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你的傷只有自己懂

你的傷只有自己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7998
洪荒
天下文化
2019年8月30日
110.00  元
HK$ 93.5  






ISBN:9789864797998
  • 叢書系列:華文創作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華文創作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悲傷襲來時,誰都不高明。

      頭白了、婚離了、一個人了。

      雖仍有淚,但理直氣壯,

      從今而後,不必再跟誰抱歉。




      愛,是一生的修練。離婚之後,她才懂得。



      十七歲相識,三十三年婚姻,四十年的恩愛感情,

      敵不過一場悄聲襲來的新鮮愛戀。

      丈夫出走了,

      退休、空巢、婚變,同時鋪天蓋地而來。

      愛,不在了;人,不在了,

      幾天之內,她已孑然一身。



      世間之愛無常,

      經歷了震驚、懷疑、心痛、悲傷……

      她終能諒解、感恩,並且領悟。

      愛,在嗎?

      愛,無所不在。



      在另一個沒有他的世界,再生



      洪荒在退休前三天,她的先生用WeChat告訴她他有外遇。那時她正與小女兒在國外旅行。她三天後回台,十天內辦完離婚手續,緊接著女兒出國念書。退休、離婚、空巢同時發生,她只剩一個人。



      人生有太多猝不及防。她雖一夕之間失去了四十年的摯愛,卻也慢慢察覺,若不是離婚,若不是一個人,她沒辦法好好跟自己對話,也看不到世間的好花及好美。



      她將婚變以來的心情化做文字,沒有破口大罵,不揭露瘡疤,卻使人更能感到她的痛。她還沒有復原,但她沒有失去愛的能力。



      •經過一場婚變,加加減減,女主人翁獲得的比失去的多很多。被迫獨居固然不情願,帶來的是覺察自身、覺察身邊每朵花每株樹木的契機。想想看,如果不是這樣的變故,怎麼會讓洪荒腦內啡全速分泌大力運轉,她健身、旅行、寫作,因之誕生了一位貼近讀者心曲的作家?──平路



      •洪荒的大作每篇我都拜讀過,並且深受觸動。有時在洪荒之中迷途的人不一定可以走得出來。是她以自己的大智慧與大慈悲勇敢面對,方能在脫身之際竟然也喚醒了?人。──席慕蓉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平路│作家



      溫暖推薦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席慕蓉│詩人�畫家

      張作錦│《聯合報》顧問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廖玉蕙│作家

      簡媜│散文作家

      (依筆畫排序)

    ?


     





    推薦序 從「有所思」到「無他思」 平路

    在歲月裡沉澱�放下它,你就自由了�失侶失婚特效療法



    自序 你就是春天 洪荒

    還在此世的人�不要小看自己的眼淚�只要心能開花



    Part1 突如其來的禮物

    半天折翼,但你必須停止墜落


    寂寞海嘯�無邊無際的墜落�離婚,不是故事結束



    從今而後,你不必再跟誰抱歉

    女兒們�心有餘痛�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



    各自削去自己一些,吞忍一些,這不是一世恩情?

    有跡可循�地母與女工�哪裡是故鄉?�愛的真相



    愛情就像巧克力,苦甜之外,還含蟲肢

    他帶不走的�還有什麼捨不下�那些美好,當時是真的



    有了貓,你卻更寂寞;婚姻,也是這樣

    你能像愛貓一樣愛人嗎?�想念�讓牠做自己



    悲傷,並不可恥

    下一朵花開得更好�鼓起勇氣講出來�在婚姻中飽受折磨�世界一點一滴甦醒



    Part2 好好告別,好好開花

    讓你痛苦的,也將讓你看到天地大美


    自己的功課�壓在你肩膀的,是漫天塵勞�那風,你年年辜負,它年年都來



    好好告別,好好開花

    那個遠去彼岸的人……�生日不快樂�繼續走在陽光下



    心空了,能進來的東西更多

    虛實人生,無常相隨�愛,讓一切有滋有味�隨處是驚喜,我要慢慢走�小巷風情�好好活著



    人生如果只看結局,最後都要哭的

    人間沒有永遠,只有無常�人走了,樹留下,盤根錯節�花媽模式�生命是迷



    他的寂寞,是你的考題

    當時已惘然�可悲的定律�家是一個垃圾場�因為寂寞



    都是因為愛

    愛的誓詞�愈老愈美好�寫給未來的簡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仁慈、傾聽、成長



    翻篇了,枯枝殘荷也是水墨畫

    零分女神�雲南行的領悟�好景存乎一心



    Part3 你是一個人了

    若不是失了一隻翅膀,你何能練就單翅飛翔?


