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冰鑑:寧可不識字,不能不識人!曾國藩畢生經驗累積,教你抓心理、看眼色,成功逆轉每一個關鍵時刻──

冰鑑:寧可不識字,不能不識人!曾國藩畢生經驗累積,教你抓心理、看眼色,成功逆轉每一個關鍵時刻──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9693196
曾國藩,東離子
好優文化
2019年7月11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9693196
  • 叢書系列:風華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風華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 讀心/識人

















    古籍今用

    賦予經典名著新的生命,透過書中睿智的文字,讓我們重拾過去不曾領悟的處世手腕、生活智慧。



      曾國藩傳下的《冰鑑》,近年來又被廣泛地整理問市。



      這部曾國藩個人的處世用人筆記,集了中國歷代識人學之大成,被視為從政、經商者,必備的智謀寶典,而其中提到的,除了能讓人活用在商場、官場的「觀人術」之外,也講述了如何從身體語言,看透對方不為人知的一面,從應對進退時的眼神、態度、聲音、儀態應該如何?到個人的外型、氣質可以做那些改善等等,都有十分精采的著墨。



      書中提及著重於改善自我形象,強調人的精神和氣質的提升,更可做為個人形象改造工具書來研讀。



      看透你的對手不難。



      想贏,你首先要讀懂別人、瞭解自己!

      職場、社交是現代人必修的兩道課題,

      能在錯縱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一眼看透對方的優劣,

      便能準確抓住每一次扭轉關鍵的契機。



      冰鑑,是融會曾國藩一生宦海浮沉的心得結晶,分別從人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等七個面向,教你抓心理、看眼色,鑑人同時識己。



      在做決策時將錯判的因素降到最低,做出對人生最好的抉擇。



    本書特色



      1. 晚清名臣曾國藩傳世的一套用於鑑己識人的寶典。


      總結曾國藩自己官場浮沉多年的經驗,被許多從政、經商者,視為必備的智謀寶典。



      2. 結合古代東方的預測學,體現於現代西方的行為科學,是一套現代心理學的活用

      《冰鑑》裡頭由曾國藩的相人經驗總結,分析如何從一個人眼神、小動作,判讀出對方的才能、氣度。



      3. 最科學的「人才分析學」。

      《冰鑑》分成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等七章,記錄了曾國藩浸盈官場多年累積的決策分析經驗,曾國藩用這套理論來鑑己識人,是一套最科學的「人才分析學」。



    名人推薦



      蘇子瑛(清華大學書院導師)

      朱生亦(哲學新媒體專欄作家)

      曾暐傑(師大國文系助理教授)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


     





    一、神骨第一

    《冰鑑》所言「神」、「骨」並非普通意義上的精神和骨骼,它們的內涵更廣泛、更抽象。在曾國藩看來,「神」和「骨」就像兩扇大門,一個人的命運信息就像深藏於內的各種寶藏物品,把這兩扇門打開,人命運的輪廓就清晰可見。所以本篇中曾國藩強調,瞭解一個人的「神」和「骨」是觀人的第一要訣,是入門章法。

    ?

    (一)人之神猶如稻穀的精華

    (二)人之骨猶如支撐山體的岩石

    (三)透過雙眼可以看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四)開門見山觀文人神骨

    (五)人之邪正最為難辨

    (六)通過動靜兩種狀態全面考察

    (七)動、靜狀態下眼中所表現出的神情

    (八)「敗器」、「隱流」之眼神

    (九)在抖擻處鑑別人的本色

    (十)「收拾入門」觀其神

    (十一)表面細緻,實質粗心者不足以重用

    (十二)慎重周密者可堪重用

    (十三)骨色反映人之優劣

    (十四)從骨「質」中看人之貴賤

    ?

    二、剛柔第二

    曾國藩認為「神」和「骨」為識人之本,而「剛」與「柔」同樣很重要,「辨剛柔」,方可入道。曾國藩認為,剛柔相濟,長短互補,文武合璧,眾力相輔,各方面的優化組合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才,這是從事物「總體性聯繫」考慮的優化,是為完成某項複雜任務,而需要多種人才、多方面協調配合的整體性優化。特別是《冰鑑》中「內剛柔」之說,對「外剛柔」的偏差所做的必要的補正,強調要通過人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行來觀察人物、品鑑人物,並重點分析了人物的幾種品性。由此可見,本篇的確是整部《冰鑑》中比較有分量的一篇。

    ?

