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解厄學:化解危機、解厄脫困之道!

解厄學:化解危機、解厄脫困之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84946
晏殊
曾珮琦
好讀
2019年6月12日
90.00  元
HK$ 76.5  






ISBN:9789861784946
  • 叢書系列:經典智慧系列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經典智慧系列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 人脈/處世

















      【如何駕馭人性弱點、趨利避害,讓自己不受困厄?】



      《解厄學》旨在論述,人們在待人處事上如何避免災禍臨身,保全自身不受到損傷的方法。



      古代官場爾虞我詐,「解厄」的目的是如何讓自身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全身而退,不會變成政治鬥爭之下的犧牲品。這個「避免禍患降臨,常保平安」的處事態度可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面向。



      【如何體察世事吉凶、避禍消災,不再怨天尤人?】



      本書作者晏殊官至宰相,以其自身在官場打滾的經驗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為官者,如何避免小人的暗算,輔佐君王把百姓治理好,創造國泰民安的盛事。除此之外,還要能分辨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要常以君子修身的準則來約束自身的行為;了解小人的行徑與算計人心的手段,才能有效的避免被小人暗算,不至於大禍臨頭。



      而在現代人生活中,《解厄學》可以做為生活中如何避免禍患,獲得長久的平安與幸福人生的借鑑。



    本書特色



      ●原文:北宋名相晏殊《解厄學》原文。

      ●譯文:逐字逐句白話譯文,便於理解。

      ●事典:相關歷史人物事例,鑑古推今。

      ●人物:事典中歷史人物生平介紹,深入認識。

      ●釋評:闡述原典,解析精要,發人深省。

      ●名人佳句:收錄與原文相關之佳句,旁徵博引。



      【精彩內容】

      ●隱智卷: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無敵,彰顯無功。不為己謀,君子之智也。莫使己虧,小人之奸也。

      ●戒欲卷:欲大無根,心寬無恨。好之莫極,強之有咎。君子修身,避禍也。小人無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別也。

      ●省身卷:人有異,命不同焉。物有別,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計不失。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求實卷:致遠者實,近利者虛。眾趨者慎,己悅者進。不拘於書,則不失於本。不求於全,則不損於實。


     





    第一卷.藏鋒卷

    第二卷.隱智卷

    第三卷.戒欲卷

    第四卷.省身卷

    第五卷.求實卷

    第六卷.慎言卷

    第七卷.節情卷

    第八卷.向善卷





    導讀



    避免禍患、常保平安的處世智慧




      有關《解厄學》一書的作者問題,近代學者馬樹全先生認為是北宋晏殊所作。晏殊(西元九九一年至一○五五年),歷經真宗與仁宗兩朝。宋太祖時期對黃老思想極為推崇,認為實行「清靜致政之道」,可以快速穩定朝政,大臣們也逢迎上意,對於黃老思想「清靜無為」極為推崇,認為出兵討伐征戰,皆是不得已而為之,應當引以為戒。太宗以黃老思想教育真宗,真宗信仰道教,認同黃老思想的「清淨之風」。真宗薨逝後,仁宗年幼,由劉太后垂簾聽政,延續了真宗朝的黃老治國理念。因此,在北宋初年政局動盪的政治背景下,開創了黃老治世的局面,而晏殊的《解厄學》正是在這種思想氛圍下產生的。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文港鄉(今南昌進賢縣)人。他的父親是著名的北宋詞人晏幾道,文學史上大多著重於晏殊在婉約詞派上的成就,對於他的思想卻很少有研究論述。他知識淵博,自幼聰穎好學,很快地就步入仕途,平步青雲。宋仁宗慶曆年間,擔任宰相,執掌軍政大權,位極人臣。他的性情剛正簡約,十分清廉節儉,這是因為他受到黃老思想的薰陶所致。雖然目前沒有研究文獻能夠證明晏殊提倡黃老思想,但《解厄學》內容確實是受到黃老思想的影響,關於這點請容筆者在後面予以說明。



