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

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87918
實叉難陀,梁崇明
大喜文化
2019年9月12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787918
  • 叢書系列:經典精要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經典精要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圓頓無上寶典



      如何遠離各種自己不自知的相似佛法,以及各種外道等錯誤見解上的過錯。《楞伽經》由大慧菩薩提出一百零八問,為您解開修道上的迷霧,讓您徹底了悟第一義心,印證您所學與佛無誤,明白宇宙、人生的大問題。成就世出世間諸法,獲致充實而超越的人生。



      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佛開示的五法、三自性、八識和二種無我,並說其一切平等,無有對立或差別,此為大乘思想中超越有無二邊,不執於相又不墮於無相的最高境界。而所有這些,又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即能到達證自覺聖智所行境界。只要掌握本經的要義,善解自心現境界,就是通達佛說第一義,即可在您的世間生活中開展體用智慧,讓您了悟自己與真如本性無差別,達到最終境界佛果位意義的「自證聖智境界」。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摩羅山頂有一個城,叫楞伽城,是大藥叉王住的,這山是難往而且難入的,除非證得五眼六通的聖人們才能進去,也是佛在這裡所講的自證之法。羅婆那王見世上一切諸法本來實無其物,都是自心虛妄分別的結果,愚夫們受一切妄想迷惑不能理解,見佛聽法都是虛妄分別,按照這種方式觀看也就看不見佛。不起分別才能真正見到佛。羅婆那楞伽王棄除了一切雜染,證得諸法唯是自心所變現,住於無虛妄分別之境地,得如實見一切法。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本品由大慧總問,經佛陀略答而直接指示「佛心」所在,此即是經前一百八句問答。佛告訴大慧證智之所知,沒有獲得親證,看不到諸法根本。自心的清淨真識是不會滅去的,滅去的只是妄想及眼等六識,也就是心的造業相。若藏識滅則無異外道的斷滅論。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佛對大慧說,圓成實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之真如境界,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諸佛所說之如來藏,不同於外道所說之神我。外道依據造物有無,看到無常性,而憑藉推理確定常,看到無常的現象,計量推測,妄想一個常與不思議出來。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遠離一切心意識名相妄想,是名大菩薩法無我智。



      無常品第三之一

      法界體性是常住不變的,通達人、法二無我,斷除煩惱、所知二障,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斷現行、習氣二煩惱,這就是諸佛體性。離種種分別妄想,自心寂靜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知一切境界,唯自心所現,本無所有。



      現證品第四

      佛說聲聞、緣覺至八地菩薩中,沈醉於由滅盡而起之樂,未能善了諸法唯心所見,為自、共相習氣所薰,計著人、我二無我,生涅槃想,不見諸法本來寂滅。大菩薩善知唯心所現,遠離能取、所取境界,了達諸法唯是心現,於一切法不生分別,不執著於心識及心識外種種性相,如此而能入於如來自覺聖智所證境界。



      無常品第五

      佛說如來不是常也不是無常,這二種說法都有錯誤。如果如來是常,有能作的錯誤,那就有造作的主宰,這是一切外道說的;如果如來是無常,有所作的錯誤,諸蘊所相和能相不存在,造物隨諸蘊滅而斷滅,而如來實際不斷滅。



      剎那品第六

      佛說明如來藏是一切善不善法之因,能使得眾生因此而生六趣色身。有智之人,能見不生滅,亦能見諸法之生滅不實;愚癡凡夫唯見生滅法,而不知生滅法為生滅不實,且執著為不生不滅法。



      變化品第七

      佛回答大慧阿羅漢跟菩薩的差別,及為何佛給聲聞授記成佛。並說明第八識心體上聖凡都是平等的,眾生都具有如來藏,所以都能成佛。



    本書特色



      《楞伽經》是法相唯識宗也是禪宗初祖達摩傳付慧可的重要經典,其核心思想為「自心現量」,也就是萬法由心而生,一切唯識所造。凡夫和覺者的區別就在於這「自心現量」四個字,覺者一樣在世間,卻不被世間所染;住煩惱,又在煩惱中悟到菩提。


     





    目次







    導讀



    本經

    01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 為何分別當下不起分別才能真正見到佛呢?

    02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 為何沒有獲得親證,自證聖智所證境界,就看不到諸法根本呢?

    03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 如來藏與外道之神我有何不同?