    (一)神骨之後辨剛柔

    (二)剛柔與陰陽五行

    (三)剛柔與命運息息相關

    (四)五行的順合與逆合

    (五)由內剛柔看人的心性本質

    (六)喜怒無常之人近乎粗魯

    (七)沒有激情的人近乎愚笨

    (八)考慮事情由淺入深的人較為機智

    (九)內心機智則功名可期

    (十)「粗蠢」之人多長壽

    (十一)機智而豁達之人會有非凡成就

    (十二)做事粗莽必半途而廢

    (十三)內剛柔往往被人忽視

    ?

    三、容貌第三


    《冰鑑》認為,人的容貌舉止是人的美醜善惡本性的外化體現,並且,其中也隱藏有天命人事的因素隱藏其中。凡是觀人形貌,觀姿容以七尺軀體為限度,看面貌則以兩隻眼睛來評斷。人的胸腹手足,都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關聯,都有它們的某種屬性和特徵;人的耳目口鼻,都和四氣——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相互貫通,也具有它們的某種屬性和特徵。人體的各個部位,如果相互照應、匹配,彼此協調,那麼就會給人帶來福分,而如果相互背離或彼此擁擠,使相貌顯得亂七八糟、支離破碎,其命運就不值一提了。本篇是可供參考的一篇,在實踐中不可局限於此,很多事實證明,單單以貌取人是不可取的。

    ?

    (一)觀人姿容應以七尺之軀為限

    (二)人的姿容以「整」為貴

    (三)容貌有清、古、奇、秀之別

    (四)眼睛是面部的兩方水潭

    (五)鼻子是人面部的一座山

    (六)大嘴有大福

    (七)容貌中的貴徵與賤徵

    ?

    四、情態第四


    精神是本質,情態是現象,要知人本質,須從神入手,而情態是精神的流韻,常常能夠彌補精神的不足。因此,《冰鑑》建議在考察人物時,要從初觀情態、深察精神兩個層次和步驟展開。

    情態的表現百種千樣,卻在瞬間即可看到其變化。精神的本質則不易知,故曾國藩強調:「久久注目,要著重看人的精神,乍一放眼,則要首先看人的情態;凡屬大家,如高官顯宦、碩儒高僧的舉止動作,即使是羞澀之態,也不失為一種佳相;凡屬小兒舉動,如市井小民的哭哭笑笑、又跳又叫,越是矯揉造作,反而越是顯得幼稚粗俗。」看人的情態,對於大處當然也要分辨清濁,而對細處則不但要分辨清濁,還要分辨主次,方可做出取捨。

    ?

    (一)容貌彌補骨之不足,情態彌補神之不足

    (二)長久地識人要看其精神內質

    (三)初次識人宜觀其行為舉止

    (四)有大家風度,羞澀又何妨

    (五)越是叫囂得厲害,越是不成熟

    (六)細處論取捨

    (七)情態種種之——弱態

    (八)情態種種之——狂態

    (九)情態種種之——疏懶態

    (十)情態種種之——周旋態

    (十一)有缺點未嘗不能成器

    (十二)察人要恒態、時態相結合

    (十三)不足與論情的兩種人

    (十四)卑庸可恥之輩,不足與論事

    (十五)優柔寡斷之人,不足與談心

    (十六)根據情態交朋友

    ?

    五、鬚眉第五


    人們常說「鬚眉男子」,這就是將「鬚眉」作為男子的代名詞。鬚眉辨人是容貌辨人的衍生。《冰鑑》認為,察看人的之鬚眉,可以知道對方的健康、氣質、品性等很多信息,從而辨別他是不是可用的賢士。

    ?

    (一)透過鬚眉看男人

    (二)眉毛中的秘密

    (三)鬍鬚與眉毛之間玄妙的關係

    ?