    你在哪裡托住自己,那裡就是谷底�世界裂為碎片,變成萬花筒�不要成為他人的深淵



    若你不珍愛自己,你才是辜負

    早衰的獨子�父親生命的洞�珍愛自己



    壘上無人,重新開始

    柴米油鹽都是詭雷�困在一壘的人生�平凡的偉大�球局新啟



    只為自己,一個人的智慧鍋

    別離催人老�我只有自己了�一個人的料理�善待自己



    但你要懂得,歲月如何浸透這獨特的生命

    為自己買了小茶几�超完美家具�人生的紋理�只要有愛,平凡小物都是寶貝



    離婚而已,你敢放棄

    生活的尊嚴�橘貓咪咪�拾荒群相�生命的貴人



    你的痛只有自己懂

    世界不知道你老了�我很好,不要擔心�不負此生



    ?





    推薦序



    從「有所思」到「無他思」



    平路




      洪荒的文字有感染力。許多時候,你身為讀者,儘管境遇各自不同,書裡四處都是酷似自己的碎片。每件事痴想又痴望,恰似洪荒在〈離婚而已,你敢放棄〉裡的描述。我們每個人都是洪荒筆下的拾荒婦人,即使腳腫脹成黑的,即使眼睛只能看著前面兩公尺的柏油路,依然想要旅行;望著遠方,眼裡漾著笑說:「我喜歡旅行。」



      洪荒的文字緊緊連繫著讀者。多年婚姻之後,讀者彷彿與她一起經歷斷捨離,也一起經歷驟然失婚後這段堪稱詭異的時光。其中有幾篇,作者心緒或有小小反覆,洪荒寫的,像是「聖誕夜驚魂」動畫裡那個布偶女孩,夜夜逃出牢籠、夜夜又被追回,讀者也跟著洪荒的文字一起高低起伏。洪荒寫清理舊物、寫布瓜那隻貓、寫巧克力裡的蟲肢、寫靜坐時的三個蒲團、寫壓力鍋的問卷調查??描述得動人心弦,尤其與女兒相處,寫女兒與她伴侶的婚禮,母女間的互相疼惜,每一篇都飽含洋蔥,果然羊羹也可以是「懸想文」。



      在歲月裡沉澱



      整本讀完,讀者了悟到經過一場婚變,加加減減,女主人翁獲得的比失去的多很多。被迫獨居固然不情願,帶來的是覺察自身、覺察身邊每朵花每株樹木的契機。想想看,如果不是這樣的變故,怎麼會讓洪荒腦內啡全速分泌大力運轉,她健身、旅行、寫作,因之誕生了一位貼近讀者心曲的作家?而最大的回報當然落在洪荒本人身上。不是這樣的家變 ,又怎麼會讓洪荒領悟到「辨微殊」的意境?用洪荒自己的文字描述吧:「那個沒有他的世界新鮮可喜到令我驚奇。」



      畢竟,這人生禍福相倚。整本書裡洪荒的不解(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不解),尤在於另一個人在時間裡的變化。事實上,感情的方程式中,人心危脆,時間才是最大的自變數。納蘭容若那句「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讀來讓人特別有感,說的不也是這其中的無奈?對著另一個人,我們痴痴地問,追問又逼問(恨不得拷問)那近乎恐怖分子式的問題。如果我這樣那樣,瞎了聾了瘸了痴呆了腐朽了躺在病床上植物人的下半生,你還會愛我麼?



      儘管好景當前,你卻臆想著世界末日,於是你不放棄地繼續問:「你仍會愛我?永遠愛我麼?」



      好像真有一個不變的「我」,一再削一再減,樣貌變了、心態變了、什麼都變了,橡皮擦剩下一丁點,但那個「我」還在那裡。那是你愛過的「我」!人生若只如初見,那是不准你不繼續去愛的「我」!另一方面,我們寧可騙自己的是,過了這麼多年,一切時移事轉,我們卻堅持,多年後眼前的另一個人,依然是當年的那個人。



      是的,我們刻意忘記,忘記時間的本質就是變異。書裡洪荒的丈夫在多年夫妻後變心,或許他如今體認的是人生苦短,而婚姻苦長。他告訴妻子嚮往摩梭人的「走婚」,「走婚」若看成隱喻倒非常恰切。留雙鞋子或是留頂帽子在屋外,夜合晨離,嚮往的是露水姻緣的再無拘束。



