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當了媽媽,更要練習做自己:拋開對完美的執著,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52781
劉淑慧
新手父母
2019年6月20日
117.00 元
HK$ 9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752781
叢書系列:
好家教
規格:平裝 / 256頁 / 23 x 17 x 1.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0歲~99歲
好家教
分
類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同
類
書
推
薦
天賦就是你的超能力:陪伴青少年認識自我,成就最好的自己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
培養孩子的「內在力」,不愁未來沒有一席之地:自主選擇、善用時間、勇於質疑……擁有八種軟實力,孩子才具備了跑第一的能力!
笨小孩不是天生的,只是大腦尚未開發:專注力×實踐力×好奇心,用故事激發學習熱情,讓孩子離夢想更靠近
爸媽這樣說最有效!七堂溝通課讓孩子專注學習、衝出好成績:CP值最高的親子對話法,引導孩子突破情緒×人際×學習障礙,建立高效讀書習慣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一家團圓節慶菜:6個中西節日x 48道美味佳餚
迎接未來的四大能力:家長與孩子一起踏上成功之路
香港中華文化教育
致老師──1%力量突破教育困境
兒童行為解碼(新版)
躍動成長路(新版)
內
容
簡
介
當了媽媽才能體會什麼是真正的斜槓人生。
讓母親以外的角色得分,也在為母親這個身分加分。
最終的目的不是樣樣拿滿分,而在於平衡與取捨。
女兒的障礙教我轉念與放鬆,兒子的直接教我面對與示弱。
當我不再努力要把所有事做到滿分,願意接納自己真實的模樣,
反而能從不太不完美的人生中,看見孩子與自己的亮點。
嘗試重拾母親以外的三個重要身分(太太、女人、女兒),
練習把「自己」放回生命中每一個最適當的位置。
很多人在成為母親後,會潛意識地把這個角色無限放大。
大到壓過同時存在的其他身分,更不用說,愈來愈渺小的「自己」。
但人生中的每個角色都不該被偏廢,每層關係都該好好被經營。
透過陪伴與等待孩子的過程,我找回了一個又一個屬於我的角色。
-當母親教會我的事-
媽媽不只是媽媽,教養不只在家裡
堅持應該保有彈性。接受不完美的孩子,練習當不完美的媽媽。
曾以為努力就能給孩子全世界,後來才懂放手能讓世界教孩子更多。
-當太太教會我的事-
生命中真正的另一半是先生,不是孩子
意外狀況是練習不同以往的生活節奏。適時放過自己才能享受人妻角色。
製造機會讓另一半體驗當媽的辛苦,但別把教養孩子當成夫妻共同的興趣。
-當女人教會我的事-
不論成不成家,興趣不能犧牲,夢想不能放掉
到頭來都免不了一個人過日子,刻意練習獨處與隨便,享受孤獨與自在。
維持實力,別與社會脫節。人生不只要學會踩煞車,更要懂得何時該轉彎。
-當女兒教會我的事-
用行動證明孩子的重要,安全感讓人長出信心
在母親的懷抱裡,我可以放心做自己,因為知道她一直在,我不怕跌倒。
媽媽做公益的背影,以利他為圓心的人生信念,影響我下半生的職涯選擇。
【看完這本書•他們這樣說】
「懂得脆弱,才是真正的堅強。
當父母必須在摸索中學習、不斷嘗試中成長,對多數人來說是挑戰,對淑慧來說,是場障礙賽。但她超越障礙在愛孩子的同時,學著愛自己。唯有拋開自責,才能多點當父母的自信。」_王永福(福哥)•頂尖職業講師、簡報教練
「這本書給人活出精采的生命力量。有了孩子後,做母親就是一輩子。淑慧這個母親,面臨更多的課題與挑戰。但當她願意接受孩子與自己的不完美,不再事事逼自己做到滿分後,逐漸找到自我探索的那條路。」_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多重角色下的不簡單人生。同時擁有媽媽、太太、女兒等多重角色,看似醫生娘與高學歷的人生勝利組背後,有著身心障礙者父母走出黑暗世界的日常。人可以選擇在黑暗裡繼續待著,也有資格像淑慧一樣,迎向光明。」_謝文憲(憲哥)•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真情按讚•感動推薦】
