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序
感謝各位對這一本小書的支持,使本書在首次出版時,就獲得許多正面的回應與肯定,這是筆者當初完成本書時所幾乎無法預期的。關於本次改版,礙於個人因素,拖延了許久才完成。此次改版增加了財產法上一年多來新增補的學說及實務見解,同時加入新的經典試題,並將擬答全面改寫,以及修改部分論述內容。因此,份量相較於初版時增加不少,但本書作為總複習用書,筆者仍盡量濃縮篇幅,使各位得以在考前快速掌握相關爭議。
筆者認為,作答不是單純以文字呈現所學而已,更涉及概念的鋪陳與邏輯的分析,作答的好壞與天賦無關,而是必須有好的範本加以參考並反覆思索,這正是本書之所以附上試題與詳解的原因。然而,筆者仍期望於今年底可以完成一本單純以作答為內容的民法書籍,以更進一步強化讀者實際答題時的寫作能力,並利用題目所提供的案例事實,與讀者一同思考如何在具體事例下進行利益衡量。
台灣主流的法學研究方法,是以法釋義學為基礎,分析現行法律規範彼此之間的關係,進而開展出結構穩定、邏輯嚴謹的法律知識體系。不過,當我們專注在解釋或決定規範面向的應然論證時,仍須尋求法釋義學以外其他知識,如經濟學、社會學以及人類學的協助,並不可避免地必須接受來自經驗事實的有效性檢驗。是以,我們在學習與研究法學的過程中,如有餘力,不妨多接觸其他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理論,如此一來,我們所學所思才不至於成為純粹的幻想。
2019年6月23日 賴川
於台北 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