      看清楚,男人的心已經不在了。雖然如洪荒說的,「悲傷襲來時,誰都不高明」,但哀慟有時、拆毀有時、跳舞亦有時,無論如何,讓悲傷那隻大象坐在客廳裡,坐得太久仍是個問題。若想走出悲傷,仍可以替自己尋出一些「對治」的法門。



      放下它,你就自由了



      也是巧,在寫序的這段時間,一個機緣,我在「華山紅館」講了六堂「禪與閱讀」的課程。其中,曾經講到「怨憎會」與「愛別離」的必然性。罄聲起落之間,我曾經複誦的宗薩欽哲仁波切一段話:



      「與你丈夫、妻子、男女朋友在一起的這一生,非常短暫。即使你們在還呼吸著的這一生中可能不會分手,但遲早有一天你會死去。當你死去時,你們就分開了。在你死後,可能有三天你會記得妻子或丈夫的名字。但是到第四天或第五天時,你只會記得半個名字。到差不多第十天時,你甚至不記得他是他,還是她是她,或者他是她,或她是他。到大約第二十天時,你甚至不記得那是個人類。接著,下一生的力量在不知不覺間開始擴展。



      「例如,如果你即將投生為鳥,你的愛情和喜好──想要一直嗅著你男女朋友的氣味,這會被看到一隻蟲子所引發的饑餓感取代;因為現在你即將成為一隻鳥,你會想做飛翔之類的事情。到那時,你所謂的深愛的丈夫、妻子、男友、女友,那一章就結束了。而下一次,當你看到你的前妻或前男女朋友時,你也許是轉生為一隻鴿子,當你坐在他們面前吃麵包碎片時,你甚至不會注意到他們。」



      白話文讀來落落長,不嫌它長的話,唸幾遍,拗口到有點好笑,而這一笑的頓悟,比起金剛咒、六字大明咒等,保證更有療效。



      是的,它安神又護體。即使你在婚姻之中,卻嗅聞到不安分的氣息,女性敏銳的直覺正在讓你焦慮,譬如面對伴侶興沖沖要出門,你的眼光掃過他,那是個介意自己還有吸引力的男人,你幾乎可以觸碰平板電腦一樣??觸摸到他心裡想的是什麼。無論他想的是什麼,無論跟睪丸酮有關或無關,不妨笑吟吟地想,幾世幾劫之後,這是一隻麻雀。



      一隻麻雀,一隻啄食的麻雀,卻是一隻與當日的我、今日的我皆無關的麻雀!



      提醒自己只剩這一刻,下一世已經在讀秒,這一瞬間麻雀的意象,你從最在意的事情上已經「出離」。是的,毋須宗薩仁波切提點,這樣的覺知不分東方西方,閱讀時也隨處可見。若你喜愛小說家瑪格麗特.愛特伍,她那句話始終飽含真理:「被愛的欲望是你最後的幻覺,放下它你就自由了。」



      最後的幻覺,只剩下這一刻。身邊的緣分固然應該加倍珍惜,另一方面,面對親密伴侶,漸漸在學習兩無虧欠。無論此刻他的繫念在誰身上,你可以追尋的是自己即將獲得的自由。而這麼想,每一個若有所悟的當下,你必然有新的覺察。你覺察到怨念遠了,原來自己的心念也分秒在變幻!



      「望斷伊人來遠處,如今相見無他思」,這是日本詩僧良寬的句子,川端康成常常引用。川端深刻地面對無常,或者心中也有同樣的體悟吧。你我長日在各種妄念中,情思怨意,任其來來去去,心頭不迎不拒,終於練就的是這三個字:「無他思」。



      失侶失婚特效療法



      從「有所思」到「無他思」,畢竟需要一個過程。這篇序文結束之時,我顯然意猶未盡,以下是補述:



      如果你也有個傷你心的伴侶,你也需要對著舊物件「拉雜摧燒」,如果你因為與洪荒相似的處境拿起這本書,在驟然失侶或失婚的急症期,我還可以提供特效的療法。



      一個方法源自於心理學實驗。



      譬如說,想著那個負心離去的人,同一時間,將一枚最臭的臭雞蛋飛快丟進嘴巴裡(或是立即靠近鼻端),忍受那噁極的感覺。一次次反覆地做,臭味與那個人的名字與樣貌在腦袋裡「相伴」出現,根據「行為學派」,你很快會被「制約」,想到他就想吐,管他原來多麼帥,管他曾經是纏繞你心的人。(附注:這個療法非常安全,僅僅忍受一些感官上的不愉快)