      《解厄學》旨在論述,人們在待人處事上如何避免災禍臨身,而能保全自身不受到損傷的方法。厄應當解作「災禍」、「禍患」。古代官場爾虞我詐,「解厄」的目的是如何讓自身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全身而退,而不會變成政治鬥爭之下的犧牲品。這個「避免禍患降臨,常保平安」的處事態度可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面向,對於晏殊自己在官場打滾的經驗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為官者,如何避免小人的暗算,輔佐君王把百姓治理好,創造國泰民安的盛事。除此之外,還要能分辨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要常以君子修身的準則來約束自身的行為;了解小人的行徑與算計人心的手段,才能有效的避免被小人暗算,不至於大禍臨頭。在現代人生活中,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在學校裡,我們都應當避免鋒芒畢露,遭到同學或同事的忌妒,而被他們設計陷害。《解厄學》可以做為生活中如何避免禍患,獲得長久的平安與幸福人生的借鑑。



      要證明《解厄學》蘊含黃老思想,首先我們必須先釐清黃老思想的特質,根據邱黃海先生的研究黃老思想有四個特質:

      一、養生:如何讓生命不到損傷,從生理與心理層面來說。

      二、為治:如何將國家治理好的問題。

      三、以「虛靜無為」為基礎吸收儒、墨、名、法、陰陽等各家思想。

      四、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參見《從「任勢為治」說的形成論韓非思想的蛻變》)



      基於以上的特質,筆者認為《解厄學》蘊含黃老思想的理由有三:



      第一,養生的觀念建立在虛靜的基礎。「厄者,人之本也。鋒者,厄之厲也。厄欲減,才莫顯。」(藏鋒卷一)這裡明確點出災禍是人一生難以避免的課題,造成災禍的主因是由於我們自身才能外露,而引起他人的忌妒心理,因而成為眾矢之的,所以要避免災禍的絕佳方法就是「才莫顯」。這與《老子》所說的:「挫其銳,解其紛。」(四章)意思相近,這句話是說:削減我們自身的鋒芒,才能解開世俗的紛擾。這兩者所表示的都是一種主觀的修養境界,即在我們心中把自己的才華、精彩放下,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此才能避免遭到別人的忌恨,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會遭到他人的惡意中傷而受到傷害,這無疑是一種全身保命的養生思想。



      第二,吸收儒、法兩家的思想以解決人生的災禍問題。在《解厄學》中,不斷的將君子與小人的特質相對比,認為要避面災禍的發生,必須責己修身以成君子,同時還得防範小人的暗算。在治國方針上又是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為借鑑,例如《解厄學》認為對治貪汙必須嚴懲,不能放任;對待壞人也必須嚴懲,不能對他們太過寬容。



      第三,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解厄學》在治國方面比較少有論述,這點是與黃老思想的特質最大差異之處。但《解厄學》對言行、交友以及待人處世上有較為具體的論述,例如:「言善未必善,觀其行也。言惡未必惡,審其心也。」(向善卷八)善與惡不能光從對方的言論來判斷,還必須從他的實際行為上來做判斷,這與法家的「循名責實」思想十分相近。「循名責實」是要考察官職頭銜(虛名)與政績(實際行為)是否一致,若是一致則賞,不一致則罰。基於以上三點,我們不難看出《解厄學》是在黃老思想影響底下產生的作品。



      本書翻譯了《解厄學》的全文,並以歷史故事來佐證,帶領讀者了解本書的思想。筆者在原文的翻譯上,採取的是以上下文意所形成的語文脈絡來做詮釋,而非只著重於字面上的理解。因為一個字、一個詞乃至於一句話的形成,有它獨特的語文脈絡,必須放在這個脈絡去理解,才能做出較為貼近經典原文的詮釋。此外,本書的歷史故事是參照正史,並根據《解厄學》的思想脈絡撰寫出來的小品故事;換言之,本書是以歷史故事作為詮釋的手段,其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掌握《解厄學》的原文,而非鉅細靡遺的將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敘述一遍,因為歷史事件有其發生的社會背景與情境脈絡,與《解厄學》的思想脈絡不可能完全一致,為了以歷史故事來作為《解厄學》的思想詮釋,無可避免的會有些虛構的成分,但這是建立在不扭曲歷史的基礎之上,讀者可以放心閱讀。




    其 他 著 作
    1. 權謀六卷【六冊盒裝版】
    2. 《解厄學》:藏鋒隱智,扭轉人生(全彩)
    3. 解厄學