    04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 佛所說的真實義,應當依義還是依於語言文字才能了悟呢?

    05無常品第三之一

    ?? 通達人無我、法無我會看到什麼樣的境界呢?

    06無常品第三之餘

    ?? 為何正等覺者是永離一切諸根境界的呢?

    07現證品第四

    ?? 為何說第一義中言思路絕,諸法本來寂滅呢?

    08無常品第五

    ?? 為什麼如來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呢?

    09剎那品第六

    ?? 如來藏的本性是清淨的嗎?要如何才能如實知見如來藏五法體相、三自性、二無我,不為外道惡見所動呢?

    10變化品第七

    ?? 所知障及煩惱障要如何修習,才能得到清淨呢?

    11斷食肉品第八

    ?? 為什麼耽著於肉味,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幸呢?

    12陀羅尼品第九

    ?? 受持讀誦楞伽咒會有什麼功德呢?

    13偈頌品第十

    ?? 為什麼說在不實的因緣中妄執實在而分別有、無,是遠離佛的教法?

    ?? 愚癡凡夫所分別之外境是幻還是真?了悟外境皆為自心之所現,就是入佛知見嗎?



    ?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亦稱《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為法相宗所依的六經之一,是禪宗初祖印度人達摩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楞伽」是梵語,譯義有二,一是指珍寶,二是指此山不可往及不可入的意思,亦含有此經微義難入難解的意思。此經屬於大乘三系中綜合了「虛妄唯識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經典,亦即說明唯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共有三個譯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的《入楞伽經》,十卷。三、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其中唐代實叉難陀譯本較為明暢,易於研讀,與現存梵本比較接近,也是本書所採用的版本。



      《楞伽經》的核心思想為「自心現量」,也就是萬法由心而生,一切唯識所造。在全部佛法與佛學中,其無論思想、理論或修證方法,都是一部重要的寶典。本經的開始,由大慧菩薩提出一百零八問,此百八問題皆屬於世間之各種相法,這許多問題,一切總要歸之於心。《楞伽經》主要內容為佛開示八識、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的真實義,並說其一切平等,無有對立或差別。此為大乘思想中超越有無二邊,不執於相又不墮於無相的最高境界。而所有這些,又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即能到達證自覺聖智所行境界。全經一再宣說世界萬有皆由心識所造,迷的根源,在於無始以來的習氣,及未能了知諸法乃自心之顯現。

    禪宗五祖說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就告訴我們,學法不識自心,將一無所獲,這句話用在解讀《楞伽經》再適合不過了。讀經並非一味從文字上究竟,須從自覺進入,悟心開始。要正真理解佛經經義,得其真傳,須善解自心現境界,不斷悟入,與佛印心,便能通達佛說第一義。



      佛常言:「心外求法,無有是處。」若讀者能通過印心《楞伽經》及其它唯識方面的經典,修證認知自己的身心狀況及徹悟意識之本性,修證到像大慧菩薩一樣「於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在您的世間生活中覺自心現量、捨離能取、所取之對立,理解如幻的現象世界是如何被結構出來的,以及應該如何看出它的虛妄不實性,臻於無所分別之世界,才能夠獲得智慧,獲得生活的指導原則,就能妄想不生、安穩快樂。知心為何物,就能離虛妄,知真實,從而沒有煩惱,獲得解脫。



      《楞伽經》相當長,是一部大乘經。一乘佛經難讀,《楞伽經》更是難讀,其中的名相、術語多而且複雜,再者所討論的範疇廣博,如人文、物理、宇宙、術數等,需通達因明,運用邏輯來推證。此經可說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寶典,具備完整的佛學理論,裡面包含般若學、唯識學及如來藏的觀念。藉由空性、般若智慧,以及唯識學的名相,都在這部經內作為觀念的基礎。要談成佛,也必須提及如來藏,經典中的自證聖智境界及真如,就是如來藏的理論。這些佛教理論裡重要的理論的環節,此經都頗有重點地強調,此外,修行的立場,此經也有完整的表達。



      為令讀者能窺其堂奧,本書粹取《楞伽經》的精華重點內容,將經文以現代白話詞彙整理出來,方便讀者進入複雜名相之語境,並篩選、判斷出較重要的概念後畫線,除了能較為容易掌握唯識學的概念,同時又能引導讀者從真修實證入手,奠基般若智慧及會之於心,入於如來藏的成佛境界,歸於第一義諦。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