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9282352
邁可.雷明,喬治•狄金森
龐洋,周豔
木馬文化
2019年9月04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9579282352
  • 叢書系列:木馬人文
  • 規格:平裝 / 640頁 / 17 x 23 x 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木馬人文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思考死亡,是為了活得更好!

      今天會是最後一天嗎?我們隨時準備好了嗎?

      我們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情了嗎?

      我們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了嗎?



      ★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

      ★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

      ★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

      ★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




      【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



      深度講解生命盡頭的關愛和恐懼,梳理了衰老、臨終與死亡的各個面向和發展歷程,不僅談及死亡和醫藥的局限,也說明了如何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具備學術性及實用性。以大量案例講述個人如何從社會層面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從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哲學等多種角度論證,消除死亡焦慮與恐懼。



      ▎死亡不是終結,而是轉折。生活會繼續,學習與生命同行。



      死亡的象徵陳述了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象徵詮釋了死亡的真諦。生命的意義終究是人賦予的。──美國社會學家華納(William Lloyd Warner)



      「死亡本身沒有好與壞,但人們卻用不同的價值定位不同的死亡。每種價值意義都有重要的行為後果。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害怕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是不幸的。我們往往認為死亡是入侵者,專門破壞我們的好事。所以,過去醫療界會努力推遲死亡時間,支持病人活下去。即使死亡已經無法避免,人們也會依靠機器,多活一天是一天。我們覺得死亡是應該想法設法避開的事,所以我們會認為,那些想死的人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失去了理智。但是當大部分末期患者都接受了他們會死的事實後,死亡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恩賜。這也許是因為人們會創造出價值等級,不同的價值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末期患者來說,尊嚴比在痛苦、屈辱、折磨中活著更有價值。所以,死亡對於已經接受現實的臨終患者來說其實是積極的。



      丹尼爾•戈曼的調查說明,患者面對死亡命運時會更堅定遵守他們心底的道德觀。他們會變得更遵循道德,對違反自己道德標準的人更嚴厲,對支持他們的人更友善。但思想開放的人對待和他們價值觀不同的人會變得更寬容。根據調查,這些發現在心理上影響了對死亡的恐懼,這種『好好生活』的文化和它的道德準則會讓人們不再害怕死亡。文化決定了想要幸福生活應該怎麼做,而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幸福,他也不會在死亡時經歷太悲慘的事。」(摘自本書第五章)



    好評推薦



      目前市面上少見的,對於死亡的各種面向,討論得最細膩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即便我是一個終日與死亡為伍的醫師,依然從書中學習到太多重要的歷史、現象和觀念。我相信,每一個希望認識死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朱為民│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這本書整合醫學與社會心理的觀點,深入淺出地帶領我們瞭解臨終、死亡、與悲傷的議題。兩位作者使用知名的文學作品以及社會事件文本,生動地陳述教學經驗以及生活案例。這本書不僅推薦為生死議題課堂的輔助閱讀,也非常適合有興趣瞭解臨終與死亡文化的讀者。──王安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推薦序

    前言

    ?

    第一章死亡教育:理解瀕死,死亡與喪親之痛

    當前人們對死亡和臨終話題的興趣

    人們對於死亡話題的興趣為何持續增加?

    死亡之謎

    恐怖主義

    倫理問題

    通俗文化

    死亡教育

    死亡學課程

    死亡學出版物

    死亡率統計資料

    死亡病因學與預期壽命

    死亡率的性別差異

    瀕死與死亡的研究方法

    生物學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方法

    人類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

    結構功能主義

    衝突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

    ?

    第二章在美國的死亡體驗

    定義死亡

    國際定義

    美國的定義

    瀕死與死亡的含義

    觀眾的含義

    情境的含義

    死亡──一種失去的關係

    創造並改變死亡相關的含義

    美國人的死亡經歷

    死亡的活躍(1600-1830)

    死亡的淡化(1830-1945)

    死亡的復興(1945至今)

    當代人的死亡觀

    死亡,拒絕還是接受?

    你懼怕死亡嗎?

    死亡恐懼的含義

    死亡恐懼,性別與年齡

    通過宗教來緩和死亡焦慮

    冥想自己的死亡

    ?

