』的文化和它的道德準則會讓人們不再害怕死亡。文化決定了想要幸福生活應該怎麼做,而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幸福,他也不會在死亡時經歷太悲慘的事。」(摘自本書第五章)
好評推薦
目前市面上少見的,對於死亡的各種面向,討論得最細膩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即便我是一個終日與死亡為伍的醫師,依然從書中學習到太多重要的歷史、現象和觀念。我相信,每一個希望認識死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朱為民│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這本書整合醫學與社會心理的觀點,深入淺出地帶領我們瞭解臨終、死亡、與悲傷的議題。兩位作者使用知名的文學作品以及社會事件文本,生動地陳述教學經驗以及生活案例。這本書不僅推薦為生死議題課堂的輔助閱讀,也非常適合有興趣瞭解臨終與死亡文化的讀者。──王安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