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什麼是道德案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15126
Serge Boarini
洪儀真
開學文化
2019年8月22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715126
叢書系列:
哲學之道
規格:平裝 / 224頁 / 10.6 x 17.2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哲學之道
分
類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法國哲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什麼是城市?
【牛津通識】盧梭
帕斯卡的賭注:上帝存在,人性敗壞!不信上帝將會墜入無盡深淵?從《思想錄》探索人性的本質
虛擬真實:我們的身體在或不在?
扎根:人類義務宣言緒論
內
容
簡
介
在人類行動中似乎沒有一個概念比道德更為古老,使得道德案例看起來像是與人類行動同樣久遠。
本書是對於道德案例嚴格的論述分析,對於道德情境的考慮不是訴諸於直觀,也不是要羅列各種具體的道德案例,提供百科全書式的彙編;相反地,如果一個帶有道德教訓的故事能夠發人深省,那麼,這一個故事應該透過論述分析而體現出情境結構、道德原則、原則適用性、人格身分等等條件。人的行為總是帶著價值意味,考慮「什麼是好的?」;但是,如何思考貫穿著政治、法律、信仰、禮儀、社會行為的道德基礎,則相形重要。
作者特別提出了「決疑論」為方法論,但「決疑論」這一詞彙與知識型態是一般人感到陌生的,中文「決疑」一詞不能呈現此詞來自「案例」的字源,或許可以改用「案例學」來理解。案例學思考根植於希臘哲學與基督教神學,在法律、宗教判例上運用甚廣。本書也簡短陳述了決疑論的歷史淵源,但重要的是在當代的復興,此即所謂的「新決疑論」。在汲取決疑論發展的新趨勢上,作者意在凸顯案例思考的重要,因為當今世界的社會條件已經有巨大改變,要面對的問題是:在不同宗教立場的多元文化處境中,如何調節出一個合乎彼此認知的道德判斷?決疑論(案例學)關心的是案例中的情境。
?
目
錄
什麼是道德案例
道德案例的模稜兩可
案例的二律背反。定義與特點
案例的二律背反
定義
區分
道德案例不必然是個別的案例,也不必然是私人的案例
道德案例不必然是一個良知案例
道德案例不是一種衍異
道德案例不是一種兩難
道德案例不是一種道德問題
中間階段的結論
特點
道德案例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數量上不是單一
道德案例是描述的對象
道德案例是一種建構
結論
方法論
在基督教之前西方的決疑論
古典決疑論
新的決疑論者
決疑論以外的道德案例研究方法
結論
命題
案例故事的結構性常數
記載,描述�規定,建構。解決道德案例?
記載
1) 指示語:形勢
2) 功用
3) 論證語段
描述�規定
1) 論證語段
2) 形勢與功用
建構
結論
文章與評論
文章1
《一位老道德學家的筆記》節錄1
節錄2
評註
案例:定義與方法
節錄1
案例與常理
准許與禁止
形勢
法律和案例
節錄2
形勢
兩個問題
兩種案例:「活案例」與「死案例」
文章2
強森《決疑論:原則的替代或補充?》
評註
從修辭學到決疑論
案例、決疑論、修辭學
論題
形勢與準則
案例比較
模型的有效性
序
序
什麼是道德案例?
黃冠閔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遭遇各式各樣的道德情境,不論是明顯的或隱然的,都對那種種情境有直接或間接的價值判斷,甚至是道德判斷。案例雖然反映著一種特殊情境,但並不是每一個道德情境都是一個有典型意味的案例。這時,問題就來了。
「什麼是道德案例?為什麼要特別界定出道德案例?」
道德案例涉及的是道德行為與判斷的複雜性,關心的是道德原則與情境的相關性。當運用的原則產生衝突時,當情境與原則不能夠彼此明顯地吻合時,當一個道德故事或道德訓誡不足以協助解決困難時,就浮現出道德案例思考的必要。
《什麼是道德案例?》並不是一種心靈雞湯,而是嚴格的論述分析。對於道德情境的考慮不是訴諸於直觀,也不是要羅列各種具體的道德案例,提供百科全書式的彙編;相反地,如果一個帶有道德教訓的故事能夠發人深省,那麼,這一個故事應該透過論述分析而體現出情境結構、道德原則、原則適用性、人格身分等等條件。人的行為總是帶著價值意味,考慮「什麼是好的?」;但是,如何思考貫穿著政治、法律、信仰、禮儀、社會行為的道德基礎,則相形重要。
在《什麼是道德案例?》這本書中,特別提出了「決疑論」為方法論,但「決疑論」這一詞彙與知識型態是一般人感到陌生的,因此,增加了閱讀上的障礙。
決疑論,源自拉丁文casus,法文、英文、德文的寫法都類似(casuistique, casuistry, Kasuistik),用以探究從案例出發的道德推理。中文「決疑」一詞不能呈現此詞來自「案例」的字源,或許可以改用「案例學」來理解。案例學思考根植於希臘哲學與基督教神學,在法律、宗教判例上運用甚廣。本書也簡短陳述了決疑論的歷史淵源,但重要的是在當代的復興,此即所謂的「新決疑論」。在汲取決疑論發展的新趨勢上,作者意在凸顯案例思考的重要,因為當今世界的社會條件已經有巨大改變,要面對的問題是:在不同宗教立場的多元文化處境中,如何調節出一個合乎彼此認知的道德判斷?決疑論(案例學)關心的是案例中的情境。一個有道德爭議的案例(例如,醫學倫理或生命倫理所遭遇的爭議)不能單單靠道德原則的重申,而是要回到案例中的情境,順著情境中的脈絡來考慮道德原則、判斷的適用性。在這樣的方法論要求下,本書才進入對於案例的論述結構分析(記載、描述、建構);其效果是,案例可以脫離大雜匯式的事實條列,而還原為獨特的情境以及論述,進而在論述的基礎上進行推理,既能回應情境的複雜性,又能緊扣著論述的合理性。
《什麼是道德案例?》一書的體例循富杭出版社「哲學之道」系列,第一部分的專論回答「什麼是?」的問題,第二部分包含兩篇核心文本及其評註。第一部分專論有三章,分別討論「案例的二律背反」、「方法論」、「命題」亦即,在定義的依違(是什麼/不是什麼)上切入了方法論的不同思考,再加上對案例概念的論述要素。雖然處理的方式偏於抽象,但也展示出「案例」概念的深度。第二部分的選列文本新舊並列,一是十九世紀末的「良心案例」,這是神學、法學決疑論的核心;二是當代決疑論的代表性文本,展示出決疑論的使用現況。
當代的倫理學討論有時採取思想實驗的方式來呈現道德困境,而在各種文化傳統中其實不乏豐富的道德案例。我們著眼於公民社會的現實需要,多元的身分、信仰、價值立場已經是全球化時代的共通經驗,尋求有共通基礎的道德經驗則是在多元中必須嘗試調節的方向。枯燥的道德教條宣示或一成不變的道德故事往往無法發揮功效,新的時代需求需要有創造性的活潑作法。在凸顯人性尊嚴的要求下,應該可以注意到道德情境的重要;必須在能夠脈絡化的實際基礎上,使得道德的生動活潑能夠體現出來。我們需要培養分析道德情境的能力,道德案例的存在就有助於概念運用,且提示出情境、脈絡的實在性。為了這一緣故,我們希望推出《什麼是道德案例?》一書來,希望引介一個不同的視野與思考向度,或許在面對各種新的道德挑戰時,可以激盪出更多有創造性的思考。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