    第三章與死亡一起成長�變老

    童年

    兒童如何認識死亡

    個人經驗

    大眾媒體

    宗教

    兒童對死亡的理解

    從出生到三歲

    三歲至五歲

    六歲至十二歲

    向孩子解釋死亡和瀕死

    請對孩子誠實和坦率

    避免委婉語

    表達真情實感

    青春期

    身分危機與死亡焦慮

    媒體影響

    瞭解儀式

    討論死亡話題

    成年時期

    青年期

    中年期

    恐慌與拒絕

    反思與接受

    個人成長

    老年期

    實現圓滿

    淡化死亡恐懼

    覓一處安息之所

    ?

    第四章洞察死亡與來世的生活

    超越死亡的視角

    觀點的多樣性

    跨文化觀點

    案例研究:美洲原住民的神聖世界

    對死亡的宗教解讀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印度教

    佛教

    對死亡的世俗解讀

    象徵性永生

    瀕死體驗

    如何定義瀕死體驗

    對瀕死體驗的解釋

    ?

    第五章死亡的過程

    死亡的意義

    時間意義:處理預後情況

    空間意義:隔離與限制

    規範與角色意義:患者應有的行為表現

    價值意義:重評生命與死亡的價值

    客觀和主觀意義:接受自己臨終的現實

    與生者的分離

    庫伯勒羅斯的死亡五部曲

    社會情境意義:對環境的定義

    與臨終之人接觸

    醫護人員

    醫生的社會化

    覺察脈絡

    親朋好友

    與瀕死家庭成員相處的壓力

    幫助孩子面對即將去世的父母

    有尊嚴的死去

    瀕死的孩子

    與瀕死的孩子相處

    幫助孩子應對死亡

    瀕死孩子的父母

    瀕死孩子的兄弟姐妹

    ?

    第六章與瀕死共處

    對疾病的理解和應對

    身體機能衰退

    喪失心智能力

    死於癌症與心臟病

    癌症

    心臟病

    治療方案

    對治療方案及症狀的評估

    藥物的副作用

    疼痛與病症管理

    疼痛管理

    脫水處理

    器官移植

    緩和醫療

    安寧運動

    安寧團隊

    患者家屬

    安寧服務的費用

    公眾態度

    安寧專案的評估

    ?

    第七章醫療保健體系

    應對死亡的醫療模式

    死亡視為醫療場域中的偏差

    標籤理論

    偏差招致懲罰

    醫療環境中死亡的正常化

    科技社會中的死亡

    瀕死之人所處的環境

    醫院



    養老院

    安寧療護病房

    醫療護理學校的臨終教育

    醫學院校的大體解剖

    培養對社會和心理需求的敏感度

    培養溝通技巧

    臨終開銷

    ?

    第八章生物醫學問題與安樂死

    倫理行為

    什麼是倫理行為

    生物倫理學家

    屍體在醫學研究與訓練中的使用

    器官移植

    安樂死

    生命神聖與生命品質之爭

    生命的神聖性

    生命的品質

    死亡的權利

    消極安樂死

    常規與非常規方法

    營養與補水

    實施心肺復甦(CPR)和不實施心肺復甦(DNR)的比較

    積極安樂死

    支援積極安樂死的組織

    滑坡論證

    醫生協助死亡

    ?

    第九章自殺與其他突發性、非自然、創傷性死亡

    對自殺態度的轉變

    自殺的汙名

    定義自殺行為

    和自殺有關的社會因素

    年齡、性別、地區和婚姻狀況因素

    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

    對於自殺的理論觀點

    涂爾幹的理論

    衝突理論

    擬劇化的觀點

    存在主義觀點

    心理學觀點

    生命週期中的自殺

    兒童自殺

    青少年自殺

    自殺的危險信號

    解讀青少年自殺行為

    大學生與自殺

    成年人自殺

    老年人自殺

    自殺的原因

    自殺模仿與媒體

    理性自殺

    其他突發性、非自然、創傷性死亡

    他殺

    意外死亡

    ?

    第十章各種喪葬儀式

    理解喪葬儀式

    葬禮:通過儀式

    結構功能解釋

    哀悼行為

    美國哀悼行為的變化

    哀悼行為的性別差異

    死亡的風俗

    死亡前的規範

    遺體處理

    清潔、梳化、著裝

    遺體防腐

    最終的處置

    土葬

    火葬

    案例研究:生活在平原的美洲原住民的殯葬習俗

    社會地位對於喪葬行為與儀式的影響

    主要宗教組織的死亡儀式

    猶太習俗

    基督教

    印度教

    佛教

    伊斯蘭教

    ?

