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們教孩子人生觀,孩子卻教會我們人生真諦
我在寫第一本書《天空不藍,仍然可以歡笑》(The Healing Power of Humor)時,交稿的時間緊迫,但是小孩不懂什麼是截稿日,所以當時我那還是青少年的女兒,大約每15分鐘就走進我的書房,打斷我工作。儘管我一直跟她說不要來打擾我,她還是照做不誤。
有一天,我在門口放了牌子,上面寫著:「除非有緊急狀況,不然不要打擾我。」我才剛把牌子放上去,就有人來敲門。我憤怒的問是不是急事,莎拉說是的,她有件事必須進來告訴我。當我打開門,不耐煩的問她是什麼事,她說:「我想告訴你,我愛你!」
即便我當時正在寫的書就是在講要有幽默感,而我自己卻沒做到,這件事也讓我了解什麼是愛。我無法斷言這件事在我心中種下了寫這本書的種子,來提醒世人注意兒童與生俱來的智慧。
隨著年齡增長,我逐漸察覺到,建議孩子「長大」可能不是太好的建議。我看到很多孩子長大變成鬱鬱寡歡的大人,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人生或生活環境,「轉大人」使這些大人付出沉重的代價。也許,現在是他們和我們該「轉小孩」的時候了。如果我們能傾聽孩子的心聲,並樂於接納他們,孩子可以教大人生活當中的美妙事物。孩子天真直率、未受污染,特質是有創造力、有愛心與好奇心等。
我一直相信,老人與小孩是我們生命中最睿智的時期。雖然我無法證明,但是在我擔任志工,服務年老的安寧病患,以及和孩童作伴時,我看到了這種情況。這些年幼和年邁的人,他們都具備某種真摯的特質。成人世界的規則和方式在人生的兩端,倒是退居其次。我個人相信,當我們出生時都有股能量;等我們死去時,這股能量又會重返。若真如此,那麼兒童和風燭殘年的老人更接近那種純粹的能量,以及身為人的本質。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邀你一同來「轉小孩」,回轉到童年時代,體驗你曾擁有的本性。
書名的緣由
我有個朋友說:「小孩有股令人驚嘆的感覺,但他們本身並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大人需要跟小孩學的,不是小孩所知道的事情,而是要擁有像孩童般的心態。」當然,從概念上來看,我朋友說的對。孩童有許多特質可以使大人受益匪淺,這些也是本書談論的重點。
我並不是指大人可以一直表現得像小孩一樣,小孩做的事情並不一定妥當,我的意思是要拿捏分寸。那些拚命工作、缺乏玩樂的大人生活過得並不平衡,只要看看大自然,你就會看到,當事情處於失衡狀態時,會發生什麼後果。當白雪覆蓋大地時,花草凋零。等花草都盛開後,天氣變得炎熱和乾燥,植物又開始枯萎。當陽光和水充足時,一切都會蓬勃生長。
也許你過得越來越差,是因為生活中沒有足夠的陽光。小孩可以告訴你,如何再次捕捉到生命的光芒,你只需跟著小孩做即可。
?
艾倫.克萊恩,於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