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不留遺憾的臨終照護:送走重要的人的方法,只有你能做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654296
廣橋猛
林農凱
大是文化
2019年8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9654296
叢書系列:
Style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Style
分
類
醫療保健
>
家庭醫藥保健
同
類
書
推
薦
重訓傷害預防與修復全書:透過物理治療視角,認識肌肉與骨骼功能障礙與疼痛、重建基礎肌力、提升運動表現
這本書能讓你戒菸: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進階版
【阿毛醫師親簽版】健康快充卡哇醫:一本從「學霸」到「學罷」都能看懂的醫學百科(隨機附贈「卡哇醫團隊」造型書籤夾一款)
健康快充卡哇醫:一本從「學霸」到「學罷」都能看懂的醫學百科(隨機附贈「卡哇醫團隊」造型書籤夾一款)
飲酒不傷肝的學問
內
容
簡
介
「如果當時我先看過這本書,去年爸爸臨終時,我就不會一直跟家人吵架,
完全忽略生病的爸爸的感受。」
——走過臨終照護的小編讀後感
什麼是不留遺憾的臨終照護?
指的就是能充分緩和病人痛苦,使他接受自己最後的生活,
並讓家屬抱著安穩的心情送別的逝去方式。
這種送走重要的人的方法,只有你,就是患者最親的家人能做到。
日本安寧病房長廣橋猛,完全不用醫療專業術語,
親自整理許多關於如何幫助病患安祥逝世的觀念與方法,
其中有很多連病患自己都不知道,或是想說卻不敢說的事情。
?
◎解開關於安寧療護的幾大誤解
?
「明明以前可以吃更多,你要加油,再多吃一點!」
「你現在生病,要多休息,要是太累讓病情加重怎麼辦?」
「呼吸困難一定要靠氧氣瓶或是找醫生,家人很難處理。」
「談死很不吉利,人還好好的,之後的事以後再說……。」
你也常跟病人這樣說嗎?本書要揭開關於靜養、止痛、食慾等幾大誤解,
讓你知道,病患也有照吃、照睡、照樣出國開心玩的權利。
◎當生命開始倒數計時……你期待怎樣的死法
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活跳跳,快快死」,最好一下子就死掉,
但根據調查,只有16.9%的人有這機會,
至於剩下近85%的人會發生什麼事?──大部分的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年,
都得經歷頻繁進出醫院、不算長期卻為時不短的醫療照護。
作者特別整理4種(癌症、心臟病與肺病、老年癡呆、猝死)離開人世的過程,
例如體能驟降、吞嚥困難、止痛藥失效等,協助家人掌握最後的歷程。
◎緩和病患痛苦的安寧療護技術
作者分享只有家人才能幫忙的緩和痛苦安寧技術,包括:
「等我再痛一點,再吃止痛藥?」錯,按時服用止痛藥才不會感到痛。
「常會呼吸困難,我需要買氧氣瓶!」別急,用輕鬆的姿勢躺著就能舒緩。
「只剩3個月的壽命還能幹嘛?」其實,醫師的餘命宣告命中率不到3成。
在醫院,還是在家,哪一個才能讓患者走得比較安祥?
麻藥的3種副作用嗜睡、噁心、便祕,該怎麼解決?本書有解答。
如果你希望,最重要的人能毫無痛苦的迎接人生結局,
本書一定可以幫助你,因為這些送走重要的人的方法,只有你能做到。
各界推薦
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朱為民
愛長照執行長�朱偉仁
《Free To Fly》作者、加護病房護理師�林佳嬡
?
目
錄
推薦序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朱為民
前言這真是美好的臨終呀!
?
第一章解開六項安寧療護的誤解
「靜養」的誤解
「嗎啡」的誤解
「呼吸困難不管做什麼都沒用」的誤解
「沒有食慾也要盡量吃」的誤解
「身體痛苦時,家人什麼都不能做」的誤解
「談論死亡很不吉利」的誤解
?
第二章臨終時的痛苦,怎麼幫親人緩解
了解他的擔心,才能緩和他的病痛
了解身體上的痛,對症用藥維持生活品質
了解精神上的痛苦
了解社會性的痛苦
了解心靈上的痛苦
?
第三章當生命開始倒數計時……
決定人生閉幕式
癌症患者的歷程
心臟病患者的歷程
肺病患者的歷程
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歷程
失智症患者與老衰的歷程
?
第四章臨終前的變化
臨終數週前的八個變化
臨終數日前的八個變化
?
第五章十一個緩和病患痛苦的安寧療護技術
要按時從效力弱的止痛藥開始服用
疼痛前,先吃止痛藥
醫療麻藥種類多,病患需求各不同
嗜睡、噁心、便祕,三種副作用這麼解決!
氧氣不是治療呼吸困難的萬能藥
便祕經常是症狀的罪魁禍首
臨終病患大多患有譫妄症
醫生宣告剩餘壽命的準確度不到三○%
只有少數患者才住得進安寧病房
善用長照保險,讓身體過得更輕鬆
醫院與居家哪邊好,會視狀況而有所改變
?
後記讓重要的人毫無痛苦的離開,你能做到!
?
序
序
這真是美好的臨終呀!