    第十一章喪葬業

    為遺體服務的業務

    轉型中的美國殯葬業

    清教徒的葬禮

    維多利亞時代的葬禮

    現代美式葬禮:滿足喪親者的需求

    美國喪葬儀式服務

    教育與許可

    殯葬禮儀師之職

    喪葬開銷

    計價體系

    葬禮的替代方案

    喪葬行業的新趨勢

    預備善終:殯葬計畫中的「新」趨勢

    善後:未來的業務在如今的顧客中開始出

    網路上的喪葬服務

    安葬業務

    美國墓地的變化

    清教徒的墓地

    城市園林公墓

    鄉村公墓

    草坪公園式墓園

    安撫哀悼者的墓園服務

    墓地的死亡標識

    今天的墓地

    政府公墓

    非營利性墓地

    營利性墓地

    ?

    第十二章法律方面的問題

    死亡原因的分析

    死亡證明

    驗屍

    驗屍員和醫學檢驗員

    預立指示

    生前遺囑

    預立醫療代理人

    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保障

    人壽保險投資

    財產處置

    無遺囑者及其遺產繼承

    長期醫療保險

    遺囑

    親筆遺囑

    遺囑認證

    地產稅和遺產稅

    省錢、省時、保護隱私:生前信託與傾注遺囑

    生前信託比遺囑更好嗎?

    傾注遺囑:填補漏洞環節

    ?

    第十三章應對喪親之痛

    喪親之痛

    悲痛有其過程

    正常悲痛與非正常悲痛

    悲痛的幾個階段

    震驚否認

    慌亂不安

    反應無常

    內疚自責

    失落孤獨

    悲痛減輕

    自我恢復

    被剝奪的悲傷

    哀悼的四個目的

    接受失去親人的事實

    經歷切膚之痛

    擔任新的社會角色

    重新投入新的關係之中

    幫助經受喪親之痛的人

    應對暴力死亡

    突發事故

    災難

    從海嘯和颱風創傷中恢復

    謀殺

    大規模屠殺

    戰爭

    ?

    第十四章一生中可能經歷的悲痛

    父母經受失子之痛

    失去胎兒或幼兒

    胎兒死亡

    圍產期死亡

    嬰兒猝死綜合症

    失去小孩子

    失去成年子女

    孩童和青少年經受喪親之痛

    失去父母

    失去兄弟姐妹

    失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成年人經受喪親之痛

    失去配偶

    失去父母

    失去寵物

    二十一世紀

    的臨終、死亡和喪慟

    ?





    推薦序



    我們的一生,跟著死亡一起成長



    朱為民│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我接到父親的死訊的時候,正在開車。



      二○一七年冬天,八十五歲的父親因為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兩週過去,本來以為治療得差不多了,正回家著手準備各項出院準備。沒想到,死亡冷不防地,貼近了父親。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我跟母親推開病房的門,窗簾是拉起來的,父親靜靜地躺在床上,像是睡著了一樣。房間的角落,外籍看護瑟縮著身體,輕輕地啜泣,好像怕被什麼人聽到。



      媽媽撫摸著爸爸的臉,我握著父親的手,冰冷的。即便我的職業讓我目睹數百次的死亡,可是當一個昨天還對著你說話、對著你笑的親人,突然進入永久的沉寂時,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思考,我還是不知道要如何過日子。我只想知道,如何能回到過去的時光。



      「回不去了」,也許就是死亡千萬年來想要告訴我們的真相。



      ?



      我是一個老年醫學和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每天都在治療老年人和末期的病人。「面對」死亡,幾乎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面對」,不僅是面對自己的病人死去,也要協助家人面對他們的親人逝去,陪伴他們走過哀傷的幽谷。有時,我們還要面對一起工作的同仁,彼此互相打氣,因為每天都經歷著高壓力的情緒與悲傷。「面對」死亡所帶來的人世間各種變化,是這份工作中最重要的功課之一。



      但是我們也發現,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人教我們什麼是「死亡」,如何面對「死亡」。正如同這本書的第三章所說,我們的一生幾乎是跟著死亡一起成長:小時候,我們一開始經歷的,是電視、電影、卡通人物的死亡;再長大一點,我們可能會經歷寵物的死亡;再長大一點,我們會經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去世。對某些和祖父母一輩非常親暱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分離是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打擊。但這樣的打擊並不是最沉重的,等我們成家立業之後,父母的死亡總是會讓人生中的那個段落變得黑白無光。最後,我們老了,不得不接受,另一半的離開。最終,是自己的告別。