何飛鵬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林書煒 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葉丙成 臺大電機系教授
謝文憲(憲哥)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王永福(福哥) 頂尖職業講師、簡報教練
王聖儒(小白醫師) 輔大附醫兒童急診科主任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盧克文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理事長
目
錄
[前言]
終於不再把母親
這個角色無限放大
[輯一]
當母親教會我的事-
媽媽不只是媽媽,教養不只在家裡
01/以為只有笑不容易,原來哭也是
?1出乎意料的情節:不會哭的新生命
?2忐忑的一百八十天:就怕她忘記呼吸
?3棘手的狀況:連吃奶的力氣都沒有
?4無助的衝擊:一個孩子我都搞不定
?5要「像個正常人」,還是「過得像個人」
02/低潮是爬出生命困境的梯子
?1做好的心理準備,仍然不堪現實一擊
?2擔心女兒的不美麗,找不到方式彌補
?3人生到了谷底,不代表就無路可走
03/再怎麼努力,都給不了全世界
?1女兒最好的朋友也「不會說話」
?2父母給的有限,世界才能給孩子更多
?3約好時間地點,卻等不到朋友赴約
04/兒子喜歡的,是媽媽最不愛的
?1我超怕老鼠,兒子卻堅持養老鼠
?2雖言之過早,還是得預備當人婆婆
?3在愛裡沒有委屈,但要設定底線
05/到大學旁聽的那一學期
?1等了十年,才聽到女兒叫「媽」
?2讓自己歸零,才能重新學習
?3接受不完美孩子,練習當不完美媽媽
06/彈性中有堅持,堅持中有彈性
?1「你就不能假裝一下嗎?」
?2小小年紀就懂在彈性中有所堅持
?3結緣與禮貌的取捨-我能選朋友嗎?
07/親子去旅行,看見彼此的需要
?1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爸媽都會等他
?2從只顧自己到懂得顧別人的揪團旅行
?3期待孩子在旅程中學的三件事
08/兒子從姐姐身上學的練習本質
?1動機太複雜,再多興趣也不是動力
?2特殊兒的反覆練習成為手足的學習
?3每一種練習都不是為了旁人眼光
09/肩膀骨刺的警訊:是該放下的時候
?1該來的還是會來(只是沒想到這麼快)
?2伴隨而來的是另一道無形的傷
?3從「對不起」到「謝謝你」
10/在害怕裡,認識更真實的自己
?1「媽媽,為什麼只有我會害怕?」
?2勇敢不是不怕,而是懂得害怕
?3恐懼,是更深刻認識自己的機會
[輯二]
當太太教會我的事-
生命中真正的另一半是先生,不是孩子
01/結婚之後,第一次離家出走
?1孤軍奮戰的怒氣一觸即發
?2我想要先生體諒,卻很少體諒先生
?3製造機會讓先生體驗當媽媽的苦
02/從學做菜中體會的人生哲學
?1很會做菜的媽媽,討厭做菜的我
?2做菜應該自在,而不是充滿規範
?3害怕失敗會讓人停滯不前
03/突發「撞」況是最好的情商課
?1為了搏女一笑,開啟「點烽火」的瘋狂
?2繼續困在泥淖,或拍掉沙土往前走
?3攜手面對意外插曲,是最好的情商課
04/說好每星期一,帶點壓力的浪漫
?1找一個夫妻兩人的專屬時光
?2說好的星期一,從期待變壓力
?3別讓夫妻共同興趣只剩「教養小孩」
05/煎牛排不難,但我就是學不會
?1明明沒那麼難,我卻始終做不來
?2給伴侶新舞臺,讓他看見新可能
?3女人不必用凡事都能,來證明自己
06/適時放過自己,才能享受人妻角色
?1適時放過自己,不用事事要求滿分
?2練習不同以往的生活節奏
[輯三]
當女人教會我的事-
不論成不成家,興趣不能犧牲,夢想不能放掉
01/曾經我也徘徊在憂鬱的邊緣
?1醫學直覺告訴我「我的心出狀況了」
?2忽略身體警告,以為假裝可以撫平一切
?3想雨過天青,先要有面對的勇氣
02/練習獨處的能力,培養老後的活力
?1到頭來都避免不了「一個人過日子」
?2刻意練習獨處,享受一個人的自在
?3透過「閱讀」學會與自己相處
03/從油畫課學到隨便的處世態度
?1等腰三角形兩腰不等長的插花理論
?2理科邏輯和意外人生打了一架
?3刻意練習「隨便」,生活反而更自在
04/滑雪教我的事1:人生要懂得轉彎
?1X!為何我又站在雪地上
?2直線前進快卻危險,走下坡時愈彎愈好
?3人生要學會踩煞車,更要學會轉彎
05/滑雪教我的事2:跌倒不能太多次
?1跌倒太多次,會失去站起來的力氣