    六、聲音第六


    人的聲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啞,有的尖細,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屬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聲,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盤,字正腔圓,有的人身材矮小,聲音卻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說的「聲若洪鐘」,有的人生得高大魁梧,說起話來卻細聲細氣,有氣無力。《冰鑑》認為人的之聲音由心而起,是人內心活動的晴雨表。聽聲知人,便由此而來。

    ?

    (一)聞其聲如見其人

    (二)「聲」與「音」的區別

    (三)從聲音中聽出貴與賤

    (四)大言不張唇,細言不露齒

    (五)粗卑俗陋之聲

    (六)從說話的情形中看人

    ?

    七、氣色第七

    氣與命相對,色與運相配。氣色這一概念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據此,曾國藩在《冰鑑》裡認為,人以氣為主,氣在內為精神,在外為氣色,氣與色是表裡性的一組概念。曾國藩還強調,氣色的存在形式和類型角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變化不定的,所以在通過氣色觀人識人時應持變化的觀念,而不能做機械式的判斷。

    ?

    (一)面部氣色,顯其命運

    (二)稟氣而生,見之賢愚

    (三)色為外氣,氣為神表

    (四)躁靜之決,多在氣色

    (五)觀色望氣,可知其命

    (六)視色查情,盡覽其質

    ?

    參考文獻

    附錄:《冰鑑》原文

    ?





    冰鑑導讀



      曾國藩是清末著名的中興名臣,手底下提拔了不少人才,在日後都成為清廷仰仗的股肱之臣,這麼一位承先啟後又居功厥偉的人所寫的識人之學《冰鑑》,當然也就成為後人取法的對象,據說影響近代歷史甚鉅的蔣介石與毛澤東,都拜讀過《冰鑑》,其中毛澤東還特別在《致黎錦熙書》中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深受儒家思想薰陶,會寫出《冰鑑》其來有自。《論語.學而篇》提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段話,正是以言語形貌看出性格本質。事實上,如果能識人、鑑人,不僅可以推舉人才來齊家治國平天下,還可避免所用非人帶來的嚴重影響,所以曾國藩寫出這本書,正是儒家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的具體表現。



      《冰鑑》是全方位的檢驗人才之學



      而曾國藩在待人接物之時,無時不將這套鑑人之術放在其中,《清史稿》中曾提到:「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意思是曾國藩接見客人時,總習慣看著人沉默不語,讓人膽戰心驚,接見完畢後還會將來人的優劣及發展記下來,據說無不命中。但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在解析之前,先來看一個小小的故事。



      有一天,李鴻章帶著三個人拜訪曾國藩,想要推薦給他,當時,曾國藩吃完飯正在散步,就請他們稍事等候,等曾國藩散步完成,李鴻章請他去見那三個人,曾國藩卻說不用了,說自己已經了然於心,他是這麼對李鴻章說的:「第一人低著頭,循規蹈矩,但沉穩有餘,魄力不足,只能給他掌文案的官吏做做;第二人貌似恭敬,可是等我一轉身,便左顧右盼,這種人表裡不一,善於鑽營,陽奉陰違,不可任用;第三人不焦不躁,雙目直視,還能仰觀浮雲,他的成就將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據說後來的第三人,就是建設台灣有成的劉銘傳。這個故事還有不同版本,但同樣都直指一點,那就是曾國藩的識人之術非凡。



      儘管《冰鑑》如此靈驗,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曾國藩的《冰鑑》與相術差不多,其實就本質來說,兩者大異其趣。



      一般相術是由觀相了解人的性格傾向,算是一種統計學,是把大數據用在面相上;但曾國藩的《冰鑑》則是透過全方位的檢驗,來看出一個人的才能、氣度、性格與成就,所以,我們看《冰鑑》裡頭提到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等七個項目,就可以明白,曾國藩是運用現代心理學、西方行為科學、大數據歸納演繹,結合古代預測學,對人進行全面的決策分析,你說這套學問會很虛玄嗎?當然不,反而是科學到了極點,而這也呼應曾國藩本身服膺儒家思想,用以經世致用的最佳體現。



