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疏遠、索求關注、被動攻擊、惡作劇、挑毛病、情緒勒索、造謠、排擠、挖苦、嘲諷、貶低、侮辱、霸凌、脅迫、情感操控、精神虐待……
「情緒暴力」其實已存在你的生活當中!
??情緒勒索:
「你不答應,我們就分手!」
??煽動罪惡感:
「我需要你時,你永遠都不在!」
??冷嘲熱諷:
「你不是大學畢業嗎?怎麼連這點事都做不好。」
辨識人際關係中看不見的軟暴力,讓自己的生活不再受人擺布。
【真誠推薦】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科普心理作家 海苔熊
作家 番紅花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發生「情緒暴力」。
面對人際關係中的軟暴力,該怎麼做才能不再被傷害?
情緒暴力就像一種慢性毒藥,
緩慢地侵蝕著我們與同事、朋友、家人、伴侶間的關係。
無論是職場、學校、家庭或親密關係中,都可能出現情緒暴力;
而且往往發生在不經意間,讓人難以防範。
情緒暴力被醫界喻為「看不見的棍棒」,
不只可使被害者身心同時受創,
更可能讓其日後深陷在憂鬱和恐懼的陰影中。
早期發現並遏止才是面對情緒暴力的最佳防護方式。
那又該如何在這類攻擊行為剛出現苗頭時就做好防備呢?
本書幫助讀者辨識何為情緒暴力,並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讀者好評】
滿分★★★★★�讀者Bucherwurm
以下所提的章節標題同時也是科隆大學特殊教師教育的科學競賽標題。威爾納•巴滕斯醫生(作者)談論到這個問題:如何避免情緒暴力。人們每天都會經歷情緒暴力,特別是當它們接踵而至時。許多人以羞辱和蔑視、 霸凌或拒絕施加情緒暴力。威爾納•巴滕斯醫生,認為這不僅是對心理造成傷害,也是攻擊。這將會是逐漸侵蝕家庭和伴侶關係,進而破壞共同生活的毒藥。作者以論述表達「情緒暴力」是2018年最被低估的社會問題之一,因為他發現社會上到處都有不同程度的羞辱和漠視現象,作者也提出如何抵制的方法。我認為這本書針對「人類情感的力量」議題進行了批判且不容小覷的檢視。
科隆大學特殊教育領域的碩士生在練習「反情緒暴力」時認為,這本書之所以能成為暢銷書,是因為巴滕斯醫生讓讀者正視情緒暴力尚無法解釋的悲劇現象,也促使這些學生們以教育的方式在課堂和同儕之間更積極地傳播反對這種暴力行為的思想。
情緒暴力是一種無形的武器,以漠視和羞辱的形式來表現。遭受這種情緒暴力的受害者,無論幼童或成人,他們的心靈上會留下永久的疤痕。在日常人際關係鬥爭中進行排擠和羞辱的一切行為還能稱之為親密關係嗎?這是作者和即將成為特殊教育老師們的心中疑惑。
以下這些行為讓家長成為施加情緒暴力的家長:
「深深刺痛心靈的酸言酸語」
「漠視和輕蔑」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羞辱」
「暴政陰影」
許多弱勢兒童在父親不愛子女和妻子的家庭中長大,這些孩子們的自信心在「被動式攻擊」、「沉默的暴力」以及家庭中的負面期待中一點一滴流失 ─ 可能會被霸凌的負面想法逐漸引發他們的恐懼。這種被拒絕的後果將導致嚴重的創傷。當家長聘請律師控訴老師或官員的偏見行為,原則上已經注定輸了一大半。因為家長或單親父母在極度絕望或失望之中承受「情緒暴力」,因為他們必須在沒有專業論證的立場下涉入教育事務,或在家庭法院上作出令人痛苦、感到羞辱的陳述,無法將無知轉換為知識,並建立溝通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國家權力淪為一種情緒暴力,我們無法取得對事件的「正面剖析」,因為在衝突中代罪羔羊很快就會出現。官員們認為會被指控是因為他們不理解沮喪父母的「心理」,且由於缺乏自省或缺乏「情緒自我控制」傷害了無知父母的玻璃心。於是引發了一場無能對上無知、情緒暴力對上亟欲保護孩子的父母的戰爭。威爾納•巴滕斯應該獲頒「關係倫理諾貝爾獎」。
滿分★★★★★�讀者Jasmin
內容:
威爾納•巴滕斯醫生說明如何反抗情緒暴力、情緒暴力的影響力以及情緒暴力的各種面向。
看法:
這本書的題材很吸引我,看完威爾納•巴滕斯醫學博士的著作之後,事實上我感到很憤怒。因為情緒暴力無所不在,而且我們也常不經意地對他人施加情緒暴力。這本書讓我學習更有意識地尊重我周遭的人,但最讓我震驚的是,許多雇主試圖強壓員工,我發現我的老闆也有類似的行為模式,但幸運的是,我並沒有讓他得逞。然而孩子們很難避免,即使在家裡不會受到情緒暴力,但在學校也可能受到排擠或霸凌。
這本書的結構分明,分章討論特定的生活情況,如:職場、伴侶關係以及童年時期,還透過許多真實案例讓我們明白情緒暴力。每一章節的最後還有重點彙整。
作者的筆風淺顯易懂,我認為這是這類書籍特別重要的條件,如果讀者對於內容僅一知半解,那這本書等於毫無助益。此外,這本書的封面也與內容互相呼應。
對於作者:
威爾納•巴滕斯醫學博士是「南德日報」科學類的主編。他是德國健康議題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工作者之一。他的著作「伴侶如何如膠似漆」、「幸福醫學」和「身體的快樂」(暫譯)等曾登上「明鏡雜誌」暢銷書榜上長達數月。
結論:
值得一讀的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