?2一個有力的後盾,啟動預備好的勇氣
?3做孩子的人生教練,教他做自己的主人
06/滑雪教我的事3:拉人一把的終極精神
?1無助時的浮板,指引一個心安的方向
?2不求回報,拉人一把的終極精神
?3沒有目的,單純付出就是快樂
07/維持自己的實力,千萬別與社會脫節
?1閱讀力:維持實力的最低門檻
?2表達力:參與人群與連結社會必備
?3挑戰力:改掉自以為是的最佳鍛鍊
[輯四]
當女兒教會我的事-
用行動證明孩子的重要,安全感讓人長出信心
01/我是看著做公益的背影長大的
?1開著小貨車,擔任連接資源的角色
?2沒有刻意沒有怨言沒有委屈的付出
?3以「利他」為圓心的人生信念
?4媽媽的背影,影響我下半場職涯選擇
02/從不問薪水多少,只問我快不快樂
?1念研究所的初衷,都是現實考量
?2不是每個媽媽都會問「上班開不開心」
?3獲得信任的孩子,才會擁有自信心
?4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03/愛無關有無血緣,只在願不願意
?1媽媽是同時被兩個家庭疼愛的孩子
?2長者要的不只是照護,還有尊重與尊嚴
?3超乎血緣的愛-沒有前提,沒有條件
04/當直升機媽媽不是最難的
?1每天早上七點的一通電話
?2孩子知道你在,就不害怕跌倒
?3抓緊孩子不難,有智慧放手才難
05/約失戀的我看鐵達尼卻呼呼大睡的媽媽
?1想盡辦法讓我不覺得孤單的媽媽
?2實際陪伴遠比講大道理更有效
?3足夠的安全感讓我長出信心
06/「就是想親眼看到我女兒沒事!」
?1意外真的來的比明天還要快
?2阻止不了媽媽想親眼確認的「任性」
?3用行動力證明孩子的重要性
07/是母親也是女兒,角色都很重要
?1『我怎麼不在妳身邊?』我想對女兒說
?2『妳可以放過自己嗎?』母親含淚對我說
?3當媽媽不是考試,不用要求一百分
[結語]
當這樣的小米
看見象徵希望的極光
序
【多重角色下的不簡單人生】
您相信緣分嗎?
第一次跟淑慧見面,是在福華文教會館卓越堂,我擔綱其中一場名為〈業務風暴〉的專題演講的講師,透過知名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故事主角巫錦輝(巫爸)的引薦,我認識了她。想起來,不得不相信緣分的安排。畢竟,一場業務型態的演講,配上一對擁有身心障礙者子女的家長,好衝突啊。
當天中午我們一起在圓桌吃飯,我才知道淑慧的家庭與巫爸相似,家裡都有一位特殊兒。一位辛苦的母親,眼神中閃露的是堅毅與光芒。過程中,我們聊到身為基督徒,如何透過信仰的力量讓他們度過難關,及如何透過麥克風與信念,改變世界。是的,我們之間的對話從來沒有悲苦。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表達我跟他們相處時的情境,我會說「辛苦的人,常擁有快樂的心。」事實證明「我錯了。」他們不是不悲苦,而是隱藏了起來,或者說「他們不得不隱藏起來。」
過沒多久,我看到淑慧出現在我的課堂裡。堅毅的決心,再度讓我看見身為人母的強大及身為人妻的苦處。訴說與探索,揭露與療癒,成為身心障礙者父母走出黑暗世界的日常。人可以選擇在黑暗裡繼續待著,但也有資格選擇迎向光明,存乎一心。
兩堂課中間會有一個月的成果發表準備期,那段時間她認真參與,別人交一次錄音檔,她就交了好幾次。我可以想像,她每次訴說自己的故事時,那把心中的刀,一次又一次的劃開心裡最深的傷口,一次一次的流血,又一次一次的癒合,直到傷口消失,變成今天大家看到的她。期末,淑慧在課堂上拿到很好的成績,無須博得眾人的同情,單純用她的真誠與真實,就足以撼動所有人。
隨後在我們公司舉辦的STEP年會活動中,淑慧再度用自己的故事,感動所有人,臺下跟我一起聆聽的,除了我與合夥人及近兩百位同學外,還包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先生、臺大教授葉丙成先生、永齡基金會劉宥彤執行長等。他們三位都向我表示:「淑慧的堅強,超乎尋常。」
身為女性,同時擁有媽媽、太太、女兒的多重角色,看似醫生娘與高學歷的人生勝利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令人動容的人生故事,書中都有完整交代。我還是想強調,淑慧無須得到同情,老公一句「你做得很好。」是她最想要的體諒。另外,她學著不再把母親這角色無限放大,而是在各個角色中,取得平衡。。
你會喜歡這本書。
--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