      理論嚴密 層層堆疊



      曾國藩的《冰鑑》是有順序的。



      他之所以把「神骨」放在篇首,就是因為對神骨的解讀會影響其他所有要素,一如中醫看病時的「望聞問切」,不先看氣色與聲息,就直接問病人病兆,當然不能對症下藥,所以由此延伸到其他七個項目的解讀,環環相扣,層層相因,並非單一解讀就能以管窺天。



      有了這點認知之後,再看「容貌」篇,就可以發現,以「神骨」、「剛柔」為前提的容貌解讀,會讓《冰鑑》得到與一般相術完全不一樣的結論,像是《清史稿》記載說曾國藩「為人威重,美鬚染,目三角有棱」,但曾國藩這三角眼,在民間相書卻是:「目有三角,其人必惡,三角有光,賊性難防。」同樣是三角眼,為什麼會截然不同?正是在於是否以神骨為基礎來解讀。



      這一如禪宗《指月錄》所提到的三重境,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一重境與第三重境看似完全一樣,實則領悟的境界有天壤之別,所以曾國藩的「容貌」並非「以貌取人」,而是建築在神骨與剛柔的基礎上來「以貌鑑人」,兩者天差地遠,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慧眼識人──李鴻章



      不過,要如何「鑑人」而不失之於「取人」,還要取決於浸潤的功力與涵養,我們以曾國藩提拔李鴻章來舉例。道光二十四年,21歲的李鴻章會試落榜,在曾國藩府中補習受教,曾國藩看出這個年輕人是可造之材,卻沒第一時間提拔他,直到三年後李鴻章考中進士,才正式收他為弟子。



      李鴻章初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在生活上並不規矩自持,因此被曾國藩訓斥:「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處所尚惟一誠字而已。」



      曾國藩說完,就拂袖而去。



      這番話,讓李鴻章「為之悚然」,痛改前非。後來,曾國藩在咸豐十年向朝廷奏薦說李鴻章「才可大用」,保舉他成為淮軍統領。



      從神骨、剛柔、容貌來看,李鴻章確實是個人才沒錯,但如果他不懂得要求自己,那就無法練就領導統御應有的見識與胸襟,倘若李鴻章尚未養成之前,曾國藩就破格提拔,那又會是如何?徒然浪費一個絕佳的人才而已。



      所以曾國藩的《冰鑑》,不僅可以察知一個人內蘊的才華,還可以評估當下養成的階段,來適時、適才、適用。



      英雄惜英雄──左宗棠



      再來說說左宗棠,其實曾國藩與左宗棠是湖南老鄉,兩人初次見面之前,曾國藩就已經透過朋友對左宗棠的大名如雷貫耳了,不過,左宗棠對曾國藩的印象反而不佳,說是「才具稍欠開展」,所以,後來曾國藩非常客氣地寫信邀左宗棠合作,卻左宗棠冷淡拒絕,不過,曾國藩並不因此放棄,找到機會後大力提拔左宗棠,還讓左宗棠官職到兩人平起平坐的地步。



      這也可以看出,曾國藩的品評不因意氣而有貶抑,不因立場而有出入,即使交惡,也以大局為重,這樣的鑑人識人,又怎是一般江湖相術所能及?



      結論:鑑人必先識己



      《冰鑑》不只是在提拔人才有用,初入職場的新鮮人,甚至是尚未踏入職場的大學生,也需具備這種鑑人之術,因為練就《冰鑑》是需要時間的,在練就的過程中以身邊的人反覆琢磨,一來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二來可以建立對未來有所助益的人脈,如此在投入職場或創業之時,當然可以得道多助,互助來創造雙贏;倘若所遇非人,不僅事倍功半,還有可能因識人不明而慘遭橫禍,你說,這鑑人之術是不是愈早練就愈好?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人四十歲之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因為對自己認識的深淺,將會影響到努力的方向與目標,進而將不同程度的氣度與胸襟表現在臉上,而這也是古語會說「相由心生」的原因;因此,學得曾國藩的《冰鑑》,不僅是為了鑑人,還為了識己,能在做決策時撇除識人不明,並對自己知之甚深,就能將錯判的因素降到最低,從而做下對人生最好的抉擇。


    陳啟鵬

    (歷史作家、專題採訪名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