我是一名在東京專門進行安寧療護的醫師。雖然我的對象主要是癌症患者,但是我也為所有末期病患進行安寧療護。包含安寧病房與居家醫療在內,我已為三千名以上的病患送終。
人的死亡是痛苦、悲傷的事,不過我也有幾次覺得「這真是美好的臨終啊」。本書書名《不留遺憾的臨終照護》,指的是能充分緩和病患的痛苦,使病患接受自己最後的生活,並讓家屬能抱著安穩的心情送別的逝去方式。
那麼,想迎接這種美好的臨終,我們能怎麼做呢?
安寧療護醫師最擅長的就是舒緩人在邁向死亡時所面臨的痛楚。現今藥物比過去進步許多,已經可以使用各種含嗎啡等物質的藥品。但隨著病情加重,可能面臨身體逐漸衰弱到無法自主行為的情形,這時藥物難發揮回復身體的效用,時常讓人感覺到醫療的極限。即便如此,在我接觸這麼多病患與家屬的過程中,我發現仍留存一絲希望:人在痛苦時,若有人能理解並接受他的身體病痛與苦楚,他就能得到救贖。「有人可以理解我的痛苦」這件事對病患而言,可說是莫大的助力。
話雖如此,病患擁有健康的人難以想像的苦衷。例如沒有體力進食的患者,若聽到周遭的人說「加油,快點吃完!」常會感到難過。其實他們已經非常努力了。如果周遭的人不先了解這種痛苦,反而會傷了病患的心。
相反的,只要了解這樣的痛苦,就有許多能為病患做的事。例如,在病床上幫他按摩、跟醫師商量怎麼服用止痛藥、帶他去有美好回憶的地方旅行等。若好好了解病患在邁向死亡時的痛苦,就能笑著一起度過這段最後的時光。
此外,還有許多只有家人才能做到的安寧療護技術。為了舒緩痛苦,除了醫師的治療外,也有你才能做到的事。本書中盡可能不用專業術語,整理許多關於如何幫助病患安祥逝世的觀念與具體方法。其中可能有病患自己也不知道,或是想說卻不敢說的事情。我希望本書能作為「教科書」,幫助各位支持重要的人迎來不留遺憾的臨終。
可以的話,我期許這本書最好永遠都幫不上你與你身邊的人,不過那是不可能的,畢竟人終有一死。既然如此,至少讓對方毫無痛苦的迎接人生終局。如果你有這樣的願望,本書一定能幫上你的忙,因為只要了解身邊的人所抱持的痛苦,你就能靠自己的力量讓對方展露人生最後的笑容。
推薦序
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
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朱為民
「爸爸,加油喔,你可以的,加油!」小陳每次來到病房看爸爸,都會跟爸爸這麼說。而我每次聽到「加油」這兩個字,都眉頭一皺。
小陳的爸爸,老陳,是胰臟癌末期的病人,在他還清醒的時候,就跟太太和家人說:「太痛苦了,我不要再做治療了。」之後,病情每況愈下。每當我看到他疲憊的眼神,都很不捨,只是那樣的眼神,小陳似乎看不見。
「爸爸,加油喔,很多人都盼望你會好起來,加油!」
「爸爸,加油喔,多吃一點,才會有體力,加油!」
「爸爸,加油喔,痛的話忍耐一下,加油!」
面對這樣的鼓勵,老陳總是會虛弱的點點頭,嘴角擠出一絲微笑,眼中飄過一絲哀傷。在旁邊觀察的我總是心想,小陳的加油,是不是會給父親太多的壓力,讓他即使在這麼虛弱的狀態,都必須硬撐著,不讓兒子看到自己衰弱的樣子?
如果可以換成其他話語,是不是能給父親更多的支持和力量?
除此之外,家人還可以做什麼,讓病人跟家人都可以笑著說再見?
如果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我非常推薦廣橋猛這本《不留遺憾的臨終照護》。作者是長期擔任安寧照護及在宅醫療的醫師,陪伴過三千位病人善終。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專業和經歷太相似了,我看著他的文章,忍不住頻頻點頭,心中一直喊著:「對阿!就是這樣!」
對我們安寧醫師來說,照護的主體除了病人之外,還有家人。病人要離開了,會有身體、精神、社會、心靈的痛苦。但是,這些痛苦,家人一點都不會少,也會有照顧上的疲累、面對家人要離開的悲傷、和家人關係不好時的憂愁,以及面對生命更高層次的疑惑。
那要怎麼讓病人和家人彼此都能減少這些痛苦?關鍵在家人最後一刻照護病人的方式。正如作者所說,好的照護,可以提升病人的疼痛閾值,讓病人在面對痛苦時,感覺不那麼痛了。但我發現,這樣的影響是雙向的。好的照護,也會讓家人在面對這些即將分離的悲傷和痛苦時,感覺到「我還可以為他做些什麼有價值的事」、「我們還是可以完成一些事」。這些,也是支持家人最珍貴的力量。
看到小陳辛苦的照護,我跟病房團隊中的心理師找機會和小陳溝通,同理他目前照顧上的困難、面對父親離去的失落,以及那一種「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的無奈與焦慮。我們告訴小陳,其實他可以幫爸爸按摩,減緩他的不適;他可以幫爸爸翻身移位,讓爸爸躺的更舒服;他可以跟爸爸說說話,讓爸爸知道他在旁邊陪伴著……。
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善終,是需要好好準備的。
而好好準備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家人的照顧和支持,因為有些事,只有家人才能做到。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