      另一個方法更速效。



      試試譬如「丈夫去死」(danna-shine.com)一類的網站,讀讀那些留言吧,充滿各種咀咒。那些可是身為妻子的生活實況,只因做不成「熟年卒婚」,讓對方自動 sotsukon(卒婚)。許多女人在這網站或留言或獻策,如何不留證據,枕邊人就自然去死(加料的洗衣粉、摻入機油的炒菜油??),苦苦籌措,只為送對方一個完美句點。



      而你,多麼省事,那個人居然自願離去,你的好運讓許多人羨慕。讀著讀著,想到這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妻子想要丈夫去死,真令人熱血沸騰或熱淚盈眶!他走了、魔咒消失了,想著自己嶄新的開始,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本文作者為作家)



    自序



    你就是春天



    洪荒




      小時,不知道為什麼,常常肚子痛。有一次,痛到沒辦法,忽然有靈魂出竅的感覺,站在自己外面,問自己:「那是你嗎?是你在痛嗎?」「我」和那個在痛的「你」似乎就分開了。沒有那麼痛了。



      用第二人稱的書寫,就是因為這樣,我沒有能力自己刮骨療傷,但我可以為「你」如此。你是我,不僅是我。



      忽然離婚,我至今依然困惑,書寫也是為了尋找一些蛛絲馬跡。我一直以為我們夫妻恩愛,跟別人提起他時都稱他「先生」,而不是「老公」,一因古時「老公」是指太監,二因「先生」是敬稱。我一直稱他「先生」,結婚三十三年如一日,但他應該從未察覺我這一點點心意。我退休前三天,才知道他有外遇,十天內離婚,離婚後第四天小女兒 YiYi 出國讀書,我幾天之間變成孑然一身,當時面對離婚的種種艱難及人性黑暗,惶惶不可終日,尤其害怕半夜時一個人在黑暗中醒來。



      還在此世的人



      孩子四、五歲時,我讀繪本《月亮不見了》給她們聽,主題就是如何讓孩子面對父親消失了。當時我未嘗不掙扎,要在她們那麼幼小時,就知道死亡或親愛的人未必永遠可以在一起嗎?我教了,告訴她們,月亮不是不見了,只是有時看不到,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它可能躲在陽光之下或烏雲之中,它在,它一直在。



      但是,離婚不只如此。生變的不只是夫妻之情。我們離婚十五個月後,YiYi 回台度假。有一天她在住家附近等紅綠燈時,碰到她爸爸從另一個路口走來,他重重戳她一下就走了。她看著他背影問:「爸爸不說句話嗎?」他回頭看她一眼,一臉百感交集,然後繼續走他的路。YiYi 那天在日記上傷痛而困惑的寫著:「如果爸爸已經不把我當家人,我還是一個有爸爸的人嗎?」



      這真的是謎。

      愛不在了,而我們,還在此世的人,如何面對這個不在?這個問題比離婚法規及雙方利益分割困難得多。



      很不容易,因為我面對的是曾經我信任到可以將性命相託的人,而那人現在只剩一坨黑影,甚至讓我恐懼到女兒催促我把門鎖換掉。那人在我心中一直是個彬彬君子,當初我嫁給他唯一理由是「這個人若從世界消失,我會很遺憾」。老天啊,後來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月亮不是看不見,是真的不在了。



      我快滅頂了,女兒努力以愛來渡我過河。我和 YiYi 曾去京都自助遊,在人潮中,她突然遠遠在背後喊我,「姆姆」,我回頭,看到她一張笑臉,她說:「人群裡我喊姆姆,別人發現我姆姆是誰,我都會很驕傲:嘿嘿這是我姆姆。」我永遠記得那張臉,那一刻。



      她希望我從本質上喜歡自己,正如同我常跟她說的。



      YiYi 在我離婚第四天赴美讀書,在機場時,她一邊流淚一邊搞笑,她說自己是「哭泣包子」,滿臉皺皺的。她登機後,LINE 了一句話給我:「我是湯包,包著一百毫升淚水」。心愛的女兒呀,抱歉在你離鄉背井前,你一向尊敬、親愛的父母卻撕開自己最醜陋的一面,袒裎在你面前,讓你臨走前擔著千萬沉重的心事,怕你姆姆擔不起自己的每一天,怕你姆姆擔不起八、九十歲的外公外婆萬一垮下時,沒有半個人可以求助。