      即便死亡如影隨形伴著我們的人生,我們卻很難──不,應該是說我們不想──去理解死亡是什麼。因為它太黑暗、太沉重、太不吉利、太令人無法嚥下。因此,我們不聽,我們不說,我們甚至不想看。這樣不願面對的結果,便是在下一次與死亡接觸時,所受的傷更痛。



      令人慶幸的是,最近幾年,談論老化、安寧醫療與死亡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彷彿在告訴我們,現在開始瞭解還來得及。而《凝視死亡的公開課》這本書,是我認為目前市面上少見的,對於死亡的各種面向,討論得最細膩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我自己在審訂的過程中,每每讀到精彩的地方,掩卷思考,欲罷不能。即便我是一個終日與死亡為伍的醫師,我依然從書中學習到太多重要的歷史、現象和觀念。我相信,每一個希望認識死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



      ?



      父親離開我們兩年了。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並沒有離開,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我的每一個想法、念頭和行動之中。正如同世界上某些文化看待死亡的方式一般,死亡並非結束,而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



      瞭解死亡,我們才懂得更好地活著。



      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前言



    我們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死亡的書?




      上世紀七○年代初,明尼蘇達州聖彼得的古斯塔夫阿道弗斯學院(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舉辦了以「生命末期」為題的諾貝爾大會。會後,喬治•狄金森教授的文化人類學學生著手撰寫各文化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的學期論文。與此同時,一名迪金森教過的醫學院三年級學生恰好來拜訪他。迪金森教授問起醫學院的死亡與臨終課程,這位學生有點困惑,聳聳肩說他們沒有開這方面的課。難道沒有人想過醫學院應該開設臨終和死亡的課程嗎?學生們的學期論文以及這位醫學院學生的到訪,引起了迪金森教授研究與教導死亡臨終課程的興趣。



      此後不久,迪金森教授的前同事兼朋友邁可•雷明和他聯絡。雷明教授寫過研究癌症末期病人的博士論文,他想邀請迪金森合著一本關於臨終、死亡和喪慟的書。他們都在教授死亡和臨終課程,但是當時可供參考學習的資料極少,很難找到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因此,寫作本書的初衷是上世紀八○年代缺乏課堂教學資料,以及學生對於死亡學的興趣和熱情。



      第一版問世距今三十多年,我們希望第八版一如既往,內容詳盡,兼具理論與實務,簡明易讀,充滿人文主義關懷,跨越多種文化、多個學科,包含社會死亡學跨領域的主要研究焦點。實際上自第一版問世以來,臨終議題發生了許多改變。與上世紀八○年代相比,人們對於臨終、死亡和喪慟的話題不再諱莫如深。儘管「死亡學」一詞尚未家喻戶曉,但已更為人所知。今日,校園槍擊事件頻傳,恐怖攻擊在世界各地發生,臨終已然成為一個「流行」的議題。此外,隨著二十一世紀環保觀念轉變,遺體處理方式也有所改變。具體而言,本書包含以下主題:



      一、讓讀者關注臨終、死亡和喪慟的話題。



      二、幫助讀者調適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的亡故。



      三、協助讀者檢視對於死亡的感受和反應。



      四、讓讀者瞭解不同文化群體的喪葬習俗。



      讀者將在書中獲得必要知識,從社會層面去理解及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我們教了四十多年死亡學,學生選修這門課的出發點除了學術理由,更有私人原因。不是每個人都會遭遇離婚或家暴,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親友離世,希望這本書能協助各位應對臨終和死亡。雖然親友離世的痛苦不會像流感一樣「痊癒」,仍應學習接受深愛之人已經離開、再也不在身旁的事實。每當學生在郵件或電話中分享自己因本書受益,或是讀完書後成為其他家庭成員的堅強後盾,總讓我們備感欣慰。



      這本書集結八十年的教學及研究內容,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以大量案例說明個人如何從社會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具備學術性及實用性。儘管本書最初是寫給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護理學、社會工作、肌動學、宗教學、老人學、健康科學、家庭研究、公共衛生、哲學和教育學的大學生,但它同樣適用於醫學、護理學、殯葬學、社會工作、兒童醫療、個人與教牧諮商等專業課程。



      我們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感謝分享相關經歷的學生,這些寶貴的經歷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希望讀者感恩生命,從理性和情感上理解臨終、死亡和喪慟的社會心理學過程。這本書看似討論臨終和死亡,實則闡述的是生活和生命。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