      有一天,我也會不在了,女兒呼叫我,我也聽不到了。或者,我老到忘記這個世界,也忘記她們了。但她們都要愛自己,相信自己獨一無二,也要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點,世界的的確確就會向上一點。世間的愛無常,生滅隨時,唯一與你相伴終生的是自己,唯一你可掌握的是「反求諸己」。若你對自己和世界的愛、信任不在了,若自己也放棄了,親人、朋友無論如何輸送生命指數給你,你也走不下去。女兒,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從本質上愛自己。並且不要對世界失望。



      不要小看自己的眼淚



      我也一度以為自己不可能好了。但是,下墜的力量有多強,奮起的力量也有多強。我很努力,卻突然落枕,三個月都沒好,痛到開車時沒法側頭看後視鏡,左手只能舉到四十五度。《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這是我床頭的一本書,當時,我的天塌了,整個人行住坐臥扭曲如鐘樓怪人。而那本書讓我看到更多人的傷,既深且巨,相形之下,我的傷只是小情小愛,只是人生路上跌一跤罷了。站起來,拍拍塵土,血會乾,破掉的皮會長出來的。



      我知道,我必須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不是因為報復。報復帶了仇恨心,仇恨會使人舉步維艱,看不到世間的好花及好美,沒有人值得我為他關閉感官、棄絕美善,我一定要將他放下。把他放在過去的世界,他在那四十年對我是好的,我最美的青春與他共度,把它封存在時間膠囊裡。這是智慧,也是對他和我自己的慈悲。而我必然可以在另一個沒有他的世界再生。



      我漸漸體悟,有人從我的人生列車下車,未必是不幸。我們搭機或搭長途火車時,旁邊有伴或有個愛說話的陌生人,固然可以一路聊天,但也一定讓你沒法好好看風景、跟自己對話。當你沒有伴時,確實孤單,但是,眼前的人事物卻都活靈活現起來,你會聽到它們的聲音。萬籟不再俱寂,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這個沒有他的世界,新鮮到令你驚喜。



      我連看唐詩都不同了。譬如,金昌緒的「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年少時以為是「閨怨」,現在知道是「國仇家怨」。唐朝兩百九十年,大小戰爭約莫有三百場,年年烽火。多少小民的青春、愛戀都化成狼煙,生離死別是常態。不要小看「閨怨」,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開始,就是滿紙閨怨。小民的閨怨,正是那個時代的哭聲,政治、經濟、文化的問題從一個個女子在田埂上、空房裡、花園中的眼淚映照出來。那些眼淚,不是一家之事。



      流淚,並不可恥。我承認自己沒有復原,但是,開始領悟,愛需要能力、實踐、堅持,愛是一生的修練,不到人生最後,你不能說你真的「愛」了。愛,豈是容易?跟成聖成佛一樣,是一生用心用腦用手用腳完成的,動心忍性。



      書法大師杜忠誥先生送了我一幅字,是他自己作的詩〈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詩》讀後〉:

      三月眾花搖落盡,轉來山寺鬥芳菲。

      山花怎比心花妙,春在心頭春未歸。

      白居易原詩是這樣的: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此詩是提醒世人「轉身」。看到繁花落盡,不要以為春天已經結束,因為山廟裡的桃花開得正好,春天其實已到下一站,它正在山上。

      杜老師的詩更上一層,尋春何必要看山花呢?只要心能開花,春天就在你的心頭,春天根本從來沒有離開。

      杜老師用瀟灑漂亮的行草把詩抄送給我。他不知道那時正是我離婚兩週年前夕,對我如暮鼓晨鐘,醍醐灌頂。

      春天何曾離開?春天何假外求?



      當我被踩在爛泥裡,領受那每一腳的重擊時,痛到深處,我像小時一樣靈魂出竅,靈明開啟,我在爛泥裡睜開了眼睛。而且,意外的,我看到更多姿多采的世界。



      你痛,你不痛。

      與痛和平相處,漸漸就不那麼痛了。還多了一些滋味。



      痛,真的沒有關係。出生那一刻,一巴掌打在屁股上,你痛了,你大哭,他們笑了,「這孩子活了」。痛,真的沒有關係,給自己時間。痛到要叫出來時,深呼吸。



      恨,不需要能力;但是,愛,需要能力。你有能力。

      春在心頭春未歸